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糯米水晶糕
时间:2018-08-19 08:04:07

  探春后来发现对方如水蛭一般,便不肯再掏钱了。赵家人原本还不知道探春的家底儿,是赵姨娘说话不当心,漏了出去,说花想容的铺子自己女儿有分红,这下子赵姨娘的老娘来得就更理直气壮了,口口声声就是她哥哥留下的孤儿寡母日子难过。
  因为此事,赵姨娘每两三个月就会和探春闹一回,想要从女儿身上榨一点钱出来,贾环原先毕竟住在前院,知之甚少。
  贾环点点头小声说:“你放心,大事小事,我肯定都去找二哥哥和大哥哥拿主意。”
  两姐弟言语间完全不提亲爹贾政,看来心里头也都是明白的——老爷不靠谱。
  从门口到花轿这一段路,探春心思千回百转。
  整个府邸是她童年和少女时期的全部记忆承载地,她出生在这里,这里有慈爱的老祖宗、有和蔼的长兄、有体贴的二哥哥、有从小到大一起相伴的姐妹……虽然还有从出生到出嫁,拢共也没说过几句话的老爷、并不怎么真心疼爱自己的太太、絮絮叨叨没主见总想着占便宜的姨娘……
  【可是这十多年来,这里就是,我的家啊。从今往后,却只能称为娘家了。】
  探春的愁绪在进入轿子中之后,门外笃笃笃三声响起之时就散去了,箭入轿辕,是风俗中的下马威。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自己就是孙门贾氏。
  …………………………
  孙云飞等着娶老婆等了好多年了,他自是相信总兵大人家的家教,而且先前年节来拜访的时候,当着长辈在的场面,也见过三姑娘几回,虽然没能说上几句话,但是孙云飞对未过门的妻子还是很满意的——只相貌这一点就让他很满意了,更不要提总兵大人说过,他妹妹还是读过一些书的人,书法尤其好。
  这一点,前几天荣国府的下人们去孙府铺妆之后,孙家庶出少爷的书房里头摆上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堆着各种名人法帖,博古架上又是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倒是把孙云飞这小子原先用来装门面而已的书房给填得满满当当。
  孙将军府的人也都被深深震惊了,当然,今日的宾客会再震惊一回。
  吹吹打打,终究是一场喜事。
  …………………………
  这样的场合,黛玉自是不好出现的,这也是因为风俗说新人身上的喜神和胎神是冲撞的。
  虽不能亲自送探春出门子叫黛玉有些失望,不过肚子里越来越频繁的胎动叫她无暇多惆怅了。
  要说探春出嫁,对荣国府谁的影响最大?
  不是别人,却是与探春相处时间最久的惜春了。
  她挠了挠两只白色京巴儿的下巴,一时对其中一只说:“三姐姐不要你了。”
  一时又低低地叹息了一句:“三姐姐也不要我了。”
  可把她身边的大丫鬟入画吓个半死,生怕姑娘下一句就脱口而出说既然日子这么没意思,还不如出家去。于是入画唯唯地建议:“姑娘要么去找大姐儿和巧姐儿?她们也最是喜欢羊毫和铅白的。”
  羊毫是探春给京巴儿取的名字,铅白是惜春取的。
  “不去。叫她们自来玩儿便是。”
  “姑娘……”你都懒洋洋地坐了一整天了……
  “行了,我知道了,总归女人就是逃不脱这一遭是不是?真是烦人!”
  “姑娘,你去哪儿?”
  “我去宝二嫂子那里,听说最近宝二哥又给她挂了不少好画,说是胎教来着?”
  …………………………
  惜春到了宝玉的院子,走进去就觉得里头不一样,院子里的每一个人都是精神万分紧张的样子。
  思及此,发呆了一天思维有些迟滞的惜春又觉得自己来得不凑巧:【要么干脆晚几天等林姐姐生完孩子再来……】
  然后在院子里晒太阳的黛玉就瞧见了惜春:“四妹妹来了?”
  惜春上前几步,连连阻止了黛玉要站起来的动作:“可别乱动了,我就是想来看看画儿的。”
  也就是惜春了,说话如此直白,叫一旁跟着的入画都觉得有些尴尬,立即替她家姑娘描补了几句。
  黛玉又不是第一天认识惜春,自宝玉开始往院子里挂画之后,惜春也来过两三回了,遂大肚子黛玉很随意地挥挥手:“挂在西厢房呢,你自去看吧。”
  惜春也不客气地就去了,茶水都不喝一杯。
  赤儿几个丫鬟面面相觑。
  入画继续尴尬着地跟上自家姑娘。
  黛玉倒是吩咐二月:“待会儿你给四姑娘送点点心去,她的性子,赏起画来,饭都不记得吃的。”
  这话说的,也主要是宝玉给黛玉找来的画真是精妙绝伦,同一般的写意、工笔都不同,更加注重线条和光影,只用炭条,却能画出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山水风景。
  犹记得这些画第一次带回来的时候,紫鹃几个都看呆了,倒是黛玉晓得:“这是西洋人的画技啊,从前在扬州的时候,爹爹也带我见过一些红胡子绿眼睛的洋人,他们就是用炭条画画的。”
  与四春的偏科不同,黛玉可以说是琴棋书画多方面发展的,对这样的画技也极感兴趣,但是肚子里还装着货呢,周围人看得严严实实的,就怕她耗费心神。只能每天去西厢房呆两刻钟便罢。
  惜春从前没见过这画法,第一次来的时候,听黛玉细细讲了一遍,回自己院子的时候,还带走了一套炭笔回去临摹,后来每一次来,都有更深的心得体会。
  今天惜春看着一副什么丘比特之类的图,入画是不好意思看,虽然是个小孩儿而已,不过光着小雀雀也怪羞人的。
  正当惜春在思索构图呢,就听得外头喧闹起来。
  惜春一皱眉,入画就开门去瞧瞧,这一瞧,转身脸色发白地对惜春说:“姑娘,宝二奶奶,怕是要生了。”
 
 
第277章 
  作者有话要说:  不卖关子,是儿子,等下就生了。
  前头八十几章有个bug,贾芽不是李纨儿子,贾芽……是男主儿子,不过这回这个臭小子不叫假牙。希望你们还有印象,这回这个叫贾萌。红包已发,么么哒。
  请看以下贾府小辈关系(不是考据,是我大纲里头安排的,不是原著考据来的)
  1.贾环比宝玉小3岁,
  2.贾兰(李纨长子)比宝玉小5岁,贾苒(李纨次子)比宝玉小9岁
  3.贾环大贾兰2岁,比宝玉小3岁。
  4.贾珠大贾宝玉14岁。
  5.王熙凤比宝玉大7岁
  6.贾琏比宝玉大8岁
  7.元春比宝玉大9岁
  8,贾芸比宝玉大5岁
  9贾迎春比宝玉大4岁
  10贾探春比宝玉小1岁,贾惜春比宝玉小四岁
  11甄英莲比宝玉大2岁
  12.黛玉比宝玉小一岁
  13.史湘云比宝玉小两岁
  14.宝钗比宝玉大两岁,薛蟠比宝玉大四岁
  15.刘姥姥外孙板儿,比宝玉小8岁
  16.王氏比宝玉大31岁
  17.大姐儿,李纨长女,比宝玉小十二
  18.巧姐儿,王熙凤长女,比宝玉小十二
  19.贾茗,李纨三子,比宝玉小十四
  20.贾芃,王熙凤长子,比宝玉小十四
  21.贾蓬,王熙凤次子,比宝玉小十七
  22.留哥儿,孙绍祖儿子,比宝玉小十八,四月生的
  23.十六大儿子,水旭,亮亮,比宝玉小十六
  惜春一皱眉, 入画就开门去瞧瞧, 这一瞧, 转身脸色发白地对惜春说:“姑娘,宝二奶奶,怕是要生了。”
  入画这么一说, 惜春便呵斥了一句:“你摆出这副大祸临头的样子干什么?二哥哥院子里的人自然会叫稳婆、叫大夫的。没得你在这儿添乱。”
  “那咱们?”【还看画会不会不太好啊?】入画如是觉得。
  惜春才得了几分灵感,很是不舍,不过转念一想:【林姐姐这次生产之后, 想来暂时也用不上这些画了, 倒是可以让自己借走一观!】
  于是她又高兴起来转头说:“咱们就别在这儿添乱了, 去老祖宗院子报个信, 顺便替宝二嫂嫂念念经吧。”
  入画真想念阿弥陀佛了,幸好姑娘没在这时候说什么不合时宜的诸如“她自生她的孩子,同我看画有什么关系”之类戳心窝子话来。
  待惜春到了荣庆堂的时候,老祖宗那儿自有脚程快的婆子来知会过了, 现在老祖宗正带着丫鬟们七手八脚地收拾老参、灵芝这些大补药材往东边赶呢。
  贾母见惜春了,也只是匆匆问了一句, 得知惜春要替黛玉念念经,贾母拍了拍四丫头的手背:“你是个有心的。”
  惜春面色如常, 并未有不好意思,目送老祖宗等人一窝蜂地往东边去,就自往礼佛的小佛堂走去了。
  倒是叫剩下那些贾母院子里的人生出几分别样心思:这三姑娘一出嫁,四姑娘可就越发显出挑了。从前,可没这么会做人, 也没得老祖宗特意褒奖呢!看来日后对四姑娘,也不可因为对方不是荣国府的姑娘而怠慢了去。
  不过这些也是日后的事了,现如今,有眼睛的人都知道,老祖宗一颗心可是扑在宝二奶奶身上的,荣庆堂的软轿立马就来了,抬着老祖宗往宝二爷院子去。
  当贾母到的时候,王氏、李纨、王熙凤都已经在了,紧随贾母之后的是同样住在西边的邢氏。
  要么说宝二爷院子里的人规矩是最好的呢,在钱嬷嬷和王嬷嬷两位井井有条的安排之下,就连最快赶来的李纨都觉得自己无用武之地:
  产房是早早就准备好的,每天都换干净的被褥,现在更是铺上上午刚煮开暴晒过的细棉布了;
  热水是十二个时辰不间断有的,现在只需要把灶头烧的旺一点,多烧点水就是了;
  产婆在的、奶嬷嬷在的、就连外院的冯大夫,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了;
  院子里的丫鬟婆子有条不紊地,该端水端水、该送纱布的送纱布、甚至三月还能站出来招呼老太太等人坐下。
  看在李纨眼里,她只觉得自己往日是小看了黛玉这个妯娌,原来对方不声不响不爱沾琐事,却能够把自己院子整治得如此清净。
  李纨是到得最早的,故而几乎每一个人赶来之后,她都要站出来讲一遍黛玉如今的情况。
  【刚刚发动罢了,要真等生出来,还不知道需要几个时辰呢。】最迟赶来的邢氏被贾母瞟了一眼,有些心虚,但是很快又给自己找了借口,觉得是老祖宗偏心太过、关心则乱了。
  …………………………
  而一开始破了羊水就被几个力气大的丫鬟婆子扶着进了产房的黛玉起初还有些发懵呢,只是腿上一湿而已,这就是要生了么?
  怀胎十月,肚子里的孩子就是她身体的一部分,再加上小时后吃过大保丹、青春期的时候吃过固阴丹,黛玉的身体素质实则是不错的,整个孕期都几乎没有被孩子折腾。
  因此,黛玉对于生孩子的痛苦,实在是缺乏了体会和心理准备。当阵痛开始的时候,她忍不住就呻/吟出了声儿。
  这产婆,手里接生过的婴儿不说五百,也有两三百个了,对此是见怪不怪,笑眯眯地对黛玉说:“二奶奶且先留点力气,现在就喊了,待会儿宫口开了,可要没力气了。”
  这听在黛玉耳朵里,无意识一个惊雷:已经这么痛了,还不许我喊?还说待会儿会更痛?
  喊是不敢喊了,不过水做的小娘子眼眶一红,骨碌碌滚出几大滴泪水,比那些直接大声嚷嚷要死要活的粗鄙产妇又美了百倍。
  产婆在心里咂摸了一下:【怪道这府里的二爷真心疼二奶奶呢,这样玉做的人儿,要我我也心疼。】
  既收了荣国府丰厚的钱财,又得过宝二爷许诺接生之后有赏,还因为黛玉这样的相貌,最是叫人心疼,稳婆便在她接生生涯中,头一次温声细语地对产妇说:“二奶奶也莫要慌,这痛啊,是一阵一阵的,咱们待会儿吃点东西,这样才更有力气,老婆子摸过了,小公子秀气,二奶奶在生他的时候必不是吃什么苦头的。”
  果然,稳婆才说完,黛玉觉得方才腹中那一阵抽痛就缓解了许多,一月连忙给二奶奶擦汗,钱嬷嬷则吩咐紫鹃:“去叫小厨房做点好克化的东西来。银耳粥是不是还炖着呢?”
  谁料黛玉却细声细气地说了一句:“钱嬷嬷,我现在想吃点咸口的。”
  于是钱嬷嬷立即改了口:“吊着的老母鸡汤还有的,下一碗鸡汤面,把油撇干净点儿。”
  一旁的王嬷嬷想搭把手来着,可是哪儿哪儿都轮不到她插手,于是她只能耷拉着眼皮,站在钱嬷嬷身边。
  稳婆点点头:“哎,有想吃的就对了,吃饱了,才好使力气!”
  …………………………
  产房外头,当黛玉第一声呼痛声响起的时候,守着的贾母当即心肝儿都颤了。
  说起来,贾母自己生了仨,下头儿媳妇、孙媳妇生的就更多了,没有哪一次,比得上今天叫这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家焦心了——即便是当年亲女儿贾敏远在江苏生孩子,最后送了个信儿回来,毕竟也不是当场经历的,贾母只是事前事后替女儿担心了几分罢了。
  “玉儿?玉儿?”老祖宗叫鸳鸯和琥珀扶着,从椅子上站起来,往前走了几步,想要听清楚心肝宝贝到底如何了。
  然后就见紫鹃脚步匆匆地出来,吩咐外头候着的四月去小厨房要一碗鸡汤面来,这才转头对贾母说:“老祖宗放心,我们奶奶情况挺好的,就是想吃点汤面。”
  “是,是,是该吃点,不吃饱了没力气。”贾母连连点头,然后对鸳鸯说:“参呢?把我准备好的老参片带来了么?”贾母的老参都是宝玉给的,老人家哪里不知道呢,这好东西宝玉自然是还有的,只是终究心神有些慌乱,一时间想不起这一茬了。
  一旁的冯大夫看不下去了:【宝二奶奶虽然看着瘦弱了点,可是身子骨却不虚,这才刚刚发动,哪里就需要用老参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