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用过了这会儿也必须没用过,何况李定宸的确是没吃饭就过来的,自是欣然答应。他让人给越罗送信,便跟着徐姑姑进了永和宫。
饭菜一端上来,李定宸就知道,这都是特意为自己准备的。大鱼大肉,根本不是江太后会喜欢的口味。
虽然江太后的神色仍旧淡淡的,母子二人谁也没有提起此前发生过的龃龉和李定宸这一阵每日过来徘徊的用心,但气氛却已经比从前见面时不知好了多少。
李定宸在心里暗叹还是皇后有办法,放下了一个包袱,一顿饭自然吃得十分香甜。江太后看他吃的高兴,自己都跟着多用了半碗饭,让身边伺候的宫人内侍笑得合不拢嘴。等饭后上茶时,还在察言观色之后,主动将此事说出来打趣。
李定宸立刻道,“母后平日里一个人用膳,也着实冷清了些。往后朕和皇后得了空,便过来陪母后用膳,如此也能吃得更香些。”
“不必,你媳妇如今怀着身子,你前朝的事情也忙,何必费这个事?”江太后矜持的道。
李定宸不赞同,“便是再忙,每日饭食总是要吃的,能费多少工夫?”他说着又笑起来,“皇后如今胃口好得很,镇日里都在琢磨吃食。母后单是看我吃饭就能多吃半碗,若是瞧见她吃东西的模样,只怕要多吃三碗。”
江太后神色微动,她对越罗这个儿媳妇本来就没什么意见,对金孙更是千盼万盼,听见李定宸说起这些,自然十分感兴趣。
还责怪他,“你懂什么?她这是一人吃两人补,胃口好才是好事。当初哀家怀你的时候,便是胃口不好,什么都吃不下,你生下来身子就不甚壮实,不知费了我多少心思。”
其实也不是什么都吃不下,只是害口,想吃的吃不到,送来的不想吃。她又只是个不甚得宠的妃子,入口的东西要谨慎,不敢总是去尚食局要。
哪比得上越罗如今,御膳房尚食局两套班子等着伺候,天材地宝山珍海味,只要她想吃,什么弄不来?
李定宸听她说到这个,脸上的神色也不由一顿,片刻后才低声道,“民间有句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儿子从前混账得很,让母后费心了。如今方知‘可怜天下父母心’。”
江太后眼眶一红,别过头去道,“现在又说这些做什么?你大了,有自己的主意,哀家往后也该放手了。”
这段时间李定宸的作为她都看在眼里,也不免反思自己从前对儿子的态度,思来想去,倒觉得孩子大了自己管得太多没什么意思。本来前朝的事她懂得就不多,见李定宸能处理妥当,也就渐渐放下了心。
又何苦为这个闹得母子不和,叫外人瞧见了,还以为她这太后要揽权。
这么一想,那点儿心气就淡了。
李定宸见状,立刻趁热打铁,“知道母后是一心为我们着想的,因此朕才有个不情之请——皇后年纪轻,没经过这种事,也不知轻重。朕的意思是想请母后照看着,只怕为此劳累了长辈,于心不安。”
江太后却不在意这个,“你媳妇若是愿意,往后哀家多往绿竹水榭去瞧她便是。”
“她怎么会不愿意?前儿才说自己什么都不懂,想有个长辈来指点呢。”李定宸一口将这事定了下来,高高兴兴的回了长安宫。
到跟越罗说起此事时,才陡然生出几分心虚,又对越罗道,“我听人说,民间那些婆婆跟儿媳之间总免不了有些矛盾。若母后那里说了什么你不高兴的,阿罗看我的面上别当场发作,回来告诉我,我去同母后说。”
“哪里就至于如此?”越罗失笑,“陛下放宽心吧,这些事我能理会得来。”
虽然跟婆婆太近了必然不可能太自在,但江太后又不是不讲道理的长辈,她对怎么跟她相处还是有些心得的。
第二日早朝,李定宸便宣布加封平顺侯江长茂为昌国公,其子嗣亦各有加封。
这道没头没尾的加封旨意,让满朝众臣在吃惊之外,都不免又开始犯嘀咕。皇帝突然加封母族,其中莫非有什么深意?
第66章 雄猜之主
“恩相,陛下突然下这么一封旨意,究竟是怎么个意思?”翰林学士陈渊跟在次相颜锦泉身后,一面抬手拂开挡在二人面前的花枝,口中一面问道。
二人此刻是在颜锦泉家中花园里。大概也只有在这里,陈渊能毫无后顾之忧的称一声“恩相”。
颜锦泉闻言,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继续往前漫步。陈渊也没有追问,跟在他身后,直到快走完了这段路,颜锦泉才反问他,“依你看呢?”
“都说永和宫那位精明强势,对陛下一向要求严苛,因而母子之间有些嫌隙,”陈渊沉吟着道,“如今看来,毕竟是亲生母子,哪有隔夜的仇?”
而江太后对王霄的态度,这么多年,朝堂上自然也看得分明。皇帝从前多次因为王相之事,与太后起了龃龉,如今母子和睦,却不知是谁会退一步?
陈渊心下转着这个问题,却不好明言。不过他既然站在了这里,颜锦泉倒也不至于听不懂这弦外之音。
眼看前面出现一座凉亭,颜锦泉快走几步,入了亭内坐下,擦了一把头上的汗,这才颇为感叹道,“咱们这位陛下,是个雄猜之主!如今看来,倒与世宗皇帝有几分肖似。”
陈渊闻言,面上也不由露出几分复杂的神色。世宗皇帝李长聿,没有人能够否认他是一代雄主,这样的君主,对臣子而言,好又不好。
好在他英明睿智,在位期间做了好几件大事,这样的君王正是所有读书人理想中的模样。不好的却是他过于霸道强势,容不下第二个声音,以至于满朝齐喑,至今回想起来,都仍是心惊胆战。
朝臣们怀念他,却又畏惧他。
听到颜锦泉这样评价李定宸,陈渊有些意外和惊讶。他早知道颜锦泉看好皇帝,却没想到他会这么有信心。
“陛下恩旨加封,只怕满朝都以为这是与西宫和好之意,都知道慈圣娘娘对王相看重,有她老人家支持,王相的位置短时间内必然很稳,只怕有许多人又要着急了。”颜锦泉道。
“难道不是?”陈渊问。
颜锦泉摇头,“据我看来,陛下此举,与当下的局势倒没有太大的关系。”
他看向陈渊,“去年陛下才加封了宁德伯越安,今年又晋封昌国公,你就没看出些什么?”
陈渊闻言不由一惊。当今陛下少年心性,冲动跳脱,这封旨意又来得突然,在所有人的想法中,必然都是心血来潮,自然不会回头去看他下过的其他旨意,彼此联系对照。
而被颜锦泉这么一提醒,他才意识到,皇帝的确年轻,冲动却未必。
本朝从前并没有外戚封爵之事,开国之初和世宗年间倒是封过几个,但都是以军功而非外戚的身份。所以上一次,加封越安的旨意,才会引来那么多的反对。结果皇帝用一个马球赛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引开,竟是办成了此事。
也是自那时起,从前在朝堂上只负责点头说“就依王相所言”的小皇帝,开始渐渐表露出自己的想法,也为颜锦泉等朝中重臣看在眼里,认为是个可以抓住的机会,不动声色的支持着他跟王霄打擂台。
如今看来,这固然是自己等人的打算,但小皇帝未必毫不知情。
平顺侯江长茂,乃是江太后的生父。当年小皇帝冲龄即位,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为了稳固朝政,以王霄为首的朝臣请封了两位太后的母族,多少也算在以功加封之中。但是如今晋为国公之爵,就是全凭圣眷了。
有意思的是,如今人人都在猜想这道旨意会带来什么影响,竟没有一个打算阻止的,局势与一年前相比,可是大不相同。
有一有二,难道以后不会有三?
陈渊捏着手指,斟酌道,“莫非陛下想将外戚加封定为成例?”
法度、规矩、仪制,这些都是人制定的。虽然都说要效“祖宗成法”,但又有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实际上每一个皇帝上台之后,多少都会在政策上留下一些属于自己的痕迹。即便软弱如宣宗,在位八年,也是做了不少事的。
这种事情,越是位高权重,接近皇权,也就越是看得清楚。所以这些重臣们并不会像普通臣子那样喊着“不合规矩”,除非是他们要利用规矩来打压谁。
因此对陈渊而言,皇帝要定下外戚封爵的规矩,倒也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民间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皇后人选定下之后,本就有封赠官职,如今皇帝看重,再加个爵位也没什么。反正只是没实权的散官勋职,无非是国库多出一份俸禄罢了。陈渊又不是户部尚书,自是不会在意。
令他在意的,却是这其中用心。
被恩师一提醒,陈渊立刻想到,去年皇后才入宫,陛下就有降恩越家之意,那如今中宫有喜,待得诞下麟儿,封赏自然更不会少。如今加封江氏,是为太后,却也未尝不是为之后铺路。
如果这个猜想是真的,那么陛下的心思,恐怕非常人所能揣度、左右。虽然只是后宫之事,但也足见皇帝的性子,果然如世宗皇帝一般,他要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到,谁也拦不住。最重要的是他知道运用手段,而非一味仗着身份蛮横。
这份心思用在朝政上,假日时日,谁还能压得住他?
以小见大,恩师说陛下乃雄猜之主,倒也十分恰当。
“学生受教。”想清楚了这一点之后,陈渊不由起身,对着颜锦泉长揖到地。有了这一番提醒,他自然该调整对待皇帝的态度了。这一步走得越早,形势对他就越有利。
既然调整好了态度,他也就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了。
陈渊回家之后,便连夜写了一封奏折,内容便是要求皇帝将外戚封爵之事列为定制,使后世晋封有据可依。
这封奏折引经据典、洋洋洒洒,即便已经按照李定宸的要求,没有写那些奉承之语,竟也接近万言,修改誊写完毕,天色已经不早了,一夜未睡的陈渊立刻精神抖擞的洗脸更衣,入宫早朝,顺便将自己的奏折递到了通政司。
经通政司,内阁,殿中省,等李定宸看到这封奏折时,已是第二日了。因为事涉天子私事,内阁并未就此票拟,李定宸从头到尾将奏折看完,便顺手搁在一边。
张德见那是留中不发的一摞,不由暗暗惊讶。他是知道奏折内容的,本以为陛下会让朝臣商议,不想竟是留中。
他是内侍,所站的位置和朝臣不同,只看一眼就知道这封奏折对皇后大有好处。正犹豫要不要劝一劝,便听得李定宸笑道,“这陈渊在翰林学士之中不显眼,倒是个妙人。”
张德到了嘴边的话就咽回去了。
陛下能记得这个人的名字,显然是对这封奏折十分满意。留中不发,涉及到的就是别的问题,劝也无用。不过这陈渊也算是简在帝心,往后但凡有机会,还怕不能往上走?
这个机会,来得比张德想的还要更快。
简行一因涉及宁王之乱被处置,吏部尚书的位置就空出来了。这几个月里,并没有任命新的吏部尚书,其中原因却是相当复杂。
这个位置十分紧要,朝中自是闻风而动,人人都想上位。如此一来,反倒有些争执不下。
何况简行一本来是王霄的人,他出了大岔子,王霄虽然没有受到影响,但却是要对这个位置避嫌了。对于一手掌控朝堂的首相而言,吏部的位置自是十分要紧,王霄自然也不希望别的人上去碍自己的事。
有他压着,加上竞争者彼此制衡,一时间便僵持住了。好在各部的结构,负责具体工作和吏部日常管理的其实是下面的两位侍郎,吏部尚书作为主官,只负责总理事务,就算一时空缺,也不会影响正常运转。
不过今年是大比之年,因赵太后薨逝之故,会试临时从二月推迟到五月,殿试就更是拖到了六月。科考之事虽然是礼部主官,但等进士们被遴选出来之后,授官之事就要经过吏部了。而且今年同时还是吏部三年一度评审考核各级官员的年份,过了九月,就该有地方官员陆续进京了,同样不可轻呼。
因此这一日早朝,李定宸便要求廷推吏部尚书,好应对接下来的各种事务。
对于李定宸在朝堂上逐渐掌控主动权,如今已经可以插手这些军国重事的变化,绝大多数朝臣接受良好。因此皇帝开了这个口,也没人觉得不对。
而李定宸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急性子,似乎是不想等这些朝臣回家去串联,因此当场便命内侍送上纸笔,让每个人写下自己中意的人选,进行不记名投票。而后当场唱票,工部尚书陶华票数最高。
虽然这票数相对于上朝官员人数而言很低,但既然是当场选出来的,自然无可更改。
票数第二的翰林院掌院学士李琦,则升为工部尚书。
李定宸当场宣布,虽然尚未明旨颁发,但所有人却都认可了这个结果。就算心里有什么想法,但早朝之时,也没有人会主动站出来。他们得回去商议一番,才能决定改怎么做。
而后李定宸又针对下面底层的官员,进行了一系列的调任。因为涉及到宁王之乱下台的那些人,人数又不少,所以陈渊混在这一群人之中,转任户部侍郎一职,也就显得半点都不惹人注目了。
第67章 武将计划
八月里,西北传来了这一年的第二个好消息。
王安率军与来犯戎戎人在固原镇一带相持数月,最终将之击溃,且大军乘胜追击数百里,深入草原,逼得戎戎人不得不举族远遁,往与大秦并不接壤的草原深处而去。
跟着王安同去西北的陈庆和楚不凡都是妙人,这两人领命引兵追击,没追上戎戎人,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居然就将军队在草原上驻扎了下来,然后——在原地修筑起了寨堡。
因为附近就有石头山,因此数千人就地取材,不过十几日的功夫,就筑成了三个能够守望互助的寨堡,坚壁高墙,就算戎戎人又跑回来,也完全可以以此为前哨战,与之对峙。
于是随捷报传来的,还有请求朝廷在此地增设寨堡,派遣军队和官员入驻的奏折。
李定宸本来就是不拘一格的性子,陈庆和楚不凡这种行事,非常对他的胃口,因此看到折子之后,只是哈哈大笑,回到园子里时,将之当成笑话说给越罗听。
但朝堂上的大臣们看到这份奏折,心情就复杂多了。
要说起来,这多少也算得上是开疆拓土之功,该是好事。但大秦本来就地大物博,他们占据的这片地方,水草并不算丰茂,原本就是戎戎与大秦之间默契留出的缓冲地带,秦人不会去开垦,戎戎人也不过来放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