清穿之家有姝色——友人记【完结】
时间:2024-09-15 23:14:27

  幼姝细看更是能看到她眼中的红血丝,怕是知道消息后这两天都没有睡好觉。将心比心,若幼姝是她,也必然是难受的,他们二人大婚两年没有动静,即便弘昭不急,幼姝不催,可雍正却是坐不住了。
  和自己的皇阿玛康熙一生有五十多个子女比起来,雍正实在是子嗣不丰,这也是他心中的遗憾,他生怕自己的孩子们重蹈覆辙,是以西林觉罗氏迟迟未有身孕,雍正便赐给他的儿子弘昭四个通房,让其多绵延子嗣。
  西林觉罗氏自然不能拦着弘昭,何况这也不符合她身为满洲嫡女,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女子若是善妒,定为夫家不容,何况这又是皇家。加之,她的妯娌们,弘时如今已经有了二女一子,虽然嫡福晋董鄂氏头胎生了个小格格,可如今又有了身孕。弘历的福晋乌拉那拉氏和弘昼的福晋吴扎库氏还没有孕,可她们都是今年刚大婚,自然不急。
  西林觉罗氏很爱她的丈夫,所以她虽然心里酸涩,可她更不能容许自己的丈夫无后,不能接受的自己的丈夫因为子嗣凋零而次次受到皇阿玛的训斥和朝廷的非议。
  幼姝轻叹一口气,她看着难受的几乎要落泪的西林觉罗氏,便将赏赐通房的话收了回去,她握着西林觉罗氏的手,劝慰道:“你不必担心,你是皇上下旨指婚的嫡福晋,是后院的主母,便是一生无子,也还是皇子福晋。”
  “你看皇后便知,皇后如今膝下无子女,可宫中的阿哥格格们都要喊她一声嫡额娘,有病在身都要去侍疾。你也是这样的,后院里无论是格格还是通房生的孩子,都要叫你一声额娘,你若是善待他们,他们日后也会尽心孝顺你,我朝推崇孝道,日后没人敢对你不敬。”
  “再者,如今你成婚不过两年,太医又保证说你的身体一点问题都没有,只是子女的缘分还没到,想当初,我生下慧安,好多年后才怀了弘昭,所以你不必心急。”
  西林觉罗氏便落下泪来,若是贵妃斥责她,那她也绝无二话,可是贵妃反而宽慰他,加上夫君弘昭又如此体贴,她心里实在是愧疚,又为着自己嫉妒通房的心而羞愧,甚至还曾想过...要不要神不知鬼不觉的派亲信解决了她...
  西林觉罗氏拿起帕子擦了擦眼泪,有些难为情道:“我失态了,让额娘看笑话了,额娘放心,我一定会看顾好这一胎,让通房平安诞下孩儿。”
  幼姝笑起来:“我记得你的阿玛鄂尔泰,是朝廷有名的武将,你的几个哥哥也颇善骑射,可知西林觉罗大人有没有教过你?”
  西林觉罗氏有些诧异,她的脑子还没转过来,不知道额娘为何突然问起这个,如实答道:“有,阿玛说过,我们满人是马背上打下来的天下,满洲的儿女不能不学骑射。因此儿臣也是从小便跟着骑射师傅学的。虽然不能和哥哥们相比,但出阁前,和几个手帕交赛马时,儿臣也是数一数二的。”
  她说道最后,语气里不免带了几分骄傲。
  幼姝慈爱的看了她一眼,开导道:“是啊,你阿玛没有要求你绣花写字,偏偏要求你骑马射箭,是因为满族教导女儿,本就不仅仅期望女儿家拘泥于闺房之中,而是在天地之间自由的奔腾。”
  “你原为翱翔的雄鹰,可如今嫁人了,府中的事情繁多,宫里宫外人情往来、约束下人立好规矩、服侍夫君平衡后宅,有太多的事情要你去做,你如今便是只战战兢兢,要去当好一个皇子福晋。所以雄鹰折断了翅膀,落在后宅里面,慢慢的,也忘记自己会腾飞。”
  “我和你说这些,是希望你看开些,将目光放得长远些。如果你被后宅的事情困住,每天都想着争宠和生育,你便一辈子被这件事牢牢地困住,喜怒皆系于此事。”
  “若是无事,便去和几个姐妹约好去跑马吧,去打马球、去赛马,你们还可以办一个马术比赛,到时候本宫也想去凑个热闹。”
  “慧安最近忙的团团转,她上次出海回来后,就心心念念要办个女学,就是只允许女子入学读书的私塾,上次她和皇上说,皇上拒了,她还念念不忘,要在宫里试着办个宫女的女学,证明给她皇阿玛看,连怀恪都被她拉了进来。你要是感兴趣,也可以和她们一起去帮忙。”
  “总之,只要你想,你绝不只是活在那一后宅。”
  西林觉罗氏被深深地震撼了,是啊,她自从嫁进皇宫以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铭记宫规和身为皇子福晋的本分,都忘了从前西林觉罗家的小女儿,也是日日闹着要骑马的泼猴。正如慧安公主一样,慧安公主年近三十,仍未婚嫁,可每天的日子活得多姿多彩,她年纪轻轻,便走遍了天下所有的地方,可她连京城都没有出去过。
  哪怕慧安公主已不再年轻,可朝中仍有无数人想尚公主为驸马,慧安却不以为然,反而如今又为天下的女子奔走耗力,她只比自己大了不到十岁,可已经为天下做了许多的事,而她这些年,闭眼回想,竟都是消磨在后宅中日复一日的勾心斗角中了。
第107章
  三个月后
  皇后崩逝,享年四十七岁。
  结发夫妻,骤然离世,雍正痛悼不已,命令辍朝五日并且在京城的诸王、文武百官、公主、王妃、命妇皆齐集畅春园举哀,并且持服二十七日。
  六宫无主,雍正命淑贵妃暂代领六宫事,齐妃和华妃从旁协理。前朝亦有人进言,在世家贵女中择一人立为新后,雍正却直接表明,无再立新后的打算。
  也有了了无几的声音提议加封一位后宫高位嫔妃为皇贵妃或者册封为后,不过目前几位高位嫔妃都育有阿哥,这便涉及到储君一事,且淑贵妃家世不显,齐妃和华妃都出身汉军旗,熹妃资历尚浅,都不是皇后的适宜人选。
  如此,宫中便形成了三足鼎立、各方势力制衡的局面,倒也稳定。
  雍正六年三月
  皇后故去半年后,宫里又重新恢复了生机,今日更是热闹非凡。盖因慧安公主精心筹划一整年的女学终于要在宫里举办了。
  宫里难得有个新鲜事,尤其这次的主角还是平日里那些不大起眼的小宫女们。慧安公主发话,此次女学,不论宫女阶位高低,都可报名参加,更重要的是,还不收束,若是表现出色,还有赏银发嘞。
  于是,平日里只低头做事、默默无闻的小宫女们都动了心,她们虽没读过太多书,可也知道,上学堂跟着父子学知识做学问是好事。
  宫女们大多都是通过内务府选秀,内务府上三旗包衣之女,凡十一岁以上者,皆要报选并参加一年一次。这其中不乏家世不错的,但往往这样的秀女会被赐为某个阿哥做格格,或是被皇上看上封做官女子,齐妃当时便出身镶白旗包衣李氏(李佳氏)。
  更有一些宫女,连包衣的身份都没有,是当地官员,买了家中穷的揭不开锅的女儿,调教后送到宫中的。是以,宫女们的收入只靠着每日那一点俸禄银子,或者主子赏赐、逢年过节宫里的打赏。
  下等宫女分到手里的钱更少,还要担心头上的嬷嬷们克扣,一年到头也攒不了一两银子。等到二十五岁外放出宫时,手里没有银钱,家中兄弟没有成婚还好,若是有了嫂子弟媳的,都不敢厚着脸皮在家里待,随便找个年纪大的或者丧偶的便嫁了。但若是手里有银子,便硬气很多,左不过自己出去赁间小宅子去住,自己过活罢了。
  且宫女们每日忙着做活,是没人教她们读书识字,除非有那种特别机灵的,入了主子的眼,主子特地安排人教她识字,日后叫她管帐房才有机会。入宫前,家中便是有闲钱,也是送家里的哥儿去读书。
  是了,从古至今,那听过女子进私塾的呢,女子也不能科举、入朝做官。女子读书岂不是浪费银钱。
  慧安自是能猜中她们的想法的,可她并不气馁,她以承乾宫为根据点,派出承乾宫的一众小宫女太监们,去各个宫中宣扬,并且她声称,只要第一日来女学读书的,就可以领一百文钱!
  乖乖,那可是一百文钱!要知道在宫外,便是最能干结实的短工一天也不过挣五十文钱。于是,非但月银少得可怜的低等宫女们眼睛放光,连一个月俸禄有好几两银子的大宫女们也动了心,毕竟一日不过去读一个时辰的书,就白得这些铜钱,这不是天上掉来的馅饼嘛!
  这下把小太监们急坏了,这样的好事怎么偏偏只能让宫女们去呢!他们只能干着急,眼瞅着小宫女们一个个打扮的花枝招展,高高兴兴的去领铜钱。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等女学开学首日,承乾宫竟乌泱泱来了几百位宫女。眼瞅着承乾宫的宫里宫外站的都是人,放眼望去一个个乌黑的脑袋,叽叽喳喳的叫嚷着,连宫外的红砖墙走廊上也站满了人,承乾宫竟从未如此热闹过。甚至有些脸生的宫女,问起来,有的是侍弄花草的、有的是伺候太妃的、有的是御膳房的,还有辛者库的,竟都赶了过来。
  慧安这下也傻了眼,她没想到金钱的力量竟如此大,引来了这么多人,原本她想的是有五十个人能来就已经很好了。
  还是幼姝给她出了个法子,宫里有个废弃的武校场,一直空闲着,那地方可大,莫说几百人,便是一千人也坐得下,虽位置偏些,但更清净,也不必搬什么书椅,就是去内务府搬些坐垫,席地而坐便是了。
  于是乌泱泱的一堆人便赶去武校场,在后宫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非但嫔妃们隔着宫门纷纷看热闹,连嫌少出门的太后都撑着身子出来瞅了一眼。
  武校场
  宫女们自发站了几排,慧安现在最前面,一旁是承乾宫的大宫女春夏和秋冬,春夏拿着打更的铜锣,时不时敲一声维持秩序,秋冬则是坐在小桌子上,提着笔准备给前来领钱的小宫女们登记,倒不是她想给这些学生们“入学籍”,而是人太多,她怕有人起了坏心眼,领了钱又站回到队伍里面再领一遍。
  一旁的太监则是提着一个厚厚的银袋子,里面都是一百个铜子穿绳成的一串铜钱们,他提着甚至有些吃力。
  不过,在发钱之前,更重要的自然是慧安公主出来讲话,慧安公主说,这叫现场出征前鼓舞士气。
  慧安公主清了清嗓子,春夏在一旁及时敲了一声铜锣,场上便安静下来。
  “诸位应当都很疑惑,我朝历来便没有女子进学读书的先例,为何本宫一定要办这个女学。
  第一,读书是一件百利而一害的事,古人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意思是士子只要刻苦攻读,一切功名富贵华屋美人都可从书中获得。
  你们虽都没进过私塾,可也知道,我朝重文轻武,男子若想建功立业,除非家有余荫,无不需读书科举做官。
  即便多次落榜,不是读书的苗子,可会识字算数,出门采买都不用担心被人蒙骗,房契地契也都能了然于心。
  家中有兄弟的,也能见到,父母双亲是如何苦劝哥儿好学上进的。若读书无用,天下男子又岂会人人往矣?
  第二,虽我朝无女子做官的先例,可西周便有了女官制度,一直延续到前明朝,其中不乏上官婉儿等才智双全的奇女子。可先秦时期,便有许多女子外出带兵打仗,比丈夫都强上百倍。更有武则天登基为女帝,可见女子,并非不如男子!女子只是如今,缺乏和男子同样读书的机会罢了。
  如今,本宫设女学,其意图并不在宫中,更不在紫禁城,而在于天下。我要让天下女子都有同样读书进学的机会,人人识字通智!”
  宫女们听了这话都激动的跳了起来,兴奋的小脸通红,纷纷叫好,还有一些人竟然用帕子捂着嘴哭出声来,她们从来没想到,有人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鼓励她们,好像一直被嫌弃忽略的一生,有了一点点存在意义。
  就连场上承乾宫的小太监们都使劲鼓掌,即便他们不是女子,没有太多的感同身受,可他们为公主自豪,也被场上几百人的宫女们的激昂所感召,也大受鼓动。
  有一些年纪大些的宫女们更想的长远些,等自己学会了识字,以后嫁人生了女儿,便可以教给女儿读书识字,自己错过了小时候开蒙进学的好机会,女儿可不能错过;小时候,懵里懵懂的看着哥哥弟弟们都纷纷早起进学,自己却只被告知要求做饭扫地,忽然间就长大了,现在想起来,竟然在最应该奋发读书的时候,将时间都在家务中耗尽。
  还有一些宫女,已经决定学会后先给家里写封信,这下自己就可以写字了,不用再花钱求着那些小太监们写字。
  趁场上的气氛高涨的时候,慧安便开始最激动人心的事情,给大家发钱。每个人依次上前报上姓名和当值的宫殿,然后领上铜钱和一个坐垫,回到场中随便找个位子坐下。
  领着一串沉甸甸的铜钱,宫女们都喜笑颜开,还有人开始用指头扒拉着数数有没有少串多串几个子的,看的小太监们是眼热不已。
  等领了坐垫回到场中,宫女们却纷纷抱着坐垫不敢坐下。无她,慧安公主还站着呢,她们哪能破了规矩先坐下。从来,都是主子们坐着她们站着,主子们站着她们跪着,什么时候主子不坐她们先坐了呢?
  慧安反应过来,于是命令她们都坐下,可她们还是不敢,直到承乾宫的小太监搬来一把太师椅,慧安率先坐下,又有承乾宫的几个宫女们带头她们也敢坐。
  等大家都坐下后,慧安便说起此次女学的学习事宜,“本宫也知道,在场的有几个宫女应该在家里学过识字读书,有的却是连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怎么写,大家进度不一,但是不用担心,上课的内容都能听懂。
  本次女学讲授的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学写大字,从天地人口这样简单的大字学,一天学的不多,只学五个,大家能看懂会写便可以。教习大衣的便是承乾宫的春夏姑姑。”
  春夏是跟随幼姝多年的宫女,是承乾宫的一等大宫女,更是幼姝的得力助手。无论是承乾宫,还是整个东西六宫的宫务都打理的井井有条。虽然春夏学问并不精通,但是常规的字都认识,字也写的很不错。无论是从身份地位还是从资历上来说,都能让在场的宫女们信服。
  “女学讲授的第二个方面,就是为大家讲述名籍史书里面那些明礼通智的故事,这部分不要求大家背诵,大家用心倾听,并仔细领会故事里面的道理即可。”
  这听故事可比学写字要有趣多了,场上的宫女们都纷纷对第二个部分更感兴趣,于是纷纷猜测起讲述第二个部分的人是谁,有说是承乾宫的第二个大宫女秋冬姑姑,有说是承乾宫的大太监,还有人胆子大的直接猜是慧安公主,其他人直接嘲笑她竟敢想做慧安公主的学生。
  听到慧安说出第二个讲述的人,场上的宫女太监们都吃惊的掉了下巴,这简直想都不敢想!
第108章
  讲述的第二个人竟然是固伦温宪公主,温宪公主可是当今圣上的同胞妹妹,太后唯一的亲生女儿,是如今皇城中地位最高的嫡长公主。
  温宪自从少年夫妻离心,被深爱的人背叛;又和相爱之人不得在一起,彻底厌倦了情爱之事。她年少时虽嫁过,到底颇有美貌,身后又有胤G和允祯两个夺嫡的兄弟,仍不少有人求娶,其中不乏王公贵族,更有蒙古八旗的子弟来想议亲。
  温宪正是一颗心已被伤的七零八碎,又怎会有再嫁之心。她跪在还在强盛之年的康熙面前,痛哭流涕,再三表明自己不嫁之心,只说自己有失公主之责,不能为社稷分忧,愿自请去五台山为江山和大清祈福。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