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面色郑重起来,“记得,怎么,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据小人后来细细查验,那处伤口,其实是两刀。”
“两刀?”时修乍然拧起眉。
老李一看他不知情的样子,不免张扬起来,捋着胡子道:“是这样的,那一处伤口开得比别的伤口开得略厚一点,而且两头有轻微的参差不齐,极难被人发现,要不是卑职几番查看——”
时修懒得听他那些自夸的话,截断问:“姜仵作知道么?”
“姜仵作一回来,大人命他复检,卑职就和他说过,他肯定是知道的。”
可这么要紧的事,姜南台却一句没提。时修沉吟着往内堂进去,经过差役值房,见里头几个当班的正在吃饭。饭菜都是各家里送来的,拼成一桌,也不分彼此,一齐吃个热闹。
有个端着饭碗在门上,看见时修,少不得问一声:“大人吃过午饭没有?”
“你们吃得倒热闹。也好,吃饱了才有力气当差。”时修也玩笑一句,眼睛望进屋里,看见那天追南台回来的那个差役也在里头坐着,便朝他招招手,“你出来,我有话要问你。”
那差役忙搁下碗抹了嘴出来,随时修往廊角走了几步,“大人要问小的什么?”
“你是在哪里追上姜仵作的?”
“在小杨庄上头。怎么了大人?”
时修看过县志,这小杨庄还属泰兴县所辖,照理说南台初一午晌启程,骑马行路,即便朝行夜宿间,三四日就应当跑出了泰兴县的辖地,怎么行了六日才行至小杨庄?除非他在途中耽搁了一阵。
倘或先前说他有杀姜俞生的嫌疑多半是怄气,那此刻又生怀疑,却是深思熟虑的判断。
不过南台毕竟是公门中人,应当慎之又慎,故而当着差役的面,时修没好直说什么,只吩咐:“吃过饭你快马加鞭跑一趟,沿着往宝应县的方向,到最近的一家驿馆问一问,姜仵作是不是在那里落过脚。”
“小的这就去。”
时修点点头,顺便一问:“对了,今日瞧见姜仵作了么?”
“不知道,这一早上也没见他。”
这就奇怪了,早上在姜家也没看见他。谨慎起见,时修又下令,“叫他们吃过饭上街去寻一寻姜仵作,就说我在衙门等他,有要事与他相商。”他稍微顿住,又补一句,“要是他不肯来,你们就强拿他来。”
却不知南台此刻是在大通街典当行外,侯了多时,在对街看见回事的掌柜从典当行里出来,估摸着郑晨此刻该是闲暇下来了,方才走进去。
和柜上打过招呼,踅进内堂,看见郑晨在椅上翻看厚厚一摞账本,扣眉凝目,神情严肃。他在天井那头和他招呼,“四妹夫好认真呐,人进来也听不见。”
郑晨抬头看见他绕着天井过来,不慌不躁地阖上账本,推至里头,起身迎着他微笑,“三爷怎么到这里来了?难不成是太太有什么吩咐?”
“大伯母有吩咐也不会打发我来,我是来问案子的。”走到跟前,他一双眼睛便扎在郑晨脸上,总觉这张隽美的面庞底下藏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郑晨略微一笑,“还是问大哥的案子?”
“除了大哥的案子,难道还有别的案子?”
郑晨笑出了一点声,表情却并没有太大的意外,很是客气地请他在上首坐,“大哥的案子怎么会来问我?该问的当日衙门的差役早就问过了。”
南台见他如此泰然自若,总觉同他先时在袖蕊面前唯唯诺诺的笑脸发生了些变化,他理所当然想到是因为如今他得了势的缘故,益发认为他有作案嫌疑。
他凝着目光从头到尾打量着他,似乎不能错过他一丝一毫的变化,“初三那天傍晚到晚上,你在做什么?”
“我?”郑晨无奈地摊开手,“这我也早就和衙役说过了。”
“说过了就不能再说?”南台也笑,“还是你怕前后说辞对不上?”
郑晨笑意冷淡不少,“三爷觉得我对差役说的是假话?”
“真假自有衙门来判断。”
“那也该是小二爷去断吧?”
话音一落,南台便咬硬了腮角,看神情好像有些不服气。郑晨想到他在姜家的这些年,也不过是寄人篱下而已,虽是老爷的亲侄儿,生意上的事姜家却不放心他,在衙门有个差事,却不入流。俗话说少年意气,在他身上似乎没有这东西,他是个灵魂轻得容易被人忽略的人,没有个性,所有情绪都显得没有多少分量。
他不由得对他心生恻隐,吁出口气道:“好,你要问,我不妨再告诉你一遍。那天从下午开始就变了天,断断续续地下雨,所以吃过晚饭,我在房里看了一会书,天一黑就睡下了,屋里的丫头和袖蕊皆可为我作证。”
南台在对过思索着,好像一心要找出他什么破绽。
他万般无奈,半晌翘起条腿来,语调温和地提醒他,“三爷,我说句实在话,你有你的聪明,小二爷有小二爷的才智,何必与人比?”
说得南台满面惊悚,他却平静坦然地笑着,“你放心,你们这些男男女女的事,我不会告诉别人,原就与我不相干。”
南台一颗心又从嗓子眼落回腔子里,“你凭什么说我是在和小姚大人较劲?”
“难道不是因为和他较劲,所以才私下跑来问我?”他扣着手,欹在椅背上毫不避讳,“你们都怀疑我,不过小二爷就不来问我,他是个重证实据的人,所以才做得了断狱高手,而你太相信自己的感觉了。可你怎么知道你的感觉是对的?别在我身上白费工夫了,人不是我杀的,我也根本不想要姜家的家业。”
既如此,又为什么要入赘姜家?南台却没问出口,心道即便问了,只怕人家也能有说辞敷衍过去。想到此节,便没由来地对自己感到沮丧,连在这个毫无权势的乡野小子跟前也碰了壁,如何又能比得了时修?
这一趟算是白跑,他只好起身告辞。
没想到走到天井前,郑晨又喊住他,“三爷,有句话我想劝你。”他缓缓走过来,在旁边轻轻笑着,“你有没有想过,你以为的那些恩情愧意,老爷太太根本不在意,二嫂也不在意。”
南台不解其意,“这是什么意思?”
其实根本没必要提醒,不过郑晨是这样,遇见不平事,总想出一点声。反正也知道南台即便猜到什么,也是往自己肚子里咽,他习惯了缄默,缄默得久了,就像没他这个人,很让人放心。
“三爷总以为是受了老爷太太的养育天恩,其实对他们来说,不过是添副碗筷,姜家有那么多田产,多张嘴吃饭算得了什么?你以为是你助纣为虐才使二嫂身陷姜家,你有没有想过,也许她是心甘情愿投到姜家来的?有没有你,现今这局面又能有多大的差别?”
南台初听这话不大放在心上,等走到街上来,才开始后知后觉。脑中遽然想到西屏曾说过许多遍的话,她总说“不怪你”,而今她的脸又浮现出来,那脸上的微笑,他才看清,是一种坦诚的笑,那句“不怪你”,似乎也是全然发自真心。
忽然他感到脚下是虚浮着,一副身子遽然间失去了重量,太阳也有些恍惚。不断有人和他擦身而过,肩头臂膀磕磕碰碰,却没人当回事,也不曾有人扭头看他骂他。他这才惊觉,郑晨最尾那轻声的叹息,是带着残忍的怜悯的。
人流中又浮出来两张熟悉的面孔,朝南台打拱,“找了姜仵作大半日,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您快回衙门去吧,大人有请呢。”
他空张着嘴一阵,慢慢才找回神思,“哪位大人?”
“小姚大人。”
姚时修找他做什么?大概又是为案子的事,可这会他不得空,满脑子只想去问问西屏。他没说话,有些踉踉跄跄地朝前走,两个差役看他神情不对,以为他是病了,忙来搀扶。他拂开他们的手,又朝前趔趄了两步,干脆跑起来。
两个差役不约而同想到时修的叮嘱,忙也跑上去,强行搀住他的胳膊,他挣扎两下,“我有事,放开我!”
他们益发搀得紧了,像羁押犯人,将他一路稀里糊涂带去衙门。
却说西屏那头,自和时修在对过铺子里吃了早饭回来,依旧拿着四姨娘的《往生咒》回到房中,坐到午饭时候,便有卢氏房中的丫头来传话,说是法事开场,要着家人去跪拜。
法事是在大奶奶鸾喜屋里做,进院一看,场院中早已摆上了香案贡品,请了尊佛像来,十几个和尚穿站在两边,案前放着蒲团,要家人跪拜。卢氏是头一个,一面哭一面由于妈妈搀扶着叩拜,拜过起来,又是鸾喜,西屏,袖蕊三个。
卢氏唯恐心不诚,同和尚们商议下来,要西屏鸾喜袖蕊三个女眷阴人在案前诵经十遍,她自己因头昏脑胀支撑不住,只诵了五遍就先回房去了。
走前不放心,用那双眯缝眼几乎是恶毒地睃一眼众人,“不许偷奸躲懒!”
袖蕊是姜俞生的同胞妹子,哪会躲懒?自然这话是专门对西屏和鸾喜说的。她如今简直有点疑神疑鬼,不是抱怨官府对姜俞生的案子不上心,就是怀疑家里的人已经忘了姜俞生的死。弄这场法事,也是有意要折腾人,她看不得那一张张逐渐平静下来的脸,她要他们都陪着伤心陪着哭,陪着体会她的丧子之痛。
别人不知道怎样,反正西屏是断然做不到,她看着卢氏神经兮兮的熬红的眼睛,憔悴苍白的大圆脸,以及回过身去那臃肿萧索的背影,都令她心中汇起来无限的痛快和兴奋。
她静默地望着卢氏从院门走出去,忽然鸾喜来拉她,“二奶奶进屋吃杯茶。”
原来各自诵完经了,袖蕊早不见了,只剩下一群和尚还在念经超度,一时男人低沉的吟诵声并做一片,闷闷嗡嗡的,给人一种既嘈杂又祥和的感觉。那玉哥的病像是全然好了,还和从前一样调皮,跑来跳去不是扯和尚的袈裟,就是抢和尚的木鱼。丫头夏烟追了好几圈才把他追上,仍将他交给奶母牵回西厢睡午觉。
鸾喜引着西屏进屋,一面打发丫头去上茶,一面问及案子的事,“昨日听三叔说那周童不肯招供,这可怎么办,衙门里可有什么法子没有?”
西屏轻轻摇头。
“用刑呐,用刑还怕他不招?”
“他知道招了就是个死,所以硬撑着。”
隔会夏烟搭着腔进来,“他要是一直不认,难道这案子就一直不能结?大爷摆明就是他杀的,一定要口供?那要如此说,我要是犯了案我也不认,衙门是不是就拿我没办法?”
西屏笑道:“话不是这样说的,没有口供,有人证物证也行,可眼下只有一对石壁可以证明那周童的确是偷了东西,可没有人证物证能证明他杀了人,连凶器都还没找到。”
“凶器——”夏烟转头把案上的点心碟子端来,笑问:“可就算找到了凶器,又如何证明是周童用那把凶器杀的人呢?”
西屏一时也想不到,只得宽慰,“狸奴总是有办法的,他是刑狱官,最擅长对付这些人,就怕没有证据。”
鸾喜虽然点头,脸上的神情却还是放心不下的神情。西屏只得转过话头分她的心,“大奶奶这像是瘦了一大圈,大爷虽然没了,你也该多保重才是。”
她摸着自己的脸,勉强笑道:“瘦点好,太太看见我瘦了,反而高兴。”
要不是西屏这一向为案子的事忙碌着,少不得卢氏也要寻她的麻烦,这时候稍微一点笑声都能刺激到她的心。
偏又听见玉哥在笑,西屏隔着薄薄的窗纱往外看,玉哥在屋子待不住,又跳出来了,拉着和尚闹来闹去的。
鸾喜忙吩咐夏烟,“你快去把玉哥带进来,法师们念经呢。”
夏烟忙出去拉了玉哥进来,带到榻前,推他喊西屏,“喊婶娘。”
玉哥还不到六岁的年纪,西屏记得是她刚嫁到姜家那年出生的,继承了姜俞生的大圆脸,好在五官更似鸾喜那般秀美。卢氏把玉哥的相貌全归功到她自己身上,逢人就说玉哥像她小时候,人家自然奉承说孙儿像祖母,她便有种一雪前耻的得意。
西屏在碟子里拣了块点心给他,俯下腰笑着逗他,“玉哥,你怎么不睡中觉呢?”
玉哥还没吃点心,先吧嗒在她额头上亲了一口,“婶娘真好看!”
她心里陡地有点不舒服,因为想起姜俞生。不过玉哥到底是小孩子家,何况又像鸾喜多一些,所以很快掩过了那一丝不愉悦,接着逗他,“婶娘好看,难道你娘就不好看?”
“娘也好看!”他在榻前蹦蹦跳跳,又说:“净空师父也好看!”
倏地“叮”一声,不知什么东西滚到地上,夏烟忙蹲在地上拾,原来是手上戴的金戒指滑落下来。西屏扭头朝窗外望去,那班和尚里是有个人才格外出众的,朦胧的窗纱使他的身影像烟月,出尘淡漠的,轻飘飘的。
倒也是熟面孔了,西屏想起来,常到家来送些经文讨些供奉,家里的大小佛事也少不了他,原来是叫净空。
因看到和尚倒叫西屏想起来了,“四姨娘抄了些经,原托我打发下人送去章怀寺,眼下和尚就在这里,我去拿来给他们顺道带回去。”
暂且告辞出来,在场院中一看那净空,高大修长的身材,穿着青灰色的纱袍,和众僧一起绕着香案唱诵。西屏从他身边走过,别的和尚都少不得看她一眼,唯独他半垂着眼皮,不为所动。倒是她忍不住又回头看了他一眼。
水绿的裙从门槛上掠过去,把太阳碾一碾,那光一折,折去衙门内堂中。
灰尘恹恹地跳跃着,时修窝在宽大的太师椅上打瞌睡,听见差役叫,适才清醒过来,还有些迷迷瞪瞪的,眼睛忙着在四下里找茶吃。
那差役赶忙倒上一盅,近前说:“在大通街上碰见了姜仵作,小的两个请他他不回,还想跑,所以小的们只好押他回来了。”
“想跑?”时修神魂清醒过来,冷着脸站起身,“带他进来。”
南台进门就看见时修的背影,背罩着一片光,影子在地上拖得老长,有些压迫的气势。他感到气氛有点过于肃穆,脸色也不由得凝重起来,“小姚大人急着找我什么事?”
时修走过来,在他身边慢慢踱着,眼神冰冷地打量着他,笑容显得陌生,“是有件小事,我听老李说,姜俞生后腰上有一处重叠的伤口,怎么倒没听你提过?”
南台脸色晦淡,睐他一眼,“我怕他先前验得不实,就没说。”
“那你自己就没验出来?”
“验出来了。”南台垂着眼皮,凭他在绕着他打转,“忘了说。”
“忘了说?”时修哼笑一声,“这都能忘?可不像你姜三爷素日小心仔细的做派。我是不是可以认为,你是有意要瞒着我?”
南台蓦地心虚,“大人这是什么意思?”
时修答非所问,“我听那日往宝应县去追你的差役说,是在小杨庄赶上的你。奇怪了,你怎么走了五六天,才走到小杨庄?按说你骑着马,脚程不该这样慢吧?”
怎么说到这个?南台一双眼随他慢慢转动,“你问这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你先答我的话。”
南台见他神情不对,迟疑片刻方道:“因下雨,道路难行,所以走得慢。”随后便是一片沉静,只听见时修慢吞吞的脚步声,慢得叫人烦躁不安, “你到底想问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