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你马甲掉了——水际
时间:2018-07-09 09:11:17

  梁湛回来时,她正好还在小绿天。
  “爹。”燕喃站起身见礼,欲离开。
  梁湛刚换常服,示意她坐下,回头吩咐丫鬟,“把茶端这儿来。”
  燕喃见梁湛有话和她说的模样,又重新坐了回去。
  梁湛照例先来到燕眉跟前看了看,握了握她的手,叹口气,坐到花窗前,又转头看向窗外。
  燕喃顺着他视线看去。
  这边花厅临湖,秋阳西斜,水波泛金,湖边是翠竹葱茏,对岸则是掩映在绿树里琼楼宝顶的长公主府,湖岸的秋月季仍开得姹紫嫣红,风光美不胜收。
  “在那一世,这样的地方,两年后全烧成灰了。”梁湛每每想到一世的凄惨,愈加珍惜这一世的荣华富贵。
  两年后……燕喃默默念着这个数字,刚好是她三年寿限的时候,也是说,若是不能扭转大梁王朝和原的命运,她会随着大梁一起消亡吧?
  “那宝藏应没在开封城吧?”燕喃忽然问。
  若是东辽得到宝藏后再打进来,说明宝藏再开封城外,更确切地说,应该在北地才最方便他们。
  梁湛缓缓摇头,“不知道。不过。”
  他转过头看向燕喃,有几分兴奋,“快要知道了。”
  燕喃知道他昨日去见了苗疆来的人,也有些激动,心跳“咚咚”直提到嗓子眼:“燕子令快集齐了吗?”
  梁湛目光闪动着光彩,湖面水波还要亮,“事到如今,也不必瞒你。咱们端王府的那块燕子令如今在忠亲王手,宫里还有三块,这四块,迟早到手。”
  他尽管遣散了人,仍是压低了声音,“而昨日苗疆来的那人,据他所说,手里有三块燕子令!”
  燕喃一算,七块,登时梁湛还激动,渊哥哥那儿还有两块,那他们只要拿到忠亲王和梁湛手里的燕子令,可以集齐了!
  不管那宝藏有没有传说那么神,但既然一世的东辽有了宝藏能轻松击垮大梁,这一世,这宝藏该也能助大梁扭转命运吧?
  “那……”燕喃试探着问,“还差两块怎么办?”
  “听说圣女有办法。”梁湛满怀期翼看着燕喃。
  燕喃内心呵呵,松一口气,那到时候能不能找到她一句话?
  反正她是冒牌圣女,到时候见机行事好了。
  “不过。”梁湛这才说出找燕喃的最终目的,“苗疆那人交出燕子令的条件,是证实你的圣女身份。”
  燕喃眨眨眼,“怎么证实?”
  “还记得那个蛇窟吗?”梁湛担心她害怕,郑重道:“你只需去里面精站一会儿,让那苗疆的人见见蛇王见你之后的反应行。你放心,我会把其他蛇都先关起来。”
  燕喃想到那个蛇窟,仍是头皮发麻,阴森森黑漆漆,满地蠕动的蛇,即使不碰看两眼都恶心得要命。
  “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证实我是圣女吗?”燕喃揪眉。
  “除非,读心术。”梁湛轻叹,“那老者是苗疆人,对他们来说,蛇王之礼是桑族圣女最确切的标志。”
  “老者?”燕喃有些意外,“苗疆来的是一个老人?”
  “对。”梁湛点点头,“为了让他更加信服,到时候你不用露面,蒙黑纱,装作聋哑,这样更符合圣女的特点,省得他疑神疑鬼,节外生枝。”
  燕喃明白梁湛的意思,他想尽快拿到那三块燕子令,可惜她这个圣女名不符实不好跟人解释,只要能装聋作哑地蒙混过关行。
  燕喃想想,怎么都要先拿到燕子令再说,点点头应下来。
  第二日一大早,唐侯夫人装扮妥当,进宫见皇后娘娘。
  皇后一见她亲热招呼赐座,打量她两眼道:“昨儿我从大佛寺回来路见着你,便想着让你来陪我好好说说闲话,这些日子看你也憔悴了。”
  她说着自个儿又狐疑起来,昨日她见到的唐侯夫人和今日面前这个唐侯夫人,简直判若两人嘛,昨儿跪在路边那个形容枯槁,面色憔悴,这会儿面前这人容光焕发,精神奕奕,怎么都不像有心事的模样。
  “不过你今儿气色还不错。”皇后娘娘说着,先坐回榻:“你们家唐依怎么样了?”
  “托娘娘的福!”唐侯夫人鼓着劲儿来的,知道她这会儿的表现和关乎唐依将来的幸福,又是紧张又是谨慎,小心将心思藏起来,面堆满笑:“娘娘懿旨一到,依依昨儿个遇到救星。”
  “哦?”皇后往前欠欠身子,“什么救星?”
  “您也知道,这些日子她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好,我们还只当是脾胃失了调,将养着快一月也不见效,昨儿个听人说贞庆道观有个姑子,能通鬼神驱邪祟,特别灵验!当初梁少宰府三娘子有次夜里惊了魂,也是那道姑给做法救回来的!”
  唐侯夫人越说越顺口,绘声绘色,“妾身昨儿个下晌带着小女去了贞庆道观,那道姑是真神,说小女是冲撞了贵人,在那道观内给烧了符做法。昨晚小女忽然恢复精神,晚膳吃也吃不少,夜里睡也睡得香,今儿一看跟忽然换了个人似的……”
  她天花乱坠说得神乎其神,皇后越听越心动,恨不能立即派人去打听打听那道观里的姑子去!
  一面听唐侯夫人说完,一面浅笑着连连点头,也松口气道:“这下可好了,官家可择日给你们唐府和东辽二王子赐婚了!”
  唐侯夫人面色一僵,差点咬到舌头。
 
 
第332章 道法灵验
 
  
  皇后一见唐侯夫人瞬间变了脸色,也隐约猜到几分,探着身笑道:“怎么?可是依依还不想嫁人?”
  唐侯夫人暗里直咬牙,挤出一丝笑来,“娘娘您也知道,她还小孩儿脾性,年岁也不大,自然是想还在妾身身边磨几年日子。”
  皇后也不傻,能听出来唐侯夫人对这婚事有几分勉强,笑了笑道:“你还当嫁去东辽是过茹毛饮血的日子么?”
  她笑着往后退靠在椅背,手里转着佛珠,宽慰道:“东辽地杰物丰,是个好地方!你看这次二王子进京师送来的东西,绢帛、药材、珠宝,样样都不原差!可不是什么蛮夷之地,吃马肉、喝生血的北蛮子不知好了几许。且二王子仪表堂堂,风度翩翩,你家唐依嫁过去,最起码是王妃,运气好些,将来是万人之的一国之后了!”
  唐侯夫人嘴角翘得快抽筋,心道这么好的归宿,你咋不把寿阳给嫁过去?
  再好也是异族,传闻还可兄弟共妻,不是蛮人是什么?
  面却只能强撑着,还得点头附和,“是!多谢娘娘和官家垂怜!”
  皇后懒得管唐侯夫人的想法,只管按照自己思路走着,拎了佛珠往手腕一搭,笑着道:“你若舍不得这闺女,不妨赶紧给你家二小子娶妻,早些抱孙子,含饴弄孙可是不错?”
  唐侯夫人笑得更加勉强,安阳县主虽身份尊贵,可她那招蜂引蝶的狂浪性子,她第一个看不。
  再说如今听说安阳一心向佛,这婚成不成还是个问题呢。
  唐侯夫人笑着回了句:“娘娘说的是,不过安阳县主如今是太后娘娘身边的心肝儿,将来定是太后给指人的,我们这样的人家,怕是配不。”
  皇后莞尔一笑,“我不是说安阳。”
  唐侯夫人一头雾水,笑得有些发闷,那是说谁?
  “安阳那丫头也是命苦,先是没了爹,如今又没了娘,想来是和佛祖有缘,特意布了劫难来渡她的。”皇后叹了口气,“不过凡事都讲究缘分,安阳和你家二小子无缘,你也不必强求。我倒是喜欢他为人刚正勇猛,又是你唐府嫡子……”
  唐侯夫人越听越纳闷,听皇后说喜欢,心里“咯噔”一声,还未来得及想太远,皇后已继续道:“不若我舍了寿阳和他作一对去,那咱们可真是亲戚了!”
  皇后笑眯眯,仿佛给唐家一颗大甜枣儿。
  唐侯夫人听在耳力,却不亚于晴天霹雳,把寿阳嫁给她家唐二?!
  皇后娘娘当他们唐家是什么?!
  她嘴唇哆哆嗦嗦,笑也笑不出来了,又不敢说出不满或反对的话,只好先起身伏地谢恩,手指紧扣着袖口半天方憋出一句:“娘娘也不必太过忧心,寿阳公主先将养着身体……”
  这好歹是让皇后娘娘想想,且不说寿阳有过婚约,这人还疯着呢!
  皇后何尝听不明白,笑容冷了三分,淡淡道:“这不正好你说那贞庆道观的姑子有用,寿阳也不是其他毛病,想来和唐依差不多,都是冲撞了不好的东西,明儿我着人请那姑子进宫来。怎么,我们萧家,配不你们唐家?”
  唐侯说白了不过全仗着官家奶兄的身份才有今日的地位富贵,要根子没根子,要底蕴没底蕴,寿阳堂堂公主,哪里配不唐家了?
  这可是抬举!
  唐侯夫人头叩地“咚咚”直响,从身份说,他们府娶个公主,那确实是抬举,可这公主……又疯又狠毒,当日她掐着梁三娘子脖子,她可是亲眼看见的啊!
  她心里憋屈,原先设计寿阳还有些不安,如今只想元四能快些想法子让寿阳嫁去东辽,颤着声道:“妾身不敢!妾身只是忧心公主病情,妾身二小子能得娘娘青睐,乃是祖积福!谢娘娘隆恩!”
  皇后这才正了笑容,松口气道:“明儿我先见见那道姑,回头再和官家说这事儿,你回府可先准备准备。”
  这头唐侯夫人刚走,皇后急急忙忙派人出去打听贞庆道观的道姑。
  没过午时打听的人回来了,说那道观里头的姑子确实有些本事,观灵签尤其出名,但那道姑极少露面,也极少给人做法,不图银子不图金子,只看有缘与否,是以一直不太为人所知。
  皇后大松一口气,急忙派了人去请,自个儿先去找寿阳。
  寿阳正在宫里练箭,自打她犯癔症以来,愈加喜欢摸弓习箭。箭术也是真正不错,一箭一靶心,张臂持弓,身姿昂扬。
  皇后止住了见礼的宫女,示意她们都退下,看着寿阳身影叹口气,寿阳不犯病的时候,看起来确实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可只要一提元四或者梁三娘子,她不正常了。
  “可用过午膳了?”皇后步下台阶。
  寿阳听见声音才发觉母亲来了,放下手弓箭,冷冷道:“娘这次又请了什么人来做法?”
  无论她说什么,是没人相信她梁燕喃和元峥是还魂回来的妖孽!
  皇后无奈道:“听唐侯夫人说,贞庆道观有个道姑做法特别灵,唐依前阵儿不也病倒了么,经她做法,立竿见影便好了。我的儿啊,你且试试吧!”
  “试啊。”寿阳坦然道:“我也想找个能做法的高人。”
  若是真有能捉鬼驱邪的人好了,让她去给梁燕喃贴贴符念念咒,让她永世不得超生!
  二人正说着,外头过来个小宦官,正是皇后派去道观请人的。
  “娘娘!”那小宦官捏着公鸭嗓细声细气道:“贞庆道观的道姑回话,说她做法离不了道观真君仙气,若想法术灵验,需得诚心去道观香不可。”
  皇后竖起眉,“区区一个姑子,还这般拿捏?”
  寿阳眼垂下动了动,去道观?似乎还不错。
  她看向皇后插嘴道:“母后,我愿意去道观试试。”
  皇后见她自己主动愿意去,大为宽慰,本还想强硬请那道姑进宫,寿阳自个儿去更好了。
  “明日吧。”寿阳又加了句。
  待皇后高高兴兴离开,寿阳叫了贴身宫女来,“前些日子邀我相见那人,你传个信儿出去。”
  她掂了掂手头的弓,冷冷道:“明日,我在贞庆道观等他。”
 
 
第333章 利用
 
  
  夜幕时分,开封城南一所宅院内挂起点燃的灯笼来。 
  这宅院从外看起来极普通,两盏红灯笼悠悠在夜风里飘摇,进了门,院却一排排高大汉子林立,岔腿背手而站,矗在廊下纹丝不动。
  厅内一口大铜锅,锅里冒着“汩汩”翻腾的奶白色汤汁儿,有香气随着热气蒸腾而起,满屋乱撩,飘到外头,廊下的大汉们也不由悄悄咽口水。
  金焕挑起一双足有小臂长的筷子,轻轻在汤汁儿里挑了挑,夹起薄薄一片白肉,挟汤带汁儿,先放到蘸料碗裹了裹,再笑着对身旁人道:“这兔肉可以吃了,尊请先尝尝。”
  他身旁那人正是白日里出现在大佛寺的尊。
  此时素衣已换成一袭湖蓝绣五色彩衣,头仍是满头珠翠,听金焕的话,只微微点头,并无动作。
  她身旁的连翘忙学着金焕的模样挑起汤里的雪白肉片蘸了汁儿,再夹到尊面前的碟的银勺里,喜滋滋道:“闻起来好吃。”
  尊手指的镶宝护甲摘了四支,只有小指还带着,颇为熟练地用仅剩的拇指和小指掂起银勺来,送进嘴里。
  “唔。”尊点点头,“兔肉这般做法也还不错。”
  “这是大梁人喜爱吃的拨霞供,将兔肉切成薄片,用酒、酱、胡椒腌制后,涮熟蘸料即可。”金焕笑着介绍,“如今是秋燥,特意用了骨汤和鸡汤熬制汤底,清爽一些,等到了冬季,可用牛骨汤,佐秦椒,更加鲜美。”
  这位尊虽和东辽人生活了几十年,但她的口味还和桑族人一样,喜食辣,尤爱兔肉,是以金焕才特意着人备了这道菜。
  “兔头留着了吧?”
  连翘又给尊银勺里夹了几片兔肉,尊一面掂勺一面问。
  “都留着呢。”连翘笑着回答,“我让徐婆婆给用秦椒腌好卤了,明儿能吃。”
  “我小时候,村子里每到秋季,男人们带着小孩到丘原抓野兔。”尊吃了片兔肉,一面回味一面放下银勺说道:“那会儿的野兔肉最为肥美,漫山都是兔洞,往两个口里塞进点燃的干草,再去不远处的另外一个口守着,一窝一窝的兔子往里钻。”
  “兔腿火烤,兔肋骨熬汤,兔头腌制成辣口。听村里的老人们说,那都是从苗疆带出来的做法。”尊说着微摇了摇头,“可惜我再没吃过那般鲜美的兔肉。”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