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里,霍江紧绷的嘴角露出一抹微笑,这让他的整个人也有了光彩。
她就是这样粗心大意,那时他对她这样很是反感,觉得女子不应这样,女子就应是像那个人一样……
他叹了口气。
当年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让她主动提出退亲,得知这门亲事已经退了,他立刻觉得自己身轻如燕,他以为从此以后,他就能正大光明去向那个人提亲了。
可是没有想到,父亲虽然没有不舍这门亲事,却也不同意那个人进门,并且为了彻底打消这个念头,一个月后就替他求娶了他后来的妻子。
那时的他非常伤心,他不住地骂她,若不是有她的存在,也不会把那个人的身世衬托得如此不堪,父亲又怎会对他的话,连听都不肯听,便一意孤行地去为他求娶别人。
第三一一章 旧时王谢堂前燕
霍家是陇西大族,可惜开国初年的那场瘟疫伤了元气,后来屡经战乱,迁到保定府后嫡房也只余下两房人。
父亲霍圭一心想要重振霍家,求娶了焦家女子为妻。焦家祖上有琅琊王氏的血统,虽然那已是几百年前的事了,但是焦家子弟中却的确出了很多人才。前朝时,焦家不但出了两位状元两位榜眼,而且其中一位还是百年难遇的连中三元。即使到了本朝,焦家虽然无人出仕,但是还是出了两位书画名家。
霍圭不但求娶到焦家女儿,堂弟霍青也娶了焦家的表亲区氏。
焦氏和区氏嫁进霍家后,不但把后宅管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动用娘家的关系,为各自的夫君请了名师指导,不过三年,霍圭和霍青便双双考取了功名。虽然出仕后官职不高,但是对于早已没落的霍家而言,无疑是看到了希望。
后来焦氏又为霍圭生下两男一女,霍江和霍海均是五岁启蒙,聪颖过人,小小年纪便受到师长瞩目,不但如此,他们相貌清秀,言谈举止也从骨子里透出清贵,比起那些名门世家的子弟还要出挑。
虽然焦氏早逝,但是霍圭却终于明白了,若要振兴霍家,便一定要高娶。
这和一般人家的低娶高嫁是不同的。
那年霍江出门游历,在关外时无意中与那家人相识,并受到那家人的赏识。
他回到家里,向父亲说起这件事,霍圭大吃一惊,他万万没有想到,那家人竟然还有后人留在世上!
前朝时,霍圭的岳家焦家曾与陕西谢氏三度联姻,两家人是走得很近的亲戚,到了本朝,焦家虽然和谢家早就断了关系,但是关于谢家的往事,焦家代代相传,焦氏嫁给霍圭后,夫妻之间也时常谈起当年的谢家。
谢氏一族出自陈郡阳夏,也就是后来的河南,在昔日的世家望族之中,唯有陈郡谢家能于琅琊王氏比肩。
与以文采风|流著称于世的王家不同,谢家却是以能征善战兴家的,祖先中出过几位覆手翻云的人物,虽然子孙中也有文坛大家,但是提起谢氏一族,后世还是要赞一句用兵如神。
而几百年后,陕西谢氏也依然以能兵善战立足仕林。前朝重门第,开国皇帝出身草莽,皇后也只是农家女,不但江南的书香世家看不起皇室,就连京城的名门望族也不肯与宗室联姻。皇帝的几个侄儿娶的便都是三流世家的女子。
这倒也罢了,朝廷开了金科,两榜进士中大多都是寒门学子、商户子弟,即使有出身世家的,也大多都是得不到家族荫护的庶子和旁支。
不能得到世家的支持,新朝的各项政举难以实施,无奈之下,皇帝放下身架,亲自向谢家提亲,为太子求娶谢氏女。
之后,谢家女儿做了太子妃,并让家族子弟出仕,谢家也受封定西侯,其他世家见了,也放低姿态,世家子弟纷纷出仕,朝中人才济济,上行下效,律令贯通,百废待兴的新朝迎来了欣欣向荣的局面。
皇帝驾崩后,几位皇子蠢蠢欲动,也是谢家力挽狂澜,帮助太子顺利继位。
其后的每一代,皇室都与谢家联姻,宗室与谢家血脉相连,而谢家也逐渐成了一方门阀,也成了皇帝的眼中钉。
哀帝继位后,宠幸一名叫柳汀子的道士,这道士夜观天象,看到有帝星出西北,哀帝大惊,先是派定西侯世子谢衍率五万大军到贵州平定苗乱,接着,便佯装生病,以有人谋朝为名,密诏定西侯谢振进京勤王。
谢振进京后便被扣上谋反的罪名秘密处死,哀帝秘而不宣,又下圣旨令谢家在陕西的余部速往辽东和宣府剿匪,想要就此分散谢家兵力。
可是哀帝万万没有想到,谢家已经起了疑心,一边假装出兵,一边派人去京城探听消息,并且还派人去贵州找世子谢衍。
结果,谢家派出去的人刚刚离开陕西,便传来世子谢衍战死的噩耗。这消息一传来,谢大娘子第一个不肯相信。
谢振只有一子一女,女儿谢歆当时只有十四五岁,还是个小姑娘。
也就是这个小姑娘,在得到父兄确实是被谋害而死的消息后,请来族中叔伯,宣布她要为父兄报仇,起兵造反!
有一位堂叔闻言破口大骂,骂她大逆不道,甘做乱臣贼子,给谢家祖宗抹黑。
谁也没有想到,谢歆一言不发,默默走到这位堂叔面前,众人还以为她要跪下挨训,却没有想到,她忽然从衣袖里抽出一柄短剑,一剑插入堂叔的胸膛。
这一切来得太快了,快到没有人出手阻拦。
待到众人缓过神来时,却发现原本在一旁服侍的丫鬟们,全都亮出了利刃。
大厅外面更是早就被团团包围,谢歆一声令下,十几位追随她父兄多年的将军大步走进来,告诉谢家的叔伯们,他们愿意跟随谢歆杀进京城,杀了狗皇帝,为定西侯父子报仇雪恨。
有叔伯大骂谢歆不守妇道,谢歆一个眼色,立刻便有一柄大刀横到这人脖子上,谢家人无不心惊胆寒,竟然直到今天才知道,谢振的这个女儿,竟比世子谢衍还要心狠手辣。
谢歆就是这样,率领父兄的旧部,从陕西起兵,一路东来,历时十余年,谢歆终于打进了紫禁城,坐上龙庭。
这么多年了,霍圭以为谢家人早就被太祖皇帝斩草除根了,可是当霍江向他说起在关外的奇遇时,他便知道没有错,霍江遇到的就是他们。
不但谢家还有后人,就连满门自尽的镇国公府高家,也有后人,一百多年来,他们住在关外,高家本来是关外巨匪出身,显然是在当年出事后,留下一条血脉,与谢家后人一起,回到了关外。
在霍江看来,父亲是魔怔了,因为霍圭对他说:“你可知道,若是在前朝,我们这样的人家若是能够娶到谢家的庶女,都会引以为豪的。你这就收拾一下,我和你一起去关外。”
第三一二章 雪域
想到这里,霍江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当年父亲学着焦家培养子弟的方法,在乡试之后,便让他外出游历,体会各地风土人情,为会试和殿试的社论做准备。
那时他还年少,看过江南的小桥流水,便想去领略关外的冰天雪地。
可是这雪也太大了,他从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雪。就在这片白雪皑皑之中,他遇到了谢红琳,一个美得如同灿烂朝霞一般的女子。
只是那个时候,他心心念念的人不是谢红琳,而是与谢红琳在一起的谢婵。
谢婵称呼谢红琳为表妹,后来他才知道,她们并没有血缘关系,谢婵是谢红琳姑母的养女。
这位谢家的老姑奶奶一生未嫁,却执意要让谢婵叫她娘亲,她死后,谢婵便留在了谢家,她比谢红琳年长两岁,与谢红琳表姐妹相称。
霍江第二次见到谢红琳和谢婵时,是在高家的土匪窝里。
因为大雪,他行路艰难,好在途中遇到一个从关外来的十几人的小商队,便跟着他们一起走,想快点出关。
却没有想到,路过野熊岭时,他们遇到了土匪,连人带货都被掳走。
野熊岭的土匪只是小打小闹,难得遇上这么大的生意,一时高兴多喝了几杯,半夜就被邻近的土匪抄了老窝,霍江连同商队一起被抓走了。野熊岭的土匪见到手的肥肉被人抢了,哪肯善罢甘休,其中一个土匪便托了自己的结义兄弟,求到了广才岭的雪域山庄。
关外土匪大大小小有上百股,其中以长白山一带的土匪最厉害,而长白山的土匪则以广才岭的雪域山庄为尊。
这些年来,朝廷也曾派人来剿匪,无奈被剿的都是像野熊岭这样的小柳子,而对于长白山的那些大柳子,却连正面都对不上,更别提雪域山庄了,就是召安,人家也不在乎。
野熊岭的这些人也是给逼急了,这才求到了雪域山庄,雪域山庄的人一向最见不得自己人黑吃黑,听说这件事后,就派人给抢了商队的那群土匪送了话,没过两天,霍江和整个商队,连人带货,全都被送回了野熊岭。
野熊岭的人心知肚明,这全是雪域山庄的面子,不用一刀一剑,只是一句话而已,他们就失而复得。
这个人情太大了,他们是要拿性命来还的。至于这些财物,当然一点儿也不敢留。
于是野熊岭的老大,亲自带着人和货,送去了雪域山庄。
雪域山庄也不客气,把人和货全都留下,赏了野熊岭老大两箱兵器和盔甲,又给了一百两银子。
野熊岭的老大欣喜若狂,欢欢喜喜地走了。
霍江和那些商人却是如坐针毡。
也不过只是短短几天而已,他们已经三次易主,在这些土匪眼里,他们早就不是人了,他们是货,是银子。
也就是在这里,霍江再次遇到了谢红琳和谢婵。
她们两个是来雪域山庄做客的,雪域山庄的少主高清辉十八岁生日,谢红琳和谢婵是来给他庆生的。
十几个少年男女在后山上比赛射箭,而箭耙就是刚刚送来的那几个人。
这里是关外,野熊岭送来的人都是从关内来的,因此也就算不上肉票,对于这种一锤子买卖,大柳子们是看不上的,而雪域山庄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不再亲自出手做买卖了,若不是这次想要教训一下黑吃黑的,以儆效尤,也不会插手这件事。
因此,在高清辉眼中,这几个人除了当箭耙也没有别的用处了。
这也是霍江第一次见到高清辉,少年英姿勃勃,却又生得极是俊俏,尤其是一双桃花眼,不笑的时候也似含着柔情。大冷的天,他却穿了一身雪白,尤其是那件银狐斗篷,在阳光下发出淡淡光茫,似是和这漫天遍野的雪山融为一体。
直到后来霍江才知道,土匪们都喜欢穿白衣服,有钱的就穿白狐狸皮,没钱的也做件白面子的大棉袄。
因为这种白色,能和雪地融在一起,做买卖的时候,是最好的伪装。
不过当时的霍江是不知道的,他看到高清辉的第一眼便呆住了。
他没有想到杀人不眨眼的土匪竟然看上去像个贵公子。
对,比焦家子弟还要贵气,举手投足间就像京城里的那些公子哥儿。
但是很快他就顾不上去研究眼前的小土匪了,他被推搡到一边,和那几个商人一起,头上各顶着一只瓷碗,站成了一排。
几个少年翘首远眺,像是在等着什么人。其中一个少年问高清辉:“琳儿妹妹去哪儿了?”
话一出口,就被高清辉瞪了一眼,冷冷地说道:“这名字是你能说的吗?”
少年夸张得缩缩脖子,朝着自己的嘴巴来了一巴掌,笑着说道:“瞧我这臭嘴,我说问表姑娘去哪儿了,表姑娘……”
高清辉倒也没有再给他脸色,微笑着说道:“她听说小雪生了,就跑去看小狗了。”
少年哈哈大笑:“看来在表姑娘眼里,小狗远比射箭更有趣。”
高清辉道:“小雪原本就是她的狗,小雪小的时候,她整日乱给小雪喂东西,小雪大病一场,表姑母担心她把小雪给养死,就送来了我家。”
正在说话间,只见五六个女子簇拥着一个穿红衣的少女从远处走了过来。
霍江此时心不在焉,他感觉自己就要死了,他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他会死于箭下。
远处走来的那几个女子,并没有引起他的注意,他甚至没有抬头去看。
这时,他听到有人压低声音对他说道:“那位姑娘说不定会心软,我们不如求求她吧。”
霍江这才缓过神来,他抬眼看去,和他说话的是商队里的小杭州。
小杭州和他差不多的年纪,只有十几岁,官话讲得不好,十句里倒有五句是杭州话,大家都叫他小杭州。霍江的乳娘就是杭州人,他能听懂杭州话。偶然有一次,霍江和小杭州聊天,才知道他们居然是同姓,都是姓霍的。
小杭州的声音很轻,又是说的杭州话,在一旁看管他们的人听到了,却也不知他在说什么,只是压低声音吼道:“闭嘴,老实点儿!”
第三一三章 红琳
霍江记得,小杭州说过,他是第一次出远门。原本只想到京城看一看,后来在杭州会馆听说有北直隶的商人在组商队,要到关外收皮子,他便来了兴致。
很少有江南的商人会去关外做生意的,因此同样的皮子,江南的价格比京城贵了一倍。如果再能收到几支三五十年的老参,这趟买卖就能赚上几千两。
小杭州每每说起这些时,眼里都能放出光来,而每当这个时候,霍江也就不说话了。从小到大,他被灌输的都是要好好读书,以后才能出人头地,振兴霍家。他也不是看不起商户,只是无法理解小杭州这样,年纪轻轻却不读书,一门心思只想赚钱的想法。
但是此时此刻,小杭州的话却让霍江的眼睛也亮了,因为他看到了一个人,一个他只见过一次,却梦萦魂牵的人。
直到后来,霍江才知道她的芳名,她叫谢婵,是谢红琳的表姐,谢红琳去世姑母的养女。
谢婵穿了一件鹦哥绿面子的斗篷,面料已经不光鲜了,显然有些年头。她没有戴风帽,梳着单螺髻,只插着一支玉簪子并一朵素淡的珠花。比起上次看到她,她似乎又消瘦了几分,她是标准的瓜子脸,稍微瘦一点就很明显。
她就这样娉娉婷婷地走了过来,眼睛却一直落在身边女子的身上,眼角眉梢都是温柔。
“你慢点走,雪沫子把裙子都打湿了。”她柔声提醒着,她不是关外口音,是带点江南口音的官话,她的声音也和她的人一样,柔柔媚媚,如同江南的柳丝,随风飘拂在一泓碧水之上。
霍江的目光追随着谢婵,一时竟然忘记了现在的处境。直到耳边传来小杭州的声音,他才清醒过来。
“小姐,我们只是行路的货商,家里的爹娘还等着我们回去,求求小姐通融一下,货物钱财都不要了,留下我们一条性命,让我们能够回到家乡,在父母膝前尽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