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文豪——三春景
时间:2019-05-16 05:52:01

  现在听连翘一语道出,其实有点高兴。只是他的高兴又不能表现出来,只能清了两下嗓子,不经意一样问道:“这小说怎么样?”
  连翘想了想:“一般般罢。”
  怕许文华多想,连翘赶紧补充:“我是说与你其他的小说相比就是一般般了,不上不下。”
  似乎是这句话打开了话篓子,连翘开始滔滔不绝起来:“你的小说本子,第一本出名的就是《洪三娘》罢。这小说就看出你的野心了,定要在讨好各种人之间权衡...以第一本小说来说,常见的毛病,想法太多了,不懂得取舍,反而没有了亮点。”
  “至于说这部小说,有很多地方特别新奇,但就是新奇而已,有些失之于卖弄了哦!”连翘笑着冲许文华眨了眨眼:“你一定以为没人看出来...真是太懈怠了,当时是不是你正得意忘形的时候?”
  回忆写这部小说的时间,还真是那样。
  一般情况下,如果被人说中这种痛脚,是会恼羞成怒的。特别是许文华这种容易跳脚的,应该更加明显才是。但是这一次他并没有那样的反应...许文华如果想要冷静思索的话,的确可以做到比谁都冷静。所谓易燃易爆,只不过是他的一种状态而已。
  连翘就像是知道他不会因为她这样正经的评论而生气一样,笑着看他。许文华笑着摇摇头:“行,你说的都对!那你说说看,最满意我哪册小说。”
  连翘不假思索:“《浣花记》!”
  “为何是《浣花记》?”许文华这次是真的有点惊讶了。
  许文华到如今,各种中篇、中长篇小说也写了不少了。虽然他一直在商业和艺术之间做着艰难的平衡,但是总体而言,一部作品肯定会有偏向商业的和偏向艺术的。前者拥有知名度,也往往站在后者鄙视链的下端。
  重视商业的那一类作品读者多,读者力量以量取胜。重视艺术的那一类作品口碑好,读者力量以质取胜。这两类作品之间争执谁好谁坏向来是许文华读者们的保留节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这倒也不奇怪。
  但是《浣花记》啊,这部作品绝不是商业与艺术平衡的典范,而商业与艺术也没有将其中一样做到极致。就连比烂,也不能算是许文华所有作品中最烂的一部,所以存在感一直低的发指。
  所以,为何是《浣花记》?
  “说不清楚的...只能说《浣花记》里有一点真心吧。”连翘说的很模糊,因为她不想让场面尴尬。
  当初她是很认真地想要在写作这行当混饭吃,所以网上买了不少写作相关的课程。说实在的,大多数很催眠,没个鬼用,但偶尔还是有一些有意思的。
  分析作品中的文字,领悟一些作者的‘内心’,听起来很玄学,但不是不能做到。至少一些比较明显的意向,还是能够作为证据,了解作者的。
  这时候的作品还比较质朴,所以分析起来其实相对简单——这就是连翘不能照实话说的原因了。非常隐秘的心情被人看穿,将心比心,连翘并不觉得那会是很舒服的事情。如果那个看穿的人还是生活中的熟人,那就更加尴尬了。
  许文华看着含糊过后,不再说话的连翘,慢慢握紧了手强自忍耐——他忽然想起了王思齐的话‘如今乔琏先生难道不是咱们苏州最漂亮最讨人喜欢的姑娘么?’
  她确实讨人喜欢,不只是苏州最讨人喜欢,简直是全天下最讨人喜欢!
  最可怕的是,她不知道自己有多讨人喜欢!
  真是要疯了!
 
 
第222章
  连翘自从将《神仙书》最后二十回文字交给宋文静,已经悠哉游哉过了大半个月不用工作的日子了。但依旧是那个话,作为一个现代人,其实是没办法沉迷于这个时代的许多快乐的。
  所以最后她只能‘我爱工作,工作使我快乐’了。
  重新伏案,她首先要想的当然是写什么小说了。对此唐宋很有话说,立刻要求道:“《神仙书》宏大的很,还能写呢!光是那些大人物、往昔历史什么的,前传、外传就不知道能写多少了!你不写,都便宜那些私下写的了!”
  连翘想了想:“等我哪一日有兴致了,用各种短故事的方式出外篇罢!将一些没有解释清楚的东西都解释一番。至于说现在,实在是写腻了...一个故事写太久了就会觉得没意思,我想换个新故事,完全不一样的那种。”
  作为连翘脑残粉,第一乔琏吹的存在,唐宋是绝不会认输的,立刻捧场道:“正是这样呢!如今写小说的大家个个只知道求稳,一样小说走红的,就只写这一样小说,轻易不换。都没有乔琏先生的气魄,从没有重样过!”
  唐宋吹是吹过了,却依旧没能说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提议。大概他就是网游当中面对大神打副本,只能喊‘666’的菜鸡吧。
  连翘也不介意,这种事情只能自己想。
  最终是在朱敏一句不经意的话中得到了启发。
  “晦气,昨日去牌馆打叶子牌,连着输!遇到了一个厉害的。我认识的人中,大概也只有乔琏先生能与他相当了!”
  牌馆就比赌馆好一点,本质上依旧是赌博,只是牌馆一般赌的比较小,而且赌的慢——一圈叶子牌下来,不知道能开多少次骰子了!但即便如此,依旧是个赌馆。对于朱敏去到那里,许文华当即就是一声冷笑。
  “这就是你的作为?”
  看着朱敏,连翘也有心相劝,只不过她和朱敏关系没有那么近,不好像许文华一样直击痛处。只能轻劝道:“十赌九骗,赢得邪门的,除了极少的是吉星高照,其实都是擅长此道,以及骗术了得。”
  连翘这样说,朱敏唐宋等人反而来了兴趣:“常听人说十赌九骗之类的话,却不知道到底如何下手的。乔琏先生知道是如何的么...等等,平常乔琏先生赢得也够多的了,该不会...?”
  这话还没有说完,自己先自打嘴巴。连翘本身对于玩牌之类并没有多大的兴趣,真正上桌也是点到为止。再者说了,她在这里面用骗术,图什么啊?钱的话,她根本不缺那一点儿零花钱不如的银子啊!
  连翘扑哧一笑,只能给他们大概解释一下算牌是怎么回事。其实算牌并不算一个很难理解的概念,真的精通牌类游戏,哪怕没人教过如何‘科学算牌’,也会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推测牌面之类的存在,这其实已经是算牌了。
  连翘解释完,其他人大多数已经头脑一紧了——在场的人大多数都是文科属性比较强的,算牌确实非常不友好。
  宋文静就忍不住笑道:“不行了,这个不行了,就是知道也学不会。”
  或者说学会了也不会想用,只要想想就觉得很累。明明是玩牌消遣来着,最终却变成是一种非常辛苦的精神折磨了。
  说完这个,连翘才笑着道:“至于说骗术,我是知道一些比较简单的,但是我玩不好那些把戏——春儿,拿一副叶子牌来!”
  连翘这副叶子牌还是王思齐送的,象牙制的,说是什么宝剑赠英雄,这等好物只有连翘该收,搞得连翘不收都不行。
  按照自己在香港电影中了解到的,演示了一些藏牌、偷牌、换牌之类的小技巧。这些在做的时候速度都很快,连翘能够演示的当然是无限放慢版。
  说实在的,这些在现代社会真的是非常大路的常识。不敢说每一个人都知道,至少每一个牌类游戏爱好者都应该有所了解。连翘都亲眼前过哩,就在她家——这当然不是犯罪现场,只不过是她祖母、爸妈、她,四个人一桌玩儿,她爸爸玩的小心机而已。
  其实就是好玩儿......
  但是在这个时代,因为知识传播途径的有限,以及传播效率的低下,哪怕是这种浅薄的知识点,不是行内人也是不知道的——其实这类赌术骗术相关的东西,也算是人家吃饭的饭碗了。在这个时代,就算传播途径如同后世,恐怕也没有人愿意说出来。
  所以连翘摆弄出来,还真唬住了人。朱敏用恍然大悟的眼神看着连翘:“这、这还真是防不胜防啊!看来以后是去不得了,只和朋友们玩一玩就是了。”
  见真有劝说朱敏的效果,连翘也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好事。
  然后就在唐宋朱敏他们反复追问这其中相关知识的时候连翘意识到,这应该是非常令人好奇的东西吧...她指的是那些包含着此时称之为下九流行当的所有职业,大家平时肯定是看不起的,但是隔着云山雾罩,又是如此接近生活的行当。就像此时的唐宋朱敏等人,应该好奇的厉害才是啊!
  很快她浮想联翩起来,而这浮想联翩的核心就是后世网络小说早期一个非常火的种类‘黑.道小说’。不过后来就浮云掉了,就如同太过于血腥暴力的电影作品会被相关部门浮云掉一样,毕竟需要考虑到社会影响。
  但是这并不能否定这一类小说的辉煌!要知道后来占据男频小说半壁江山还要多的玄幻小说,在黑.道小说还没有被浮云掉的时候,有的时候甚至会被对方压着打!光是这个辉煌战绩就足够说明这个后来基本已经半死不活的网文类别有多么受欢迎了!
  如果说一般的读者不能明白这一类小说的魅力,那么更直观地可以参考许多香港电影的走红——《古惑仔》、《赌神》、《英雄本色》、《无间道》......香港电影其实骨子里就渗透着黑帮片的文化。
  这些电影基本上就是时代记忆,就算没有看过总是听说过的。其中以《古惑仔》为例,相较其他代表作品而言,这部电影显然更加直白浅薄,没有内涵是真的没有内涵,粗制滥造也是真的粗制滥造。可以这么说,《古惑仔》能够红起来,凭借的就是也只能是这一类作品最抓人的一点!
  ——不像《英雄本色》、《无间道》之类还能吹一吹手法、寓意、演技之类,《古惑仔》剩下的只有最本质的一点东西,而且恰恰是将这一点发挥到了极致,最终成为了时代记忆。
  对于血腥的猎奇,对于暴力的宣泄,对于热血的升华,对于情义的渲染。
  这其中有好的东西,也有坏的东西,描述了一个江湖。一个其实不真实,但是符合人们想象的江湖。
  满足了圈外人对于圈内的偷窥欲,也顺便满足了自身的想象。
  连翘想要写赌博骗术题材的作品?不,当然不是。那个其实还是太小众了,而且她的零星知识也不足以只凭借这方面的认识就撑起一部小说。
  连翘想要写的是一部囊括了整个黑.道图景的小说,赌术只不过是其中一个方面而已。
  仔细想想就觉得这真是一个好主意!这个世上从来不缺少有好奇心的读者。哪怕是在后世,用搜索引擎就可以随便获取知识的时代,对于能够增长知识的‘长见识’类网文,依旧有的是人追捧,更何况是获取各种讯息有限的现在呢!
  此时获取信息、常识最常见的渠道无疑就是报纸了,但是这时候的报纸也不见有谁随随便便就能给展现黑暗世界的一鳞半爪的啊——即使是虚假黑暗世界的一鳞半爪【大部分人都应该知道的,影视剧也好,小说也好,其实都只是描述了一个虚假的故事。
  市场是如此的饥渴,而供给几乎为零!
  好题材啊!连翘想也不想,第一反应就是这个,然后越想越觉得好。
  对于连翘来说,只要确定了题材,小说其实就成功了一半。剩下的事情就是命题作文,不需要再纠结了。
  愣神的时候考虑这些完毕,然后就站起身道:“我知道新的小说本子要写什么了,你们在这里玩儿,或者各回各家罢!”
  说着就往楼上走,中间没有一个人拦。在场的都算是行内人,谁不知道这正是灵感最勃发的时候?这时候打断,那真是有不共戴天之仇才会做。
  而连翘一路上楼,其实就是考虑黑.道下九流许多行当里,哪一个行当作为最开始的引子引出整个图景。这个行当必须要有吸引力,同时连翘要格外熟——要知道开头是最不能水的,只有熟,只有有话说,那才能不水啊!
  可别说,这样的行当还真有!首先跑到连翘脑子里的就是‘盗墓’行当!
  
 
第223章
  盗墓本身是一种进入他人墓穴,获取不属于自己财物的行为。这种行为自古以来都有,特别是战乱年代,世上连基本的治安都没有了,还能阻止活人为了活命发死人财?
  所以最严重的盗墓几乎都发生在战乱时期。尤其是军队为了将盗墓所得财宝充作军费,那更是拥有私人盗墓所没有的破坏力,如三国时曹操设置摸金校尉,又比如近代军阀们甚至盗挖皇陵......
  这种行为在华夏2006年以前,绝对是不折不扣人人喊打的行为,一点好感都没有。毕竟在华夏,死者为重的思想很浓厚,打扰死者安宁,以及盗取财物者两点,在道德和法律上都太站不住脚了。
  但是2006年是一个分界线,因为这一年出现了一本网络小说,鼎鼎有名的盗墓流开山鼻祖《鬼吹灯》!就连后来名气更大一些的《盗墓笔记》最开始也是作为这部小说的同人来写的,只是后来才有了自己的格局和故事。
  《鬼吹灯》这部小说有多好,毋庸置疑!连翘自己是高三那一年读的,当时简直惊为天人——她自己本身是对这类小说毫无兴趣的,但是作者的功力到家,简直不像是一个网络写手了!她当时因为小说的盛名去读,然后一发不可收拾,熬了几个夜,这才读完。
  而《鬼吹灯》以及之后的《盗墓笔记》一起改变了人们对于盗墓的观感...盗墓贼当然是依旧让人痛恨的,但是提起盗墓技术本身,或者存在于文学艺术上的盗墓,大家又没有抵触心了,相反还很有兴趣呢!
  后来又有《鬼吹灯》和《盗墓笔记》在影视领域的开发,凡是接触过的,都能对‘盗墓’说出一二三了。而连翘对这方面可谓是相当了解——她读小说算是半个考据党,特意去找过一些资料。
  她选中‘盗墓’这一行当作为她将要写的‘黑.道小说’开端有几个原因,首先就是足够吸引眼球!相比起生活中能见到的那些下九流行当,这个行当更加隐蔽、更加不为人所知,能够激起读者的好奇心。当然,连翘对于这个行当能够写出的内容很多,也是重要原因。
  其次就是此时对‘盗墓’的排斥远远超过了后世。
  后世对于盗墓的痛恨其实已经弱了很多...主要是后世已经不流行厚葬了,即便是土葬,也没有什么珍奇的陪葬品,所以并不是盗墓贼下手的目标。盗墓贼下手的至少都是古墓,棍子打不到自己身上不知道疼,反正不会盗到自家身上,吃瓜群众当然做的乐呵。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