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何时,士农工商的排序总是不变的。商户地位于四民中最低,但是世家子来行商,又不是纯商户。
也难为了这位老大人,挑了好话来夸他们。
这么一激励,三人是一鼓作气,吆喝着把烤肠全部卖了。
小厮将东西收进店里,和上回一样,范文卓和钱知礼没来得及数钱,拉了绪宁就要往城外赶去。
还是绪宁拉了二位兄长一把,将人请到楼上去说话。
*
经过绪家的好口才,范文卓和钱知礼才恍然,“原来京城还限制买肉啊……你也要是不说,还不知道呢……”
绪宁也不贪功,将崔大人的好意也说了出来。
谁知,二人是嘿嘿一笑,“无妨无妨,既然崔大人也知这烤肠摊子是郡主的,那嘿嘿……嘿嘿……”
绪宁:“……”
他挠挠头,有些费解:头好像有点痒,是不是崔大人的脑子长过来了?二位兄长在嘿嘿什么呢?
作为第一个长出脑子的人,他便将限肉令和郡主的身体情况一股脑说出来,“限肉令我原本也知道,但崔大人特意同我说一声,便是这条法令在朝中也是相当引人注目。我们的生意才刚刚开始,可不能败在买肉上?回头家里受了弹劾,必定使出家法,不让我们出来了?到时候,白白辜负了崔三爷和郡主。”
“对对对,你说的是……”
二人异口同声,又道,“那依贤弟妙计,我们该如何办?”
突然就成了“贤弟”,绪宁倒是不慌,“崔大人说了,只是不能在市集里大肆采买,但庄子是可以养的。各家都有庄子在城外,与京城相邻的州县,地价也比京城低,有些不好养在京郊的,招几个管事来问问,能否养在那儿。”
难得由他拿了一回主意,最后还要凑趣说几句,“郡主住梅花坞,地方大,总不能在那儿养几百个鸡鸭鹅吧?郡主家的照殿红都比京中人家的好,早早开了一朵呢……”
这下,三人总算是一齐嘿嘿傻笑起来。
可惜他们不知,萧鸣笙不单计划放几百个鸡,连养猪也考虑过。
午后,绪宁草草扒拉了一碗米饭,就赶着到梅花坞来。
这一趟,他赶了几马车的东西,一个人来的。
也是范家和钱家盯得紧,城里随便晃荡,出城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这会儿萧鸣笙也是在练习箭术。本来不练也行,回头被萧家亲友,或是圣上问起,用久病的借口便能着眼睛过去。
可圣上与几位老臣都已看过,也金口玉言赐了弓。
便是不为自己,也不能堕了萧家的名声。
用小弓慢慢习惯,她已经换了两个靶子瞄准了。
“咻——”
又是一箭中靶,萧鸣笙甩了甩手臂,一转头便看到了嘿嘿——
不是。
是奶娃娃的兄长,京城可真是小。
“公子怎么过来了?”
“郡主,小弟来送东西。”
绪宁客气了一番,也不做废话,将写好的一张单子奉上,请她过目。
萧鸣笙展开一看,也稍稍吃惊。不想就这么一两个时辰的功夫,对方连创业企划书都做好了,他身上似乎还带着若有若无的烤肠味。
正想着,绪宁开始汇报工作了,“回城后,我和范兄钱兄将那肠都煎去卖了,特意找了个不起眼的小店,当街卖的,没被昔日同窗买去,拢共是一百两。”
“嘶……”
萧鸣笙惊住,做事方法合理——也不怎合理!除了他们同窗,哪里来的冤大头?
她仔细去看其中的盈余,当真是一百两,定价二十文。后面还带了说明:市价六文。
好家伙,足足翻了三倍有余。
这……即便是以定价卖的,那得卖五千根烤肠吧。
“我记得今日给小公子的香肠,似乎没这么多?”
这是将京城的猪,都现杀了?还是去收购了别家的东西,以次充好?
第065章 牛奶面包卷
游手好闲三人组读书不靠谱, 但是在行商这事上,脑子相当活泛。
“回郡主话,是二十根,绪安年纪小不懂事, 又留了三根给他。余下十七根。可惜, 要是有那三根, 保不齐能多赚五百两。”
绪宁不无可惜, 甚至盘算起明日该如何换个方式卖一卖。
“嘶……”
三根就多赚五百两——京城败家子真多啊!
萧鸣笙更是倒吸一口凉气, 连那银子也没接, 瞟着他呼出的白气,赶忙请他入内吃杯热茶。
绪宁没推辞, 才踏入萧家, 便看到院子有些凌乱。没用完的河沙, 黏糊糊的黄土, 不规整的石块和竹子。
袁侍卫的衣摆都沾着,在忙些什么?
他上前去帮忙, 才发现是灶房外又加了一个奇怪的东西,圆鼓鼓的,像几位大腹便便的叔父。
想到郡主的老家, 绪宁又恍然, “京城里也有西北来的厨子,就是用这个来烤馕的吧?”
绪宁说了一半, 又没完全对。他没崔明端那般善于体察心思, 忧心说起西北风物会伤了郡主心神。
幸亏萧鸣笙也不是原身, 只是淡笑道:“公子说对了, 西北常常用这样的灶坑来烤馕……我便想,将开口改个方向, 再做一块能封起来的门,或许就能烤一烤别的。”
“我知道了,就像是窑炉,也是起一个大炉子,在下头烧火,将炉子烧热,就将瓷器放进去。”绪宁脑子转得相当快,一下子便接受了面包炉。
绪家兄弟也很会挑时间。
做面包炉,萧鸣笙本来也没多少把握。但看侯府小公子那圆嘟嘟的脸颊,勾起了她对面包的食欲,谁能拒绝一个松松软软的面包呢?
她将草图粗略画了出来,阿草看后惊呼道:“馕坑,郡主你是想吃馕了啊?但是,御医说郡主的脾胃太弱了,得用粥来养。”
“面包,和馕一样好吃,比包子馒头松软,就算是我吃不了,你们也可以吃。”
“也能给嘿嘿们去城里卖。”
……
阿草这会儿就在角落里安安静静,对着吃着个金黄的大面包大快朵颐。
她是西北人,还是比较喜欢吃这些。
一整个大面包捧着啃,像是一只食物充足的越冬松鼠。
绪宁一晃眼,仿佛是看到家里的混世小魔王。
“吃面包吗?”
“吃。”
这一问,原是阿草问郡主,不想是他回答,这下,便把她难住了。
不能丢郡主的脸,她抓着手里的面包,犹豫了会儿才起身。将剩下另外一个从炉子里拿了出来,还冒着热气。
“喏……”本来是给大哥留的,但这个嘿嘿能赚钱,还是分一个好的给他。
阿草有头疾,这事绪宁也是知道的,他也不是个讲究规矩的人——毕竟自己就没多少规矩。
“我出生那日,正是大填仓节,小弟又在小填仓日,家父一直纳闷家里都是武将,怎么投了两个小谷过来?嘿嘿……从前也不知为何,今日才知竟是我等的口福。”
填仓节,是象征五谷丰登的传统节日,有大小之分,小的在正月二十,大的是正月二十五。
萧鸣笙想着这节日的寓意,与崔兄喊过小公子的名字——绪安。
侯爷或许恨铁不成钢,但打了一辈子的仗,也就只有一个愿望:山河无恙,家国永安。
绪宁掂着它,轻飘飘的,再去看那鼓起的炉——果然不像敞口的馕坑。馕,他也吃过。刚出炉嘎嘣脆,但放久了,这玩意儿连下人都吃得勉强。
他年纪比绪安大不少,也要脸面,没着急吃,“不知此物何名?”
“面包。”阿草狐疑盯着他,这说话声调怎么有点熟悉,像谁呢?
“面包……”绪宁念叨了几声,才开始动口,“失礼了。”
“嘶……”这样慢吞吞,阿草终于想起来了,像崔大人。
绪宁满脸虔诚,终是对手中物下口。第一口,就被里头松软的口感和弹性惊艳到了,化身阿草夸夸模式:“郡主,这个面……面包,表面酥脆,但里头是软的,跟包子可太不一样了。”
他再仔细瞧了瞧,里头似乎和馒头一样,没有放东西,“它是甜的,要是像肉包子一样,里面也能放一些甜的豆子,不说城中妇孺了,连大老爷们都得好奇来吃一个。”
萧鸣笙含笑颔首,打趣道:“小公子能吃红豆么?下回他来,我做几个红豆面包。”这次是试验面包炉的保温程度和火候的控制情况,就做了普通牛奶面包卷。
入门级别的餐点,她还在纸上换算配比,幸亏阿草看不大懂,又去看外头的燃起的炊烟。刚刚郡主就是根据这烟来判断的。
殊不知,这面包炉能成,袁志是占了首功。萧鸣笙将草图给他时,他只是略略思索一番,“属下知道了。”
“……”
——不是我还没开始铺垫,你知道什么呢?
最后,萧鸣笙也知道了,中华美食源远流长。老祖宗连瓷器都能烧制出来,区区砌一个面包炉?
果不其然,拿出先前便提取出来的黄油,开始预备做面包。
她从前闲着无事,曾自己提炼过黄油。
比起老祖宗的“醍醐灌顶”,黄油也是个入门级的东西。
用鲜奶提取,只有一个秘诀:不断搅拌。放入容器,用一根大小适中的棍子,不断搅拌,就能得到了水油分开的一层漂浮物,继续不断搅拌,就得到了白色脂肪层。
捞出,用干净的棉布挤出水分,这就是黄油。
照着从前做的食方:180克牛奶,也就等于三两六……1个鸡蛋,35克糖,3克盐,3g高糖干酵母粉,300克面包粉,25克无盐黄油,经过好一番换算,才艰难开启第一次试验。[1]
除了要解决黄油问题,酵母亦然。
绪宁的舌头,大抵和荀二郎有几分像——或是世家子总吃东西,一下就想明白了,“这面包,是用寒食浆发酵的吧?郡主所用配比,可真是精妙无双。”
“公子谬赞了。”
萧鸣笙面上轻松,心内暗暗吐槽。寒食浆,就是将煮好的大米或者小米盛到瓮中,封坛发酵,过几日就能产生酸浆。在清明节前制作的酸浆滋味最好,便有寒食浆之称。
这酸浆发酵法,也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她复原过,但是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室温,甚至是不同人手上带着的菌群,都可能影响发酵结果。
幸亏,在杀鸡儆猴后,萧家有足够多的小米来慢慢发酵测算,加多少水,能比拟酵母的威力。
“可见,我这大谷真真是有口福。可惜了,崔大人公务繁忙,吃不着这好东西。”
“……”
听得此言,萧鸣笙也从阿草那再拿了一块面包吃着。
那厢,崔明端在城里,实实在在打了个冷颤。陵安府分给少府的值房是南向的,冬日的午后,不比西晒的,总是会阴冷些。
阿藤在外奔走回来,接大人下值,趁着 这一会的功夫,说了个惊天事。
“今日,范公子他们几个人,用了郡主的香肠,当街竞价,一根二十文起卖。听说到最后一根,几个人险些打起来,最后以五十两成交。”
阿藤一面说,一面观察着大人的神色。
这等纨绔之事,大人原该是蹙眉,再叹息一声。不想竟露了几分笑。
嘶……当真是爱屋及乌么?
“这法子,是谁教的?”崔明端只问这一句,像是为了遮掩方才不合时宜的笑意,他自顾自补充道,“市集买卖,你情我愿。既是讲定了规则,便是这货物有过人之处……陵安府不管这些。”
“是……”阿藤哈着腰,再将听来的怪词说出来,“似乎是侯府公子说的,什么饥饿什么?小人这脑子实在是闹不明白。不过那烤肠的滋味,比别家的香许多,好些看热闹的郎君不舍得,谁知只卖了十七根就不卖了。最后一个竞价失败的,悔得肠子都青了,豪气掏出一百两银票也没有,他加到二百两,还是没有。”
那位郎君喜爱吃食,不缺银钱又舍得去脸面,同人勾肩搭背,约好了明日一道来,二人一起总比旁人多个机会吧?
借此,才得了一口。
肉质鲜嫩,弹牙,多汁。
或是知道这一口便值十两银子,仔细一咂摸,里头用的香料似乎都在口中,但又调和得极好,“这肠衣也好,没有腥膻味。这肠,值一百两!如无此物,此生终究不美。”
“明日再来!”
由着他们哥俩一锤定音,没买到的人更是勾起了馋心,飘了满街的香气,都是白花花的银子,也不知被多少人追着嗅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