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的话音过响,小穆清睁开眼睛,在王楚嫣的怀里扭身。
王楚嫣心酸垂首,轻轻摇晃臂膀:"清儿被吵醒了?继续睡吧,没事的,清儿乖。" 她将小娃递还给张巧金,并辞行,"女儿还有些事情,暂且告退。"
王楚嫣见时间还早,便与其他家丁照面问候,继而走到邸店外头。
不远处的街边,三五小孩正在雪地里打闹。
丁苏与一个胖小孩互扯衣襟,十三岁的丁苏虽然不高大,但自小有血性,打起架来不服输。他使劲推倒那孩子,旋即骑在他身上,举起小拳头砸了两下子,口中嚷嚷:"让你们瞎说八道! 谁骂状元郎我揍谁! 还敢不敢再骂?!"
孙明和孙耀维护丁苏,也与其他孩子扭打成一团。
胖小孩被丁苏压在地上动不了身,只好用手护住脸:"这是别人教的,不是我说的!" 他凄声呼唤,"阿爹阿娘! 救命啊! 救命啊!"
王楚嫣疾步上前,周边其他大人也围了过来。
"都住手,怎么回事?"
第73章 谶言 怎么会有…… 如此恶毒的诅咒……
"孩子们都住手!" 王楚嫣拉开那帮混战的孩童们, 并对骑在小胖身上的丁苏喝道,"苏儿,快放开他!"
丁苏见是王楚嫣, 乖顺地嗞溜爬起, 弯腰捡起落在地面的风帽, 顺便又恶狠狠地瞪向胖小孩。
胖小孩的母亲赶至, 心疼地搂住自家娃儿:"哎呀呀,二哥儿这是怎么了?! 快与阿娘说, 是谁欺负你?!" 这位妇人是临街刘家饮子铺的。
"是他打我! 是他!" 胖小孩指向丁苏,委屈大哭。
刘氏觑了一眼王楚嫣,知道丁苏是她的门童, 不敢得罪,只好摸摸孩子红肿的小脸蛋,忍气吞声,"男孩儿打架是寻常事, 别哭了。" 可是小孩受不住委屈, 哭声愈加嘹亮,像是一头要被宰割的小猪。刘氏心怀畏惧, 扇了自己娃儿一巴掌, "哭什么哭! 真丢脸! 走罢!"
围观的旁人不敢劝说, 交头接耳, 暗戳戳地指点。
"刘夫人, 请稍等。" 王楚嫣喊住正在拉拽孩子的刘氏。
这些邻里, 王楚嫣与他们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成亲后, 她的地位大有改变,可她对待他们的态度没甚变化,一直平易近人, 公正明理。
"苏儿,过来。" 王楚嫣严肃质问,"你解释下,你们因何打架?"
丁苏垂头挨近她,一声不吭。
"道不出理由么?好,倘若是你先动手的,快去给人家赔个礼。" 王楚嫣厉声道。
面对王楚嫣的举动,刘氏有些意外,慌忙摆手道:"王夫人,不用了,不用道歉,孩子打架哪分什么对错,都是年小胡闹罢了!"
"王娘子,不是丁苏的错,他……"
孙家两位男娃正要解释,丁苏朝他们使了个眼神:"谁都别说了,是我的错,我赔礼!"
丁苏毫不扭捏地向刘家小胖赔礼,这事就此了结,大人小孩们怏怏不乐地散去。
哎,王楚嫣轻叹一声,替丁苏掸落雪渍,端正衣帽,"外面冷,随我进来。" 她牵着丁苏走回邸店,叫人给他递来热茶,等候他缓和情绪。
王楚嫣看着丁苏长大,清楚他的品性,晓得其中必有原由。
"苏儿,现在你告诉我,为何与人打架?" 王楚嫣见他哀伤沉默,隐约感知一股不详之兆,捏着他的小手,强调说,"我好像听见,你们提及状元郎?你且如实道来。"
丁苏咬唇垂眸,怯生生地应道:"我若说了,怕你伤心……" 他转头避开王楚嫣的注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犹豫良久,声如蚊蚋地道,"他们唱着一首歌谣,说是那个疯神仙教的…… 骂状元郎呢。"
王楚嫣的心一下子绷紧:"歌谣怎么说?"
彼时她亲耳听见 ——
状元郎,登高楼,可惜王不王,天打五雷轰。
怎么会有……
如此恶毒的诅咒?!
这寥寥几句,像是巨石砸落在她心海溅起千层浪花,极端的惊恐又如电流般贯穿全身,令她遽然失去镇定,娇美的面容变得惨白无神。
曾经流行民间的其他童谣,唱的是蔡京,童贯,还有高俅大官人。
可是她的夫君,在她眼里,如玉无暇,高风亮节,怎得会被如此咒骂?
这些又与她昨夜听见的梦话有否关联?
据说童谣是神人谶言,报应必来。
王楚嫣怕极了,失神到忘记有马车,踩着雪地往家中跑去。
"叔兴!"
她跑回府邸,发现屋里无人,顿时愈加惊恐。
像一条被浪潮卷到地面的鱼儿,她几乎快要窒息,忙不迭地穿过昏暗的长廊,在推开书房的门时,一眼看见那人。
王昂也抬眸望来。
窗边浮光涌动,他身披白色氅衣,头戴玉冠,清华俊逸若山巅雪,不染半点浊世尘埃。
王楚嫣的心里天风海雨,悲痛难忍,想不明白何来那个可怕的谶言……?
"叔兴!"
她不顾矜持地扑入他怀里,身子起伏不定。
她呼吸艰难,竭力抑制眼眶里的泪珠,可是身子颤抖得太厉害,半坠的云髻松动,那枚缀着红梅的花钗掉落,随之万千青丝如瀑泻下,滑过那只搭在她肩上的手。
王昂露出惊忧的神色,抬手抚着王楚嫣的头:"楚楚这是怎么了?" 由于咳嗽,他的嗓音听来越发嘶哑。
紧紧地倚着这人,王楚嫣的心跳渐趋缓和,但始终挥不去心间犹似阴霾笼罩的忧虑。
"我想你了。"
话音刚落,窗外雪若齑粉。
少顷,冷气悄然钻入屋内,王楚嫣的声音也带着一层薄薄的潮湿:\"方才,发现你不在房里,我害怕,怕你生病不懂照顾自己,所以着急了。\" 她压抑恐惧,不想让夫君担心。
王昂知道她没有说出真情,但不探究,顺着她的话:\"只是小小的咳嗽,明后就能好,不必担心。倒是你,千万保重身子。"
这人总是说好,说没事,说不必担心。
他越是这样,越让她不放心。
王楚嫣无法过问他的心事,惟有沉沉一叹:"现在生病的是你,不是我。"
她本还想说,没有你,我也活不了。
不过新年吉祥,这种丧气话还是压在心底为好。
王昂总能猜透她的心思,哄她道:"还记不记得我说的?今年,楚楚就会怀上我们的宝儿,所以你的身子最要保重。"
王楚嫣愣了楞,终于忍不住掉下眼泪,搂住他的肩膀:"嗯,记得。"
王昂忙将她抱坐在自己的腿上,抬袖为她拭去眼泪。
"楚楚不哭。"
俩人相拥取暖,跳动的心寄居在红尘彼岸,外界的狂风暴雪成为了一道衬托他们的背景。
王昂轻轻摸着她的头,少顷,微微笑道:"等我们的若儿出世后,我想带你回江都,离开京城一段时日,你就在那儿安心静养,可好?"
王楚嫣踌躇:"那你呢?"
王昂握住她的手:"我还需留在京城,等忙完了,自然会去与你们汇合。"
王楚嫣毫不迟疑地摇摇头:"不成,我们说好的,不会再分开。况且,你这人不晓得照顾自己,若没有我看着,做起事来废寝忘食,我不放心。"
王昂微微垂头,掩饰忧郁的眸光,少顷,待他再抬头时,便是笑容脉脉,眉眼若清风明月:"还有一年半载的时间,不着急,到时我们再做打算。" 他顿了片刻,凑往王楚嫣的耳畔,"楚楚,我那首催妆词,盒子,就在那个地方,假如有一天,万不得已的话……"
第74章 罪己诏 将罪责都推给天子?真是胆大包……
京城朝堂, 暗潮久积,再次风云突变。
宣和三年二月,宋江率军抵达淮阳, 又攻往海州, 最终被海州知州张叔夜的伏兵包围, 降伏。
至于方腊起义, 方腊主力军往南转战,攻陷婺州, 衢州。与此同时,童贯与谭稹往杭州和歙州阻击起义军,并强夺江宁与镇江等长江沿岸的军事要地。
一切皆在王昂的预料之中。
不久, 一份以今上名义而作的"罪己诏"传至皇宫。
彼时徽宗正在延福宫,那里众多奇花怪石,珍禽异兽,闲时他喜欢来此临摹作画, 看雀鸟戏花, 观鹤舞蹁跹,悠然于仙境之中。
闻讯时, 徽宗手中还捏着画笔, 墨迹溅染他的鹤氅, "这, 这……" 他双目血红, 气得浑身发抖。
愣怔良久, 徽宗甩笔挥袖, 怒喝道:"来人,即刻举行朝会!"
周边静歇的群鸟惊得四处乱飞,优雅的仙鹤举翅高鸣, 仿若遭遇惶惶末日。
接到召见,王昂随众臣涌入垂拱殿。
王黼大汗淋漓,神色尤为焦虑,经过王昂身旁,悄声道:"等会儿若是有谁栽赃于我,你得替我解围啊!"
王昂点点头,用眼神示意王太宰放心。
终于等来时机。
王昂心道,童贯,你做了该做的事,下一个就是你了……!
.
殿堂上,徽宗怒形于色,扫视群臣。
自去年,宋金正式达成海上之盟,但条款不如愿,国内又四处民变,内忧外患,令他身心憔悴,不想多理政事。而今面对这份罪己诏,更令他颜面尽失,忍无可忍。
"好个童贯! 我将东南之事交付于他,说如有急,即以御笔行之,但没让他以我的名义写罪己诏!"
事情起因是童贯征战东南,亲眼目睹两浙民众因为花石深受困扰,于是承诏罢去苏杭应奉局、花石纲,还命令其幕僚董耘以徽宗的名义作"罪己诏"。
徽宗气不打一处来。
当下,他只能朝群臣发怒:"众卿说说,朕对天下失察么?何来如诏书所言,朝廷强征暴敛,搞得民不聊生?朕每年花费巨资购买花石,又不是从百姓手中抢夺而来,那些钱财都去了哪儿?!"
徽宗一直被蒙在鼓里,不晓得江浙官吏确实如强盗一般,只要看中哪户人家的好东西,便冲进去将黄条一贴,说这是属于朝廷的。曾经,某户人家的庭院有棵参天大树,难以搬运,应奉局的人就砸开人家的墙门,硬生生地将大树取出来。
诸如此类的事件多如牛毛,还有拆桥挖河的,就为将巨石运到京城,讨圣上的欢心。
可是徽宗不知这些细节。
彼时,王昂瞥向与事件关系紧密的几位重臣,静观其变。
太宰王黼的眼珠子转溜几圈,最先启口,为今上鸣不平:"真是岂有此理! 童太傅如此胆大妄为,是不将陛下放在眼里!"
明显是恶人先告状。
蔡京暗笑,对于这位抢了自己位置的后来者,恨之入骨。何况,王黼起初是他培养,才有了如今官至太宰的机遇,成为大宋首相。
蔡京早在去年致仕,不过还保留朔、望的朝参资格。他干咳两声,气定神闲地说道:"王相公,你与苏杭应奉局的朱勔交往深厚,听闻,你曾以奉诏名义,调拨朝廷与地方物资,你是不是没有管好那些官吏,以致于他们恶意搜刮民生而不知?" 蔡京老奸巨猾,能言善辩,最会指桑骂槐,含沙射影。
"一派胡言,血口喷人!" 王黼面色发青,竭力推脱,"陛下,应奉局的事情由朱勔负责,臣不知详情。"
事实上,王黼两头得好,一边纵容地方官吏,由此他收取部分钱财,一边私下贪赃进贡,倘若接受调查的话,很容易取得证据。
王黼深感大难临头,只好岔开道:"蔡大人说了不管朝事,为何还在朝堂上指指点点?"
"老臣忧心民生社稷,所以想再尽些臣子本分。" 蔡京说完,朝李邦彦使了个眼色。
这个李邦彦官拜尚书右丞,与王黼素来不和。
李邦彦领会蔡京的意图,接话道:"陛下,童太傅上书道明,至吴,见民困花石之扰,又听闻当地驻军说,许多百姓是走投无路之下,加入叛军。所以童太傅诏书,假如他们投降,朝廷可以保他们不杀头,且偿还些许钱财,由此成功瓦解部分叛军,可见童太傅所作英明,策略有效,还请陛下明察。"
李邦彦不敢明着反对王黼,所以话里看似维护童贯。
蔡京听得眉开眼笑,佝偻的背也挺了起来。
王黼大急,转头向王昂求援。
王昂就是等着王太宰陷入困境。
"方才,蔡大人的说辞有所不妥。\" 王昂语调沉稳坚定。
蔡京见是王昂这个劲敌,阴森森地笑道:"哦,怎么个不妥?王中丞且说来听听?"
王昂朝向徽宗,一针见血地说道:"陛下,若要刨根究底的话,苏杭应奉局最初是蔡大人的功劳,朱勔,还有其父朱冲,也都是蔡大人提拔的。对于这些事,王相公是后来才接触,不知详情,实属正常。"
一石两鸟,即将责任推于蔡京,又帮了王黼。
王黼如释重负,感激王昂急智相助,连忙补充:"王中丞说得极对,蔡大人最清楚花石纲的来龙去脉! 臣听闻,蔡大人过寿时,还有生辰纲一说,他人奉送珍宝,数以万计。" 王黼乘机又往蔡京背后插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