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你马甲掉了——水际
时间:2018-07-09 09:11:17

  元峥微微蹙眉,念了句,“北面房?刘枢密使分的?”
  这枢密院分设十二房,管十二种事务,而北面房,掌行河北路、河东路吏卒,北界边防、国信事务等等。
  换句话说,现在失了幽州,这一房也是这十二房里势力最受打击的,也该是现下最闲的。
  那曹八见他发愣,还以为他不清楚北面房是什么,笑着解释道:“咱们枢密院呀,分设十二房,分别是:“
  只听他嘴皮子一翻,念道:“北面房河西房支差房在京房校阅房广西房兵籍房民兵房吏房知杂房支马房小吏房,分曹办事!”
  念完不打个磕巴,一口气儿背得溜熟。
  这人和崔十一结伴说书,倒是绝配。
  元峥笑着伸手道:“请曹令史带路。”
  曹八应一声,笑着转头便走。
  元峥闲闲问道:“是刘大人派你来接待我的吗?”
  曹八乐呵呵一笑,伸出右手大拇指食指捏一起,“我这么丁点儿大的小蚂蚱,哪值得刘大人分眼看?小的是专管咱们北面房杂事的,您来院儿里记册、录档这些琐事儿都是小的来办,所以才让您见到我这张丑脸,怕是要害您午膳少用一碗饭了。”
  元峥一听不是刘渭安排的人,对他少了几分戒心,笑道,“曹令史真会说笑话。”
  曹八话多得和崔十一有一比,继续道:“您不愧是元府的爷,一看就家风正气有德,旁人谁见了都得笑话我曹八一番,遇见您这不笑话的,可还真不习惯了。”
  “怎么笑话?”元峥见他说话着实有趣,也笑着附和问。
  曹八说起笑话来还有几分得意,似乎以此为荣,“都说我呀,把不该长的长相全长上了,丑得如此均匀,也算难得!”
  元峥听了也忍不住一笑,仔细往他脸上打量几分,确实丑得很均匀,选不出个漂亮的地方来。
  这一路说笑过来,他倒是对这个曹八多了三分好感,能自嘲且活得自在的人,心胸都不狭隘。
  “咱们的状元和榜眼都分到了哪房?”元峥问道。
  “文状元!”曹八提起文准两眼都发光,满脸膜拜,“圣上钦点到在京房。相榜眼嘛……”
  他嘿嘿一笑,“分到了河西房。”
  元峥听他提到相阔海时,语气和文准不太一样,假装不懂问道:“这两房,哪个好些?”
  曹八老鼠须一抖,“都好,都好!在京房掌行殿前步军司事,支移兵器,皇城司的事儿。
  “河西房掌行陕西路、麟、府、丰、岚、石、隰州、保德军吏卒,西界边防、蕃官的事儿。一个是京畿重地,一个是边防大关,都好!”
  他虽说下结论是都好,元峥却听出了差别,在京房所管辖的两个地方,殿前司和皇城司,实际权都握在唐侯手里,枢密院这边不过是配合着给整整兵器,算算兵丁、马匹做这些的虚活。
  而相阔海所在的河西房,却是掌着调兵遣将、布防行策的实实在在的大权。
  元峥心头冷笑,说话间到了北面房的院子,自在曹八带领下里里外外看了个遍,带着与各位同仁打了个招呼,回到自己所在的公房。
  公房不大,后头满满几排书架子,前头一张案桌,便是他的办公地。
  元峥四下看了一圈,在写着“北面防务”四字下头立定,见最末尾的一卷书册半掩,伸手取下来,
  “……着林九渊领五万兵马速速赴幽州,协同北路军解北蛮之围……”
  记载到此为止,后头再无下文。
  他轻轻掸了掸上头的灰,叹出一口气。
  曹八一直静静看他动作,忽开口道:“听说四爷去过幽州?”
  元峥把册子放回原处,“是。”
  “那北蛮,当真厉害?”曹八问。
  对于大梁人来说,林家军是葬送在北蛮手里。
  元峥忍不住冷笑,“论阴谋诡计、自掘坟墓,还是大梁厉害。”
  曹八神色有些怪异,“四爷,可曾见到林将军?”
  元峥垂眸,半晌方道:“不曾见。”
  曹八动动嘴,欲言又止,终还是没开口。
  到了晌午,曹八又过来了,领着他往膳房走,一面介绍:“午膳凭出入令牌领食,各级有各自的份例,可以在膳食厅里吃,也可以自个儿端回咱们房里吃,您要是忙起来没功夫过来,叫小的给您带回来也成。”
  元峥这会儿倒是感激他的话多,让他把这北面房和枢密院内里的运转了解得个七七八八。
  他在北面房的职务是主事,算里头级别最高的了,和他一样级别的还有三人。
  除了刘渭,他上头还有个头儿,是枢密院的三个副使之一,他以前也曾打过交道,叫马大未,是刘渭的亲信。他至今还没见到。
  枢密院地广人多,这样的膳房就有五个,元峥他们这个算是最大的,一进门,就见里头排着长队。
  有的认出元峥的,笑着打招呼,有的不认识的,也都好奇地打量着他。
  前头一人从队伍中伸手招呼他,“元四!”
  元峥一看,那列队中鹤立鸡群一样威风凛凛站着的,不是文准又是谁?
  元峥过去和他打招呼,文准探身过来低声道:“一会儿到后头廊下等我,有话跟你说。”
  元峥微愣,文准已顺着队伍往前走去。
  元峥领到自己的午膳,溜牛肉丸子,鸡茸茄丝,酥鱼段,外加三样小菜,份例还不错。
  他端着食盆撇下曹八,独自往后头走去。
  后头一道长廊,正对着几颗大榕树,榕树横展开的枝叶都覆在廊檐上,遮得廊下多三分阴凉。
  不过此值正午,地面的热气不断扑腾而上,此处除了文准,也没其他人。
  元峥走到文准身旁,“三爷有事?”
  文准面前放着盏精致食盒,想是特意从家里带来的,背着手看向元峥,“没事,但想找你一起闹事。”
 
 
第230章 看不惯
 
  元峥神色自若,也不问他什么事,自顾自开始端着盆吃。
  文准诧异地看他一眼,“你吃得下?”
  元峥挑挑眉,“为何吃不下?”
  “这些……”文准嫌弃地看一眼那菜,“牛肉太柴,鸡茸太碎,酥鱼太腥,没一样可入口的。”
  元峥耸肩一笑,也是,比起文府的菜肴来,这样的确实上不得台面,他大口吃着,咽下一口牛肉道:“你没饿过。”
  文准不以为然,“再饿也不吃。”
  元峥笑笑,饿不出两天,保证他会吃。
  他淡淡问:“三爷找我来做什么?”
  文准用手头的竹筷一下一下拨着那鸡茸,冷冷道:“你觉不觉得,这相阔海有些奇怪。”
  “嗯?”元峥停下筷子。
  “他这榜眼,来得蹊跷。”文准语气一贯的自信。
  “你说擂台赛?”元峥转头看向他。
  “不仅擂台赛。”文准蹙着眉:“那日在留仙园,我和萧衡比箭那次,他出来找茬后我就找人查过他。
  “此人警惕心很重,防范严密,很不好查,但平日里学术不算精很多人都知道,省试的笔试却拿到了中上的成绩,令人费解。擂台赛上的表现,更是奇怪。
  “这人确实是一身硬气功,但也没厉害到能独挑十几人不败的地步,更说不通的是,硬气功是最耗体力的,他却似乎没受影响。”
  他转头看着元峥,“你早发现问题了吧,所以最后只攻他丹田?”
  元峥微微一笑,“文三爷想说什么。”
  文准转过头去看着那大榕树枝桠,“我一开始就笃定自己会是状元,但没猜到榜眼会是他,我还以为是你。”
  元峥弯了弯嘴角,“三爷很自信。”
  文准昂着下巴,“若你自懂事起,便不曾遇到敌手,也会像我这么自信。难道四爷就没觉得,有人用作弊这样的手法来与我们竞争,很龌龊?”
  “三爷想如何?”元峥试探着问。文家,他需要掂量一番。
  文大老爷是个标准的商人,哪儿有利就往哪儿走,所以和崔更关系极好,与刘渭也不错。
  自忠亲王崛起,又逐渐和忠亲王走近,此次与忠亲王结亲,倒是说明了他最终也和梁湛一样,把宝押到了忠亲王身上。
  可越是这样的人家,越会小心,怎么会舍得让儿子站出来对付刘渭?
  这不是给刘渭树靶子吗?
  或者,是眼前这位文三爷自作主张?还是,是忠亲王的意思呢?
  元峥瞬间脑子里就已经转了一大圈。
  文准回答起来则没犹豫,“我想知道四爷都知道些什么,若能集齐证据,我便上呈给官家。”
  元峥暗叹,此人这般大胆直接、果断敢为的凌厉手法,倒是非常对他变法改制的胃口。
  他登时收起了踌躇,看向文准道:“三爷可知,对付他,便是对付他身后的人。”
  “知道。”文准说话和他眼神一般凌厉直接,“我就是不喜欢作弊的人,任谁都一样。”
  元峥嘴角露出笑意来,这小子的傲气,他很喜欢。
  “令尊知道你的想法吗?”
  “知道。”文准仍旧没有表情,“他不会阻止我,但也不会替我擦屁股。”
  元峥轻笑一声,这文大老爷倒是有意思,这是放文三爷出来捋刘渭虎须试探试探?”
  “所以四爷放心了吗?”文准也看穿了元峥的顾虑,脸上罕见地露出一丝笑意来,伸出一只手:“咱们先联手把作弊的给撂倒?”
  元峥坦然与他探手一握,“好。”
  文准收回手,立即掏出一方白手帕仔细擦了擦。
  元峥多看他一眼,见他手帕白似雪,一丝褶皱也无,擦拭完毕,又小心翼翼叠成豆腐块一样收起来。
  许是发觉了元峥的目光,文准淡淡解释,“习惯了,没有别的意思,和旁人接触后,手会生汗。”
  元峥笑笑,能得到文准的解释已是不容易,“无妨。”
  “哟!”忽听见一声惊喊,“还以为这榕树下头谁人在私会呢,没想到是你俩!”
  正是说曹操曹操到,相阔海笑着从长廊另一端走过来,身后还跟了两个人。
  相阔海走到文准身旁,探头往他食盒中看去,得意道:“怎么?文三爷没用膳?心情不好?”
  他这话颇有种胜利者的姿态,元峥立时敏锐地把握到,朝廷的风向变了!
  也许是他对忠亲王的那番话起了作用,至少从相阔海的反应来看,他所在的河西房如今是重中之重,且他在里头是要堪大用的!
  将受重用,无非是带兵。
  也就是说,朝廷极有可能接受了他对忠亲王的建议,一方面和东辽议和,一方面暗度陈仓攻西羌!
  刘渭把相阔海分到河西房,是定了让他统兵出征的意思!
  文准皱皱眉,不回答,迅速退开一步离相阔海远些,又掸掸衫脚,一副高冷的样子。
  元峥失笑,他现在总算明白了,文准并不是性子疏离。
  他不喜和人接触,只是怕脏。
  他浅笑接上话,“相兄看起来心情极好,莫非河西房有什么好事?”
  文准冷哼,“捡回一条胳膊,当然心情好。”
  相阔海横肉脸登时阴晴不定起来,对他来说,元峥那日不是给他台阶下,而是直接炫技,虽没要他胳膊,却狠狠刮下了他一层脸皮!
  他两手大肉拳头捏起来,瞪了元峥一眼,“河西路平安稳定,这便是好事,元四爷还是多操心操心你们北面的事儿吧。”
  说完带着后头两个跟班,横身穿过文准和元峥中间,威风凛凛往前走去。
  待他走远,文准冷冷道:“看到没有,示威呢!”
  元峥心头盘算得更远,此人骄横、无知,除了一身蛮力,恐怕最得刘渭看中的,就是会听话会拍马这一特质。
  让这样的人带兵打西羌,是浪费兵力马力财力!
  文准经过元峥身边,往回走去,“我先回了,明日再说,咱们先各自搜罗证据。”
  “你的食盒?”元峥喊住他。
  “那蛮牛碰过的,我不要了。”文准头也不回地离开。
  元峥摇摇头,低头看了看那食盒,红木雕玉瓶牡丹的,精美华贵,说不要就不要了,可惜。
  他叹息一声,端着自己的空食盆,绕过膳食房后头一片林子往北面房那边走。
  烈日当头,一路树影丛丛,只有知了拖着嗓子唱着,再无其他动静。
  忽林外传来一声孩童的喜声,“抓住它了!”
 
 
 
 
第231章 是人是鬼
 
  元峥听见动静,停下脚步往林外看去,那孩童正兴冲冲往里冲来。
  “殿下。”元峥看清来人,忙躬身行礼。
  来人正是永宁帝六子,年仅八岁的萧纮。
  永宁帝如今膝下就两个儿子,一个太子萧维,因当初极力鼓动永宁帝北上亲征,仍处于软禁中,还有一个就是这个萧纮了。
  萧纮年纪虽小,却是宫里出了名儿的难伺候,小小年纪便残暴任性,曾亲自用鞭子抽死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宫女,只因那宫女不小心放跑了他的蛐蛐儿。
  身边人挨打受骂更是家常便饭,宫人只要听说要去伺候这位爷,个个儿都能吓得连夜写好家书先给自己善后。
  “元四爷?”萧纮见过元四,对这位纨绔小爷还颇有好感,“你在这儿作甚?”
  忽想起来,自问自答:“哦,你如今在枢密院当差,什么时候再给我讲讲外头杂耍的好玩意儿。”
  萧纮兴致盎然。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