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夫君相看两厌——沈知眉【完结】
时间:2024-12-03 14:52:08

  禁苑这一带的守军不多,因着禁军各营染上不明病症的将士越来越多,一些不算太紧要的岗哨没安排多少人,兵力并不足,且大多不堪一击,很快就被制住。
  这支兵马进入禁苑后,如入无人之境,悄无声息控制住宫中禁军,再进重元门,一路逼进立政殿。
  此时,立政殿刚刚扑灭殿顶天火。
  所有人都累的像瘫泥,但这会儿谁也不敢歇息,仍在殿内忙前忙后。
  元康健抹了把汗,从后殿出来,对一个值夜宫人招手,“陛下的药怎么还不见送来?”
  “奴婢这就去看看。”
  宫人转身往廊下走。
  忽听不远处声如滚雷,正诧异着,就见禁军大统领厉温浑身是血的闯进来,抓着个人就问,“陛下醒了吗?”
  元康健见状不对,赶上前来,紧张的问,“厉统领?外面出什么事了?”
  “赶快护送陛下避到安全的地方,有人造反了!”
  厉温嫌站着说话费工夫,干脆往后殿的方向赶,“来不及了,禁军全是病猫,根本顶不住,皇后殿下呢?得有人出来主持大局――”
  话音未落,立政殿大门轰然倒塌,间或夹杂着宫人惊恐的叫喊,还有甲胄铿锵声。
  已经有人闯进来,身披甲胄,头戴兜鍪,手中握一把染血的刀,浑身散发戾气。
  廊上灯火照亮来人,元康健惊呼出声,“泰王……?”
  他转身往后就跑,“快!护驾!护驾!泰王造反了!”
  立政殿里更乱了。
  厉温双拳难敌四手,被元信的人拿下,元信只吩咐一声“看住他”,提刀径直走进后面寝殿。
  寝殿里一个宫人也没有,大概是先前听到不对,四散奔逃了。
  屋内点着几座多枝灯,里间厚重的帷幔垂落下来,遮挡住后面的情形。
  元信用刀劈开帷幔,走到床帐边,继续用刀身挑起帐帘,猛地往旁边一拽。
  破碎的帐帘里露出一角衣袍,龙纹跃然其上,是只有帝王才会穿着的衣服。
  与外间的灯火通明相比,里间没有一盏灯,外面的光亮将这里照得半明半暗,帐内人的脸看不分明。
  里面的人缓缓坐起身,身体仍处在暗影处,看动作,似乎是往元信这边看的。
  元信目光落在衣袍的龙纹上,眼中不再有恭敬,取而代之的是恨意,开口时,语气里带着嘲弄,“听说陛下受惊,昏迷不醒,如今这是大好了?”
  帐里的人抬起胳膊,似是要往元信这边指来。
  元信垂眼看着里面的人,“如今整个皇宫都被我控制住,宫中所有人都看到天火劈中立政殿顶,陛下知不知道,这说明什么?”
  跟着联想到旧事,没给里面人开口的机会,咬牙冷声道,“说明你失德,上天看不过眼,不认你这个天子了。”
  帐里的人大概是被气着了,咳嗽起来。
  元信则是桀笑两声,“事到如今,陛下不如主动交出玉玺,下诏把皇位传给我,如此也好少吃些苦头――”
  “是吗?”帐里的人忽然开口反问一声。
  “嗯?”
  元信听声音不对,持刀指向里面,“你是谁?”
  帐里的确有人,但此刻穿着这件衣服的,却不是元俭,而是一个女人。
  两人一照面,元信立即察觉到自己上当了。
  “元俭呢?”
  苏露青迎着刀尖,脸上毫无惧色,在元信的逼视下从帐里出来,平静道,“陛下自然在该在的地方。”
  “你是谁?”
  “乌衣巷都知乌衣使。”
  “原来是乌衣巷的鹰犬,”元信冷笑一声,“我看你是找死!”
  苏露青慢慢走出里间,“我来是为告诉泰王殿下,杀害世子的凶手已经抓到,殿下可以放心回去了。”
  寝殿外全是泰王带来的兵将,这些人穿的都是禁军甲胄,区别只在于,这些人没有戴兜鍪,头上系的是红巾。
  心下了然。
  她看过殿外情形,在这些杀红了眼的兵将的注视下,从容坐到案边,等元信的反应。
  元信给手下亲信使了个眼色,亲信领命,留下些人守住这里,余下的派往各处,搜寻皇帝和玉玺。
  苏露青旁观过元信的种种安排,看殿外人少了以后,问元信,“殿下现在不杀我?”
  “你还有些用,而且,”元信不屑看向她,“杀你,何至于本王亲自动手?”
  她自然应承,“殿下说得是。”
  “元俭藏在何处?你说出来,本王饶你不死,你若敢隐瞒――”
  她似是权衡过利弊,很快交代,“陛下已被护送至夹城。”
  “夹城?”元信似乎并不意外。
  随即她感觉到两道玩味的目光落在身上,元信再开口时,满是意味深长,“都说乌衣巷是天子耳目,必要之时,乌衣巷更是天子身前的最后一道防线。本王只当乌衣巷都是什么硬骨头,没想到你这个乌衣使,竟是这么个软骨头。”
  跟着又带出嘲讽之意,“不过也确实是元俭能带出来的人,朝堂上依赖女人,逃命的时候,连自己的安危也寄希望于一个女人。女人能成什么气候,随便被刀一吓,还不是什么都交代出来了?”
  苏露青垂头不语,一副听到这话无地自容的模样。
  却听元信说,“出卖天子,是为不忠不义,念你识时务,本王可以给你个痛快。”
  说着,元信向外吩咐,“来人。”
  有人应声进来。
  “把她带下去,找个风景好的地方,杀了。”
  士兵听令就要来擒人。
  苏露青忽然道,“且慢,我还有话说。”
  “说。”
  “事到如今,殿下已是赢家,殿下可否让我这个将死之人,死个明白?”
  “你还想明白什么?”元信有些不耐烦了。
  苏露青看一眼距离她不远的士兵,“还请殿下屏退左右。”
  元信一挥手,士兵重新退回去。
  她先看着士兵退出寝殿,值守在门口,然后视线落在元信脸上,“一夜之间,先是天火降罪,后是殿下突然率军占据皇城,下官想问,殿下此时发难,可是因为得知李闻今被捕,户部动向被监视?”
  她仔细看元信神色的变化,只看到元信浑不在意,“他们算什么东西,好了,你的问题答过了,来人――”
  “殿下且慢,”她抢在元信下命令之前,“既然不是因为这个,下官斗胆,想从头说起。”
  “从头说?”
  “是,下官斗胆,想从淳德七县二十万担赈灾粮无故变成麸糠说起。”
  她身上还披着龙袍,这时候恭敬朝着元信行了一个君臣礼,若只看衣服,恍若君在拜臣。
  果然,元信对这个举动很是受用,他坐到主位上,视线一转,往她这边看来,“哦?这有什么好说的?”
  见元信已然坐下,她知道自己赌对了,继续不动声色做后面的部署。
  口中说道,“事发时,仓部郎中何璞自尽在牢中,死前曾写过一份认罪血书,承认自己贪污。何璞死后,乌衣巷忽然开始闹鬼,事后证实,扮鬼的是其弟何玉。何璞是因贪污那二十万担赈灾粮而死,可无论是仓部,还是何璞家中,都不曾有一笔与二十万担米粮对应的财物。如今市价,一担米可换三担麸糠,二十万担米可换六十万担麸糠,如果何璞当真偷换过这些米粮,市面上应该就会出现另外四十万担麸糠,可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殿下可知道为什么?”
  “*你想说什么?”
  “因为何璞根本就没有换麸糠,这些麸糠是原封不动的从粮仓中运出,直接送往淳德等七县的。”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补道,“或者也可以说,如今粮仓中的米粮,大部分都是麸糠,只不过运粮的人不知道,也未曾筛选过,这才运错了。”
  “本王如果没记错,这案子是大理寺接的,而且已经结案了,你现在说这些,是想临死前替何璞翻案?”
  “不,殿下误会了,”她摇摇头,“我是想说,殿下这么多年韬光养晦瞒天过海,想来国库中的米粮,都是这么被殿下暗中调换出去,给养自己手中兵马了吧?”
  “你能猜到这些,也算聪明。”
  眼见着元信又要叫人进来灭口,她接着道,“但光靠这些粮草,并不够,而且京中官员时有调动,想来殿下也不敢保证每一个户部官员都能为殿下所用,这也是何璞死了以后,屈靖扬、靳贤接连被殿下着人灭口的原因。这些年,殿下与宁公对户部之事,应该日日都不敢松懈吧?”
  “你连宁公都查到了?”元信说着,又很快想到什么,点点头,“也是,你都这么问出来了,自然是抓到的那些人一个一个供出来的。”
  听到这话,她却摇摇头,“他们宁死不招,所以还是要恭喜殿下,麾下都是这等忠心之臣。”
  “而殿下要举事,养兵是关键,户部的粮草只能满足一小部分,光靠殿下的食邑,也无法支撑这么庞大的兵马,所以殿下又做了第二道准备,我说的不错吧?”
  “说来听听。”
  “天星谶,是殿下散布的,同时殿下也暗中部署,研制出了所谓的灵药,三清丹。此药有成瘾性,药中有七成是至纯至补之药,比如人参、杜仲等物,其中最为关键的一味原料是栗缨。”
  “殿下为此选中开明坊,又挖一条暗道通往玄都观,坊内田产悉数交由玄都观打理,能接触其中机密的人,也通过这条暗道,避居在玄都观禁地内。另用大量流民,留他们在坊内种栗缨,已备制药。因事情机密,每年这些种栗缨的流民都会被灭口,另添一批。”
  说到这里,她叹了一口气,“今年开明坊内忽然失踪十余户,想来就是因为得知了栗缨的秘密,被灭口的吧。”
  “听说有个商户买了开明坊的一块田,一半种的麦子,另一半种了花生,”元信也说起一句闲语,“当初听到这消息时,本王还有些奇怪,如今看来,这对商户夫妇,就是你们了?”
  “殿下明察。”
  她附和一声,接着说道,“灵药其实就是吊命的药,吃这种药的人,初时成效好,之后随着药瘾间隔越来越短,副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直至最后丧命,而灵药所需药钱也极高,一瓶便是二十贯。靠着这些东西,殿下源源不断的收敛钱财,保证手中兵马正常运转,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撑到如今,殿下其实也是捉襟见肘了。”
  眼见元信若有所思,她继续往下说,“除此之外,殿下还留有后手,其中便有襄王。”
  元信示意,“你继续说。”
  “靳贤奉命煽动襄王生出不臣之心,又依法炮制,让绛州变成第二个长安,种栗缨,卖灵药,大肆敛财,养兵铸铁。殿下与襄王达成合作,让他助你起兵,但你不放心,所以将他唯一的子嗣扣在身边做人质,就是你身边那个道童,他叫元喜吧?”
  “你当时带走的除了元喜,还有元喜的侍女,陶丽娘,你觉得她另有用处,还专门着人教了她不少东西。”
  这时候回想起陶丽娘在灵妙观说的话,她心中闪过一丝叹息。
  ――想活着有错吗?像你这种呼风唤雨的女官,又怎么知道我们这种人过的是什么日子?
  她闭了闭眼,重新整了整神色,
  “襄王事败,押解进京,你为灭口,又逢世子遇害,你便以其子为条件,只要襄王照你的话做,等你登基后,就认元喜为子,并立他为太子。襄王这才答应,用他的死,带走你最后的秘密。”
  “至此,你只需要静待时机,再稍作些手脚,就能做出今晚这般上天降罪,雷劈立政殿的凶兆。”
  说到这里,她不动声色瞥向某处,继而话锋一转,“但我真正想问殿下的,却并非此事。”
  莲花漏的刻度降下一些,元信一皱眉,心中似有察觉。
  这时候算算时辰,忽然发觉时间已经过去太久,前去夹城追拿元俭的手下一直不曾回报,连殿外的声音都弱了几分。
  而他坐在这里,听她说自己做过的事听了这么久,令他开始怀疑,这女人根本就是在拖延时间。
  想到这里,元信站起身,居高临下看她。
  从这个角度看,就更像那个病歪歪的元俭主动俯首称臣,等待他的诘问。
  “你刚才说,抓到杀害世子的凶手了,人呢?”
  “灵妙观。”
  元信本就开始起疑的心,立即跟着一紧,目光直射过来,“你说什么?”
  “杀害世子的凶手,还有殿下安排的那些散布凶兆的人,如今全都在灵妙观,”苏露青补上一句,“看押他们的,是乌衣巷的三千亲事官。”
  元信的脸色彻底沉下来,当他再次看向苏露青时,她看到他眼中杀意。
  她只作不觉,“殿下是不是觉得,只要城中另一支兵马无事,区区三千亲事官也算不得什么?”
  元信神色又是一变。
  她既然这么说,说明城中有变,他安排的另一支兵马恐怕已经落入圈套。
  换句话说,他中计了。
  带着血腥气的刀猛然架在她颈边,锋刃擦着颈侧皮肤,似乎已经割到皮肉。
  苏露青没有动,只垂眸略往刀身处扫去一眼。
  跟着听到元信说,“我现在改主意了,我当亲手杀你,再杀元俭!”
  刀身向下沉,是要迅速抽刀断喉的动作。
  她在这时候忽然开口,“裴相之罪,是你构陷吧?”
  刀身顿住,但刀刃已经割进颈侧,有血沿着刀刃流出。
  她面无惧色,缓缓抬头,看向元信。
  随着她抬头的动作,刀刃割进的更深,似乎只要元信再使些力气,她就会身首异处。
  而她目光如刀,始终盯住元信,“永嘉元年,中书令矫诏,最终以谋逆罪名问斩,这桩案子,是你设计陷害的吧?”
  元信握着刀的手微微使力,目光转到殿外,值守在这一处的人并没有发觉任何异常,仍是尽职尽责看护在外。
  “可笑,裴中书是我的老师,学生怎会构陷老师?”
  “因为裴相不只是殿下的老师,同样也是陛下的老师。”
  架在颈侧的刀始终没有松动,刀刃随着她说话的动作,时不时在她颈边留下一道血痕,她全然不顾,语声始终坚定,“还因为,殿下距离太子,乃至将来的帝王,只差一步。”
  “你住口!”
  刀身再进,拉出更长的血痕。
  她像是不知疼痛,唇角微勾,缓声往下说,“当年的一道惊雷,劈中立政殿前梧桐树,先帝以为凶兆,此事作罢,之后却也并未改立太子,你那时候以为事情还有转机,一心等着先帝驾崩,留下遗诏,命你继位。”
  “没想到先帝虽然留下遗诏,新君却不是你,所以你怀恨在心,将御库中的另一份遗诏备份取走。等裴相当众宣读过遗诏,群臣校验时,便被人告知,御库中并没有这份遗诏,陛下并非先帝定下的新君,裴相伪造圣旨,有矫诏之嫌。”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