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日常——坐酌泠泠水
时间:2019-01-14 10:34:39

  杜锦宁心里有些不耐烦了。她知道自己单独被留下,齐慕远和关嘉泽等人定然是不放心她的,他们一定会在外面等着她。
  既要人相信那张试卷是她自己做出来的,她也不打算藏拙。
  在脑子里搜索了一阵,她特意又等了一会儿,这才吟道:“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好诗啊,好诗。”赵良此人对学说倒不是特别热衷,他最喜欢诗词。一听杜锦宁这首词,他顿时拍案叫绝起来:“构思精巧,不露斧痕,好,好。”
  他以为会用“相思”这个题目难住杜锦宁。要知道诗词就是有感而发,直抒胸臆。你个小屁孩子,情窦都还没有初开,相哪门子的思?可没想到杜锦宁竟然会以天涯羁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这个角度来写。这诗词写得十分大气,带着几分沧桑,倒跟她的那首一脉相承。
  陆九渊终于从杜锦宁所说的那番理论中清醒了过来。听到这首词作,他也大声叫好起来,看向杜锦宁的眼神更加视若珍宝。
  眼前这孩子才十二岁,且才念了两三年书,就能有这样的才学。看他在自己这些人面前,竟然丝毫胆怯畏缩都没有,被自己质问诘难竟然也没有慌张,表情一派从容淡定,言语不急不徐,思维缜密,口齿清晰,而且那些理论能说得顺溜如此透彻,可见他是把这些东西都理解透了的,甚至成了他自己的东西了,陆九渊的爱才之心就抑制不住了。
  不管这理论是不是杜锦宁所提,只要杜锦宁愿意跟他们走,那他就一定把这孩子带回湘省去好好培养。
  他看向杜锦宁的眼神变得慈爱起来:“杜锦宁啊,我北山书院建立百年,有大儒数名,出过进士无数。我有意让你跟随我去北山书院读书,你意下如何?”
  杜锦宁对他的态度变化如此之快十分诧异,不过回答却丝毫不见迟疑:“多谢陆座师厚爱。只家父早逝,学生生下来便背负了克父之名,这些年来家母因护我而多受苛待,我念书后境况才好些。我不能为追求功名利禄而背井离乡,让母亲牵肠挂肚。学生只能辜负陆座师的好意了。”
  陆九渊犹不死心,游说道:“你可携母亲前往,我赠你小院一座,将你母亲安置在书院附近。你可住在家中,做学问时再行前往书院。”
  史修和彭士诚都不解地看了陆九渊一眼。
  如果杜锦宁是那个理论的创始人,那么给他这样的待遇,丝毫不为过。可他们还没证实这件事呢。万一那是关乐和的理论,杜锦宁只是传声筒,有什么必要这样招揽他呢?
  不过打量了杜锦宁几眼,两人也就明白了陆九渊的意思。
  这孩子不错,悉心培养一定能成为一个人才;再说要是这理论真是他提出来的呢?刚才他可是信誓旦旦说跟关乐和无关的。不管怎么样,有枣没枣先打一竿再说总没错。不过是暂时给一座小院给杜锦宁住,又不是送,这点钱财他们还不放在眼里。
  他们掂量着值不值得,可那边杜锦宁可完全没给他们掂量的机会,直接摇头拒绝:“家父葬于此,家母守志不远离。陆座师好意,学生心领。”
  “那你以后中了进士入仕怎么办?”陆九渊不赞成道,“你总不可能一辈子都守在这小地方吧?”
  杜锦宁笑笑:“陆座师,学生现在才刚刚取得秀才,离会试还远着呢。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没准到时候家母就想通了呢。”
  陆九渊一时语塞。
  让杜锦宁跟随他,这明明是他自己提出来的。要是杜锦宁一口答应,可能他对杜锦宁的感官就会马上差下来了。趋炎附势、轻易改换门庭的人,他是看不起的。可这会子杜锦宁拒绝得如此彻底,他又十分不甘了,想把杜锦宁收归旗下的**越发强烈。
  “你也不必一口拒绝。我相信一位母亲,为了孩子能做任何事。你没回去问过你母亲,又如何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呢?没准她就赞同你跟我去北山书院读书。”陆九渊干脆把话说得明白一些,“我是打算把你收为弟子。以后你的念书费用都由我来负责。老师是爱才,不愿你蜗居于此被耽误了。你回去好好跟你母亲商量商量。
  却不想他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杜锦宁仍然一丝口风都不松,拒绝的理由还越发的强大,态度更加坚决:“我当初处境艰难,快要活不下去了,是我老师把我从困境中解救出来,又是他收我做弟子,教我读书。我发过誓,这辈子只有关山长一个老师,再不会拜其他老师。所以陆座师的青睐,我只能说抱歉。对不住您了。”
  说着,她深深躹了一躬。
  望着她,陆九渊和赵良一时之间都没有说话。
  被这样拒绝,尴尬有之,但更多的是欣赏。
  不是谁都能拒绝眼前的利益,固守本心的。眼前这孩子却做到了。不管那些理论是不是杜锦宁的,至少眼前他是获得了屋里这些人的好感与欣赏。
  陆九渊点点头道:“没有关系。你能不忘关山长的恩情,十分难能可贵。你们山长真是慧眼如炬,收了个好弟子啊。”
  “陆座师谬赞。”杜锦宁惭愧道。
  “咱们即便做不成师生,也可以做个讨论学问的朋友。以后咱们可以通信,互相探讨学问。以你的才华,相信用不了几年就能中进士,到时候咱们就不是前后辈关系了。”陆九渊笑呵呵地道,说着起身,把自己的地址写给了杜锦宁。
  这时候有官方的驿站,是可以帮送信的,只不过送信的费用十分昂贵。
 
 
第422章 你牛
  杜锦宁拿着陆九渊给的地址,有些为难地道:“我还不知道将会去哪个书院念书,住处也没定下来。”
  一直没有出声的赵良插嘴道:“你想去哪个书院念书,我给你写封举荐信。”不过转念又失笑,“是我糊涂了。以你小三元的名头,没有哪个书院是不抢着要你的。”
  其实当初杜锦宁用母亲不能离开此地为由拒绝陆九渊时,他是想把杜锦宁推荐给自家老师祁元道的。后来杜锦宁又说除了关乐和再不拜别人为师,他才把这念头打消。现在说这个话,也不过是给杜锦宁卖个好。
  杜锦宁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天资与才学,如果不是天妒英才,出人头地也是早晚的事。而且他这样的容貌,这样的才情,这样的品行,很容易入那些皇亲贵胄的眼。他以后还不知道会爬到什么样的高度。早些跟他打好关系,总没错的。
  打了这个主意,他便站了起来,走到桌前写了两封信,走过来将未封口的信递给杜锦宁:“这是我的荐书,名字是空白的,书院名也是空白的。不管是你自己用,还是给别人用,都可以。到时候你只要把抬头和学子姓名填上去就可以了。”
  他是学政,这里没有哪个书院敢不买他的面子的。就算他推荐进去的是一坨垃圾,书院也得捏着鼻子收下。
  “多谢赵座师。”杜锦宁感激地道。
  她自己不用推荐,但许成源正需要。赵良这份礼物,也算是送到了她的心坎上了。
  见赵良送了礼物,陆九渊便有些赧然。说了半天,自己什么实惠都没给杜锦宁。不管怎么说,他都从杜锦宁那两篇文章中收获良多。既然杜锦宁不愿意跟随他去北山书院,那么眼下便得表示一下心意。
  他转头吩咐了下人一声,下人便出了屋子,急奔后院。陆九渊跟杜锦宁不过聊了几句话的功夫,他便急喘吁吁地跑回来了,递给了陆九渊一个小匣子。
  陆九渊将匣子打开看了一眼,然后合上递到杜锦宁面前:“我在学问上多得你那两篇文章的启发,却没本事像你赵座师那般送你好礼,这是我喜欢的一个砚台和两支墨条,还有我写的两本书,都送给你,留作纪念。”
  “君子不夺人之好,我怎么能收陆座师如此重礼?砚台和墨格陆座师还是留着自己用吧,我只收书就好。”杜锦宁赶紧推辞。
  陆九渊哪里肯收回?两人推拒了一番,最后在赵良的劝说下,杜锦宁收下了陆九渊的东西。
  陆九渊和赵良又对她说了几句勉励的话,这才让杜锦宁离开。
  杜锦宁走出贡院的门,轻舒了一口气。
  “杜锦宁,你出来了?”关嘉泽的声音传了过来。
  杜锦宁转头一看,便见关嘉泽、齐慕远、许成源、梁先宽四个人站在那里,显然是在等她。
  “你们怎么还不回去?”杜锦宁问道,心里暖暖的。这些人果然在等她。
  “还不是不放心你。”关嘉泽道,“你没事吧?”
  “没事。”杜锦宁摇摇头,“不过是考校我一番。”
  众人这才放下心来。
  梁先宽眼尖地看向杜锦宁手里拿的东西:“这是什么?”
  他们今天拜见座师,可是什么都没带。这会子杜锦宁手里却拎着两样东西。
  “呃,两位座师的礼物。”杜锦宁道。
  关嘉泽竖起了大拇指:“你牛。人家都是给座师送你。你倒好,让座师给你送礼。”
  众人看向杜锦宁的目光满满都是佩服。
  “对了,我刚看了你的文章了。你怎么写得出这样的文章来?”梁先宽问道。
  杜锦宁一愣,转头朝放榜的地方看去,便看到有一些人正围在那里,正对着墙上贴的纸张议论着什么。
  以前前三名的文章是在张榜之时就贴出来的。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有些自己文章写得不怎么样、甚至名落孙山的的人对着别人的文章却评头论足的挑出不少毛病来,反正不选他做案首、不取中他那就是评卷官有眼无珠。为此也掀起了不少口舌与风浪。
  后来为了避免这种无谓的麻烦,各省学政就有志一同地把试卷延后一日、在众考生拜见完座师之后再张贴。这时候那些落榜的考生已回去了,有意跑过来看试卷的人终是少数;而被取中的考生是不敢乱说话的,生怕惹恼了学政大人,把刚刚到手还没捂热的功名给丢了。
  如此一来,非议不公正的言论就少了许多了。
  第一是杜锦宁自己,第二是齐慕远,第三是周致。杜锦宁也没有多少兴趣过去凑热闹,没的惹得看文的那些学子问东问西。
  她白了梁先宽一眼:“说的好像你是第一次看我文章似的。行了,回去吧。”说着率先离开了贡院门口。
  齐慕远几步跟了上来,道:“你去收拾东西,搬到我那里去住。”
  见杜锦宁回头看过来,他又补充了一句:“我祖父今儿个一早就回漓水县了。”
  “哦。”杜锦宁倒没有意见。住在齐慕远那里确实方便,不光是环境好,生活方便,而且离新宅子也近,方便她查看检验新宅子的工程。
  关嘉泽嘟了嘟嘴,嚷道:“我也要去住。”
  “行,没问题。”齐慕远道,“院子多的是。梁先宽和许成源住进来都没问题。”
  “我就算了,家里有事要张罗。”梁先宽摇摇头。
  许成源向来是不愿意占人便宜的,张嘴正要拒绝,就听杜锦宁道:“大姐夫,你还是搬过去吧。这样我们去哪儿也方便,不用老派人来唤你。”
  许成源便不好再拒绝,只得答应下来。
  关嘉泽虽说要去京城,但如今天气太热,此时出发的话容易在路上中暑生病,所以他们启程的时间推迟到了九月初。也因此,院试完了他也没急着回县里去,而是打算跟着杜锦宁他们四处瞎逛。
  接下来许成源乘汪福来的骡车回县馆收拾东西,关嘉泽也如此,杜锦宁带着齐慕远和梁先宽回小院收拾东西,然后乘齐慕远的马车去了齐府。
  中午五人在齐府一起吃了顿饭。
 
 
第423章 去府学?
  饭罢,杜锦宁拿着姚书棋统计出来的房间和厅堂数量,跟着梁先宽一起去他家的家具作坊挑选家具。
  其实这年头的家具,基本上都是请木匠回家慢慢做的。但梁先宽还是令他家的家具作坊了些成品摆着,他手上还有自己画的一些家具的成品图,以供客户挑选。
  杜锦宁在他的作坊里逛了一圈,又翻了翻成品图册,她摸着下巴半晌没吱声。
  “怎么了?是不是不满意?”梁先宽问道。
  杜锦宁老实点:“你这家具,倒是结实耐用,但来来去去都是一个样,没什么要挑选的。等我回去琢磨琢磨,画几张图给你,你让木匠照着我画的图做。”
  梁先宽的眼睛顿时亮了:“那真太好了。”
  杜锦宁以前做的沙发,就让人眼前一亮;如今她设计的园子,更让梁先宽挪不开眼。他都已经决定好了要让杜锦宁给他设计一个园子。现在杜锦宁说要设计家具,自然让梁先宽万分期待。
  关嘉泽在一旁听了,忍不住伸手敲了敲杜锦宁的脑袋:“我说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别人造了几辈子园子,做了几辈子家具,都没想出什么来。你倒好,一出一出的没完没了。”
  “可不是。我家就是做这行当的,几辈子了。现在看看你,再看看我,唉,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梁先宽点点头,感触唯有比关嘉泽更盛。
  “哈,那没办法。谁叫我聪明呢。”杜锦宁骄傲地昂起了头,样子很是臭屁。
  “我怎么有种想揍人的冲动呢。”关嘉泽看她那样子,只觉得手痒痒。
  许成源忍不住笑了起来。
  以前接触得少,现在他才发现,这群人在一起实在太好玩了。
  一群人从家具作坊回来,就看到关家管家、梁家管家,齐家管家,以及杜家管家姚书棋正坐在偏厅里开会,听得他们回来,四人齐齐跑出来给大家行礼。
  大家无语;“你们怎么凑一块儿了?”
  齐家管家忠伯作代表回道:“我们把书院的情况打听了一遍,现在想跟各位少爷禀报一下。”
  “去客厅说。”齐慕远道,率先进了厅堂。
  忠伯是上次跟着齐伯昆一起来的,齐伯昆走后他也没走,而是直接留在了此处。除他之外,还有好几个下人都留了下来。此时大家一坐下,下人们就迅速进来上了茶和点心,再悄没声息地退了出去,显示了良好的家风。
  忠伯这才开口:“府学有教授一名,训导三名,先生十二名。先生中有有名的大儒和学者五名,有的擅文,有的擅诗词,都是大家;另有七名也是琴、棋、书、画等各个领域的翘楚,在府城里都是有一定声望的。他们平时会在府学里开课,依据报名的学子及其他课程的时间统一安排授课节数与时间。同时书院每隔半个月都会有一场讲座,或是自家书院的教授、先生举办,或是请外面的学者来作讲。学政大人也会每半年来做讲座一次。并且书院还会每隔一段时间跟其他书院的学子举办辩论活动。”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