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如果——
如果最终,他回不来——
至少,至少她还可以——
做太子妃。
做皇后。
她的清白,将会让她同——太子之间,少一些芥蒂。她的路,将会更容易走一些。
到那一日,没有了他,只要想想她那个性子,宋晋的心就止不住疼。
如果有那一日,至少,至少——
宋晋猛一夹马腹,更快向前,彻底离开了京城。
快得时安差点就跟不上。
要快一点,要离开得更远一点——
不然,宋晋真怕自己回转。
直到离得足够远,他再也没有时间能在点兵之前回转见到她,宋晋才放慢了马速。随着速度放慢,他的面上有汗滑落。
时安终于赶上了宋晋,喊了一声“大人”。
宋晋这才回头,轻笑道:“辛苦你了。上午操练后,中午你不用过来我这边了,好好睡一觉吧。”
说完,他轻扬马鞭,再次向前。
第119章
天渐渐亮了,日头渐渐升高。
理国公府,老太太院中,比往日安静了一些。
请安的人已经散了,老太太只留下了大房的大爷和大奶奶。
慕熹微挺着肚子,坐在一边。
老太太坐在上首,下面地上站着理国公府大房那位大爷。
“你决定了?”老太太看向大孙子。
下首男人看了一眼一旁的慕熹微,目光在她挺着的肚子上一停,向着上首跪下道:“孙儿深以为媳妇说的是,也许机会只有这么一次,抓不住就再没有了。孙儿希望能够建功立业,重振我理国公府声威!”
说完叩首。他的额头触着冰冷的地面,平复了他体内激荡的血液。机会,对,就是机会!打小他也跟着祖父练习弓马,舞刀弄剑,也有过建功立业的愿望!直到一日日的平庸,让他一日日碌碌无为下去。就在他以为他的一生,都将如此下去,默默无闻,就像他们理国公府一样,在京城贵族中彻底落寞,这时,是他的妻子提醒了他:他要的机会,就在眼前。
长风八万里,一梦玉门关。
擅琴棋诗词的齐姨娘念过无数缠绵悱恻的情诗,也曾一次次让他怦然心动。可春宵帐暖之后,酒意酣畅初醒,他总觉得怅然若失。直到从他妻子口中听到这一句!妻子问他,是一日又一日默默无闻地死,还是轰轰烈烈地活!
如果可以轰轰烈烈地死,谁想像一团烂泥一样默默无闻地活!
理国公府大房嫡长子赵长风目光坚毅。
他不是旁人认为的破落公子,只知缠绵悱恻。他是理国公府的长孙,他的祖父为他的诞生大宴宾客,亲自为他取名——赵长风。
上首老太太看着孙儿,狠狠一顿手中沉香木拐:“好!这才是我理国公府的好男儿!”
老太太看着孙儿慢慢道:“娶到这样好的媳妇是你的福气,也是咱们国公府的福气。咱们理国公府是兴是没,端看这一次了!”
老太太老辣地看到,眼下就是站队的时候了。
旁人可以求稳,可他们理国公府只能铤而走险,赌一把!再不站队,就彻底边缘化了。
她的老眼落在了一旁的慕熹微身上。慕熹微垂着眼睛,轻抚着肚子,温柔而安静。
老太太心中满意地点了点头,有这样的孙媳妇,有这样的母亲,再有孙儿为国公府博来一个机会,他们理国公府才有将来可言!
站队郡主府和太后一边!
是赌。
也是老太太通过长久观察,确定了一点,即使祁国公府和皇后那边赢了,他们理国公府跟着也没有多少机会。机会只在更险的一边。更不要说,大孙媳妇将会生下他们国公府的曾嫡长孙。除非彻底放弃这个孙媳妇,不然他们理国公府要么不站队,要站队只能站在郡主那边。
显然,老太太已经认定,慕熹微比祁白蓉更可能养育出他们国公府最佳的继承人。
老太太探身向前,盯着长孙道:
“到了军中,你就是宋大人的人!”她的声音苍老,又坚决:“你活着,宋大人就不能死。如果——”
老太太看着孙儿慢慢道:“你能替宋大人——死了,咱们理国公府就起来了。”
老人目光凝重而灼热,燃烧着痛楚,也燃烧着希望。
郡主这个人,记人的情,从不会亏待她的人。这时老太太站了起来,居高临下看着孙子:“去吧!等你儿子出世,会给你信儿的,那时候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振兴国公府!”
地上人叩首:“孙儿谨记!”
“起来,去吧。无论结果如何,你都将是我国公府最好的继承人!”
赌!
从头到尾都是赌。
赌太后、郡主和宋大人!
赌这是个男孩子!
赌这个男孩子能平平安安长大!
在这个充斥着是非成败的富贵荣华地,对于一个已彻底落败的国公府来说,还有机会赌,就已是祖上保佑,老天垂怜了。
慕熹微轻抚着腹部。已不止一个大夫说过,这将是一个男孩。
万一不是——
慕熹微轻轻抬了抬唇角。只要国公府里的人相信是,就没有万一。她必将诞育国公府下一个嫡长孙,没有万一。
慕熹微垂着眸,目光淡然坚定。她不知道未来如何,是成是败。谁知道呢!人活着,连父母都指望不上的时候,就只能指望自己了!
这世上,只有妹妹是愿意拉她一把与她血脉相连的亲人了。她注定与她的妹妹荣辱一体,生死与共。她要做的,就是把整个理国公府绑上她们姐妹所在的战车。眼下,她做到了。
至于结果,尽人事,听天命。
成了,她和她的儿子就享有国公府当家人的富贵荣华。
败了,也有整个理国公府给她们姐妹陪葬。
慕熹微温柔地抚摸腹部,嘴角含着淡淡笑。
*
腊月十四,大军开赴北地。
城楼上旌旗飘扬,太子殿下带领百官为即将往北地战场的将士们送行。
穿着崭新棉衣披上铠甲的士兵们寂然立于城下。为首是此次领军的镇北侯府世子周迟,以及众军最前面的——户部侍郎宋晋。在赵、祁两党的角力中,宋晋获封陕甘总督,统领北地军务,作为此次对俺达贡作战的最高军事统帅。
这是可登天的权力,更是能要人命的责任。
北地战事一旦不顺,这位朝中崛起的新贵,随时都可能折戟北地。
城墙上,祁国公带着孙儿站在太子身后。此时一双老眼眯起,看着万军前头这位身披黑甲的年轻人。
两边官员也都不约而同把目光落在宋晋以及他身后的周迟身上,不约而同涌起同一个感觉:太年轻了。而这背后,就是大周的危机:无大将可用。正是因此,才有曾经的武宗亲征。眼下,满朝筛遍,都选不出一个愿往北地统军的人.....最后竟真的落在了时年二十四岁的宋晋身上。
有年迈的官员不由遥望蔚蓝的天空,年迈的心惶恐不安:如果这一战败了,他们大周——
下方有了动静,这位年迈老官同旁人一样瞬间往下方看去。
赵阁老出正阳门,谨慎沿着侧边道蹒跚向前。今日他作为大周三代重臣,代表朝廷,手持符节,走向宋晋。
每一步,赵阁老都走得端重异常。
现场何止万人,此时一片肃静。
所有人都看向前方:他们年轻的统帅已经下马,快步向前。
躬身的黑甲年轻人,伸出他修长白皙的手;满头银丝的红袍老者,一双满布皱纹的苍老瘦削的手同样伸出。
老者托着的是一方青铜符节,异常郑重交到了年轻统军者手中。
冰冷的青铜落在了宋晋摊开的手心。
压住了他右手中狰狞的疤痕。
宋晋托住符节,起身看向眼前的赵阁老。
赵廷玉却没有立刻松开手,而是一手按着符节,一手托着宋晋的右手,用力。
一双已浑浊的老眼,看着他。
九年前,赵廷玉在这里送行他的陛下。也是这样好的太阳,这样蓝的天,那样勇武、仁孝的年轻陛下。彼时,先帝火热的手握着他,说内事尽托大人,他此去不退北鞑不归。
谁能想到一语成谶。
赵廷玉老眼中有水光闪动。再见,就已是陛下冷透的遗体了。
眼下,他又将亲自送别他最好的学生。
赵廷用托着宋晋和青桐符节的手再次狠狠用力,浑浊的眼中泪光闪动。
武宗的去世是对大周的第一次斩首。
此时朝中很多人都把宋晋看作一个牺牲,能退敌自然就解了北地之围,如不能,也不过是死了一个臣子。可赵廷玉却深知,如宋晋在战场有失,这将是对大周的再一次——斩首。
赵廷玉苍老的手死死握住,浑浊有光的眼睛死死盯住,千言万语:“此一去——”
终至无言。
玄色铠甲在阳光下闪着冷冽的光,铠甲下的人,剑眉星目,目光安静,此时他道:“阁老放心,学生此去,不退北鞑,誓死不归。”
老泪骤然落下,三军面前,赵廷玉哽咽难言。
赵廷玉最后狠狠握住了宋晋的手,冰冷的青铜符节硌着两双手。赵廷玉终于松开了手,转身,宋晋俯首恭送。
城墙上首擂鼓,太子殿下向三军敬酒。
城下山呼千岁,山呼守卫大周,大周江山千秋万代。
送军仪式至此已至尾声。
这时赵廷玉已在人的搀扶下来到了城楼,与祁国公并肩,立在殿下身后。
赵廷玉喘息未定,静静看着下方。
祁国公看向赵廷玉,低声道:“阁老还在为不授钺于子礼不悦呢?”
赵阁老这时才抬起眼皮,看了祁国公一眼。
祁国公笑道:“阁老年迈力弱,在众人面前持钺,万一有什么闪失,于大军不详,伤了阁老更是我大周的损失。故而,下官认为只授符节,最为妥当。”
大周送军仪式上,除了能够用于调兵遣将、指挥作战的符节,还当在三军面前,授予形似大斧的钺,象征着授予统军将领对于统御下的将士完全的生杀大权。
在两党博弈中,赵党争取到了对宋晋陕甘总督的任命,祁国公却拦下了三军前的授钺。
“大敌当前,祁国公定会大局为重。”赵阁老面色淡淡,只淡淡说了这样一句。他望着前方,心里却没有表面看起来这样安定。宋晋本就年轻,又在军中没有根基,能依靠的只有镇北侯府周家。但北地可不只周家,还有不少攀附祁党的军队统领。没有三军前授钺,宋晋此去,不仅要对外敌,还要花费更多的心力对内。还没出战,就已开始掣肘。想到此处,赵阁老的头不受控制地晃了晃,是他的老病了。
老了,这位三代重臣老了。他能喜怒不形于色,可却控制不住这颗暴露他内心情绪起伏的晃动的头颅。
一旁祁国公淡淡笑了一声,心里舒坦了些。幽幽心道,战功谁都想立,总不能真的让宋晋说一不二,让北地的功劳都归宋晋和镇北侯府吧。
突然,城下传来一阵轻呼。
看清城下来人,祁国公老脸上的淡笑一滞,眼皮就是一跳。
赵阁老瞥见,顿时往下看去。这么一看,苍老的脸上顿时一笑:怎么忘了呀,他们大周的明珠。
祁国公不由道:“这不是胡闹!”
赵阁老反驳道:“这怎是胡闹?郡主乃我大周明珠,我大周军队出征,郡主还不配一送?”
这.....
祁国公当然不能说不配。仁宗还在的时候,不管正阳门上送谁,可都是把这位郡主抱在怀里的。就是武宗当年出征,也是专有一节,由这位郡主上前相送的。
前方,萧淮整个人不由靠上前,人都已快靠上了城墙,往前看去。
绣有蟠龙的后背紧绷,此时随着他骤然一动,蟠龙跟着一动,让其他人顿时大气不敢喘。
一旁秦兴眼皮再次狠狠一跳,那种不详的预感又来了!好好的,把人送走就得了呗。没了这位宋大人,殿下早晚能心想事成,他们这些跟着当差的这差事也好当了不是!结果,怕什么来什么!
秦兴越发小心翼翼。
此时众人俱看向来人。
第120章
朝阳之下,红衣如火,丽若神女。
其美若此——
让人失声,让人恍惚。
宋晋已牵马,此时紧紧握着手中缰绳,看向她。
月下目光始终看向宋晋,此时来到军前。
就见她一抬手,从腰间取下一柄——
金鞭!
军中不少人都忍不住翘脚去看:这就是仁宗亲赐金鞭!
随着郡主扬起金鞭。
无论城上城下,尽都俯首。
“见此金鞭,如见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