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了一眼天色,上了候在门口的一顶软轿,朝中京中最大的青楼凝香楼而去。
凝香楼里,仿佛不受外面的影响,依然是纸醉金迷丝竹声声。歌妓舞姬们轻言细语、玉臂朱唇,勾勒出一个令人沉醉的温柔乡。
在这里,涝灾、难民、酷热、米价,这一切的烦恼都不复存在。这段日子,凝香楼的生意,比平日还要好上了不少。
尤其是今日,在后院中,还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一位,原本无论如何,都不该出现在这里的客人。
☆、第六百三十二章 后怕
凝香楼的后院,花木扶疏、虫鸣唧唧。
拳头大的灯笼点缀在道路两旁,及隐约传来的丝竹之声,使院子显得越发幽静。
往来的客人,或衣冠楚楚、或温文尔雅、或贵气逼人。陪伴着他们的,是楼里的红牌姑娘。她们的妆容精致,谈吐有度。
就连伺候着的下人,也都进退有据。
这里,不见丝毫喧嚣,一点都不像是一家青楼。
而其中一座院子里,更加安静。门口处守着的两个人,看上去毫不起眼,眼里闪着的精光却昭告着他们都是身手高明之人。
而这样的人,绝非区区一个青楼能使唤得动。
洪自良进了凝香楼,在大厅里喝了好几盅花酒。
他原本是这里的熟客,风月场中认得的人着实不少。一番谈笑应酬之后,便借醉尿遁出了大厅。
“洪公子,我家主子等候多时了。”
他笑了笑,跟着来人拐去后院。走过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小径,到了这个安静的院子门口。
守着的两人见了引路之人,才侧开身子让开一条道路,请洪自良进去。
“郡主,您要见我,何须费如此大功夫?”洪自良笑着作了揖:“只要您吩咐一声,在下立刻前往王府。”
一身男装的卫亦馨转过头,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我这番功夫,原也是为了你好。”
洪自良摊了摊手,道:“郡主一番苦心,在下领教了。这个地方,在下是常来常往惯了的,对郡主您却多有不便。”
“哦?”卫亦馨摇了摇手中折扇,勾唇笑道:“你这是在担心本郡主吗?”
她这一笑,秋波微转之间,风流蕴藉。小巧的嘴角微微翘起,红唇微张,欲引人一亲丰泽。这番诱人的风情,出现在她这样年纪的面孔之上,越发有一种矛盾的吸引力。
洪自良自忖也是花丛老手,见到这样的卫亦馨,也不由得口干舌燥起来。
然而,对方是尊贵的皇家郡主,他只能将脑中的念头强行按下,道:“这等鱼龙混杂之地,在下担心对郡主不利。”
将他的窘态看在眼里,卫亦馨轻笑一声,道:“坐下说话。”
说罢,她腰肢轻摆,用古礼跪坐在几案后面。光滑的丝缎,勾勒出她丰润的臀部曲线,以及不盈一握的腰肢,让洪自良狠狠地咽下一口唾液。
一名侍女上前,替两人煮茶。
茶香袅袅,弥漫在室内。透过蒸腾而起的白气,卫亦馨的面容模糊了年纪,似水似媚似妖,散发着无声的诱惑。
室内,只有茶水被煮得沸腾的声音。洪自良只觉得,自己的心,也跟着这茶水一起沸腾起来。在进屋之前,他打好的所有腹稿,都已经统统忘记。
“洪公子,”卫亦馨的声音,好似从梦的另一端飘来,只听她道:“我知道,你手底下有一批粮食,就藏在南郊的仓库里。”
这批粮食,原本是洪自良的秘密。
他父亲作为司农寺卿,掌管着天下粮仓,府中的吃穿用度却不及其他三品大员。在这一点上,洪自良一直都暗暗不满。
今年这场雨,京中的米价一直被户部控制着,其他地方则不然,米价飞涨。
看着这大把赚银子的时机,洪自良早就心动不已。而洪府,早就有粮商打着主意。洪大人那里他们说不通,便把脑筋动到了洪自良的身上。
而这批数额庞大的粮食,便是洪自良利用身份之便,伙同粮商偷偷从通仓里换出,藏在南郊仓库之中。
就等时机一到,运到米价最高的地方,卖个好价钱。
这件事,是洪自良偷偷做下。非但他父亲不知道,他连自己的妻妾都没有漏丝毫口风。
陡然被卫亦馨道出,按说,他应该惊得跳起来才对。然而此刻,他竟丝毫没有惊诧之意,就好像卫亦馨所说的,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家常。
他点了点头,承认道:“郡主说得是。”
“这批粮食,洪公子作何打算?”卫亦馨问道。
“自然是买低卖高。”洪自良说出心头的打算。
“赚点银子花花,乃人之常情。”卫亦馨轻笑道:“不过,我这里有更能赚得更多的法子,洪公子想不想听听?”
“愿闻其详。”
约莫半个时辰后,洪自良才从屋中走出来,满脸迷醉的神色。
引他来的人候在一侧,见他出来,上前施礼后引着他往外走去。一切,都显得那样安静。
走出了院门,被和着热气的夜风一吹,洪自良才猛然惊醒过来。
他的头脑中,闪过方才他和端成郡主的对话,在这样热的夏夜里,激得他的后背都起了一层白毛冷汗。
刚刚,都发生了什么?
洪自良极为后怕的想道:自己,怎么就那般没有戒心的,把所有的事情,都对端成郡主和盘托出了?
这下好了,他只能按对方的要求去做。否则,一旦被揭穿,就算是父亲也救不了他。
可是,自己到底是哪里做得不够严密,竟然被端成郡主知道了风声?
回想起方才如同幻梦一般的经历,洪自良越想,越觉得端成郡主是个厉害人物。
他今日来,原本是抱着敷衍的态度,并没有将这名年纪幼小的郡主放在眼里。可事实证明,自己错得离谱。
这位端成郡主的手段,不是一般的厉害。
洪自良一番云里雾里不明所以,却只好按照卫亦馨的要求去做。
但其实,他藏了粮食在南郊一事,确实做得极其隐蔽。若非卫亦馨重活一世,也不能提前知道。
而卫亦馨知道的事情,方锦书自然知晓。
卫亦馨没有放松对方家的警惕,方锦书对她更是处处提防。
方锦书知道,她对着卫亦馨最大的优势,便在于她在暗,而卫亦馨在明。
不论卫亦馨为何不记得方家所发生的事,这是她唯一能抓住的优势,绝不能错过。
熟知对方行事手段的方锦书,将夜尘安排在齐王府外,以卫亦馨察觉不到的方式,盯着她的一举一动。
卫亦馨男装出行,并不能瞒过夜尘的眼睛。
所以,到了第二日,方锦书便知道了卫亦馨与洪自良在凝香楼见面之事。
☆、第六百三十三章 不行!
听完杨柳的回话,方锦书看着外面被晒得无精打采的树叶,沉思起来。
洪自良这个名字她已经许久未曾听见了,卫亦馨打他的主意,不用说,一定是因为他手上的那批粮食。
算算时间,再过不久太子就即将奔赴棣州,奉旨救灾。
这是关景焕替太子争取到的一次机会,抑或是说,庆隆帝并不愿废掉太子,而特别给予的一次机会。
想到庆隆帝,方锦书在心头微微叹息。
这样一个铁血的帝王,偏偏也有内心柔软的一面。废太子妃姜氏,以及她留下的子女,一次又一次地,让庆隆帝打破自己的原则。
假若是齐王犯下这些错事,等着他的,只会是庆隆帝毫不留情的责罚。
而太子,犯下如此多的错,遭御史台在肖太后寿辰那日集体弹劾,竟然只是禁足罚俸而已。若不是昭阳公主舍身设局,齐王连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都换不到。
也许,是因为迁阳王谋反身死的原因,庆隆帝对废太子妃留下来的这最后一个儿子,分外爱惜?
不论如何,世界上的事,原本就没有公平可言。
方锦书拉回翻飞的思绪,将精力集中到眼下的事情中。
卫亦馨,这是打算利用这批粮食,加速太子失势的进程?抑或是想要从中牟利,替齐王巩固根基?
或许,还有别的可能性。
方锦书相信,卫亦馨这番掩人耳目地见洪自良,绝非小事。
沿着这条线索,她在心头反复思量,推翻了一个又一个的结论。到最后,剩下一个唯一的答案,让方锦书悚然一惊。
是了!
根据卫亦馨对齐王的态度,她不大可能是替齐王办事。何况,她一定知道,就算没有她的存在,齐王也能顺利登基。
所以,卫亦馨一定是在为她自己做准备。
而太子,不过是她的第一个目标而已。
她,究竟想干什么?!
方锦书只觉得浑身发凉,不知不觉间,双拳捏紧骨节发白。
不,不行!
就算不知道她的目的,在这个节骨眼上,自己决不允许有改变原有历史轨迹的事情发生。
太子奉旨赈灾,途中所出的岔子,不能在这个时候被戳穿。那,原本是在几年后,导致太子铤而走险的最后一根稻草。
方锦书这次沉思的时间很久,而杨柳则一直安静地等在一侧,连呼吸都很轻微。
她知道,姑娘不同于寻常的大家闺秀。
这几年来,她得了先生的教导,跟在方锦书身边做事,又在韩娘子跟前打着下手,委实开了不少眼界。
别说是其他官宦千金,就算是公侯之家的贵女,在闺阁中最常提起的话题,无非就是谁的绣活更好,谁得了宫中的褒奖,哪家的男儿更俊俏。
她们最大的烦恼,便是自己的亲事。
姑娘们,不会为家族操心,更不会在府外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班底人手。
可这些,姑娘统统都不放在心上。方锦书放在他们几人身上的心思,远超过对她自己的亲事。
杨柳有时在想,若姑娘稍微花些心思在她自己的身上,她的婚事,一定早就定下来了。
这听上去有些无稽,可她对方锦书就是有这样的盲目信任。
“杨柳。”终于,方锦书轻声唤她。
“是的,姑娘。”杨柳敛礼。
“两件事,”方锦书吩咐:“你让夜尘继续盯着端成郡主及洪自良的动静,找到南郊的粮仓所在。再让高楼去见一次权大人,我要见他一面。”
杨柳应下。
天气闷热,歇了午觉起来,方锦书只觉得薄薄的寝衣都被汗浸得湿透。
芳芷打了一盆温水进来替她擦洗身子,换上干净的家常衫子,才觉得干爽了一些。
“姑娘,大太太说了,从今儿起,冰要省着些用。”芳菲提着一个冰桶进门,将里面散发着丝丝凉气的冰夹出来,放在冰盆之内。
“知道了。”
方家不比得那些权贵之家,在自己府中建有冰窟可以随时取用。这些冰,都是专门采买回来,供府中的主子们使用。
冰的价格,自然是气候越热,就越贵,水涨船高。
这几年,方家也算有些家底,但毕竟比不得那些老牌世家。
往年正常用冰可以保证,今年的情况特殊,就只能在每日最热的时候提供了。
方锦书坐到妆台前,道:“挽个清爽的发髻就行。”天气炎热,她在家中不想妆容太过复杂。
芳芷应了,用黄杨木梳将她一头柔顺的长发梳理后挽起,再用一支紫竹簪子固定住。
正梳妆间,门外小丫鬟禀道:“姑娘,徐家遣人来求见姑娘。”
“请她去花厅候着。”
算算日子,关于食坊的股份,徐婉真那边也该有答复了。
既是要见客,再这么简单就有些不合适了。芳芷拿了一件冰罗纹纱罩衣给方锦书穿上,发髻上加了一柄玳瑁发梳作为装饰,为她戴上一对水滴状青玉耳环。
徐家遣出的人,方锦书是见过的,正是在徐婉真身边伺候的桑梓。
见她来了,桑梓忙屈膝见礼:“见过四姑娘。”
“快起来。”方锦书笑着走到镂空雕花玫瑰椅上坐下,问候道:“你们姑娘可好?”
“回四姑娘的话,我们姑娘安好。”桑梓呈上一封书信,芳菲上前接过,交到方锦书手上。
信中所言,果然是关于食坊入股一事。
徐婉真言辞恳切,讲明经过商议,徐家十分欢迎方锦书用宅子入股,作价两成。
这个作价,比方锦书预期的要高。
那座宅子虽然值钱,却不能马上使用。需根据食坊的具体使用,来做修整翻修,这其中所需花费的银钱不会少了去。
再说了,方锦书只是出了一座宅子而已,后续的经营还需要耗费心力。
她一个闺阁姑娘,显然并不合适出面,这一切还要仰仗徐家的经营。
“你们姑娘,还有什么话没有?”方锦书看完了信,问道。
“回四姑娘的话,我们姑娘说,食坊的名字初步定为百草味。”桑梓禀道:“让婢子问问四姑娘,可有不同意见?”
这个名字,是徐家已经商议后定下。
方锦书既然已经是食坊的股东,理应要征求她的同意才是。
☆、第六百三十四章 防疫方略
第634章
“好名字。”方锦书笑着将信纸放在案几上,道:“你们姑娘明儿可有空闲?我想约她过府一聚。”
这座食坊,在前世就叫“百草味”,她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
她需要靠近徐婉真,借助她的力量,但并非想要利用她。徐婉真的人生轨迹,她不会出手干涉。
此外,是她想要入股百草味,原本应她去徐家拜访才是。然而两家毕竟身份有别,为了不惹闲话,还是邀请徐婉真上门更为妥当。
“回四姑娘的话,”桑梓恭声道:“我们姑娘今儿去了安国公府上,还不知明日可有闲暇,还望四姑娘万勿介意。”
方锦书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徐婉真去安国公府见庄夫人,只会为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