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文豪——三春景
时间:2019-05-16 05:52:01

  而现在的连翘,有这样一个空闲,中途写到一半,更进一步使自己的小说精细、完美,也确实是好事了。
  不过这件好事肯定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的,这一日连翘自己正拿了花洒小水壶浇花来着,宋文静就来拜访了,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一个人。
  “咦,彭先生...”连翘很惊讶,因为宋文静带来的人她是认识的。
  彭冬生,去年冬天里还专程来拜访过她一次。此后两人几乎没有在社交场合见过...但连翘对他印象可深刻了。
  宋文静也有一些惊讶:“你们认识?那便更好了。”
  惊讶归惊讶,他也看得出来连翘应该没有对彭冬生不满。所以反而对彭冬生更加满意了——彭冬生就是宋文静为连翘找的助手。如果本身就和连翘熟识,那当然是更好的事。
  说起宋文静替连翘寻找助手,那也是真不容易!中间倒是不少人找上门来,但是宋文静略微问了几句话就觉得不合适。这些人大多数都是看中了乔琏的名气和能力,想要向乔琏学些东西,又或者以乔琏为一个跳板,将来能有更好的发展。
  有这样的想法本身无可厚非,只是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抱着这种想法的作者大部分埋头于小说事业,和三教九流打交道?他们没有那种经验,更不用提那种能力了。
  直到这个彭冬生上门,宋文静才眼前一亮。
  说实在的,他一开始还有偏见来着。因为在初步认可对方之后他是看过他的生平的。知道这位新人作者之前曾经以另一个笔名活动过,而看到那个笔名,一个相对久远的记忆翻了出来。
  这时候他想起来了,当初连翘写《文魁》的时候曾经遭遇过模仿文事件,那件事的罪魁祸首可不就是这位!
  模仿文在这个时代并没有成为一个法律上的问题,道德上面或许有一些问题,但却没有成为一个共识。不过,如果是在业内的话,像宋文静这样的大报馆编辑,那是非常反感这种的。
  一方面他看得很远,知道这种行为对于自己写小说的那些作者是一种伤害,如果这样的风气太盛,无疑会对整个行业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就是屁股决定脑袋了,他所在的三吴报馆是自矜身份的大报馆,不可能做出‘模仿文’这种有失脸面的事,而那些愿意发表模仿文的报纸大多是模仿他们这样报馆的出名小说——在他们眼里,这就是红果果的动自家奶酪了!
  原本再满意,知道有这样的过往,心意也凉了。宋文静当时非常客气地对彭冬生道:“彭先生先回去罢,我去和乔琏先生说一声,这件事还得她来拍板。”
  实际上这就是非常委婉地拒绝了。
  彭冬生因为少年时代是寄人篱下长大的关系,从小就非常早熟和敏感。现在一个人在社会上打拼,当然更加不缺少社会经验,一下就听出了宋文静的意思。
  让他不解的是,之前宋文静对他明明很满意的,怎么一会儿就变了脸色?
  只是他是没有那么容易放弃的,之后他一直想方设法在宋文静这里刷存在感。好不容易打动了宋文静,宋文静与他实在交了底。
  “其实也没有别的缘故,你之前写过乔琏先生的模仿文罢...”宋文静并没有隐瞒他对这件事的看法。这也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吧——之前做过的不好的事情理所当然会带来不良的后果,然后留待以后才爆发出来。
  当初彭冬生写模仿文的事情虽然过去了,但不是说他自此改好了,就算翻篇。完全翻篇是不可能的,总会有人,如同这时候的宋文静一样,因为那件事做出反应。
  该说宋文静不对吗?他有什么不对的,有这种前科,心里对彭冬生有看法,不愿意他成为连翘的助手,只能说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就是社会生活啊!每个人都得为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付出代价。
  自彭冬生不再写模仿文了,换了一个笔名在行内混,已经很久没有人提过当初的模仿文了。逐渐的,这件事越来越淡,没有人说的话,就一直放在记忆深处了。而宋文静忽然提起,让他满脸通红。
  但是即便是觉得窘迫非常,他也没有就此觉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然后放弃。应该说,剥开那一层屈辱感,如果能够冷静地面对这件事,生活经验丰富的彭冬生并不会生气,因为他能够明白宋文静的心态。
  他那一刻并不缺乏冷静,所以他理智地面对了这件事,并且没有因此就放弃。
  “即使您因为这件事对我心存疑虑,我也不会就此放弃...”彭冬生的韧劲这个时候才显现出来。
  就这样又过去了好几日,看着对方层出不穷地刷存在感,宋文静总算知道他是个甚样的人了。到此为止,他对他的韧劲,以及交际能力、小聪明有了新的认识——不要以为在宋文静面前刷存在感很容易!
  先不说彭冬生和宋文静日常的交集少得可怜,想要刷存在感就意味着要同宋文静身边的许多人打交道、收集情报。就说想要刷存在感使人不会讨厌,反而越来越有好感,这就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了。
  而这一切都被他做到了!
  在这个过程中,彭冬生在宋文静这里的原本印象渐渐的被这件他他的所作所为所刷新。虽然依旧记得模仿文的事情了,但相比过去发生的事情,显然是现在的事情更加鲜活,更加有说服力。
  简单来说,宋文静相信彭冬生确实已经改过自新了。更厉害的是,整个过程仿佛是一个考验,经过这样一个考验,宋文静相信对方真的是非常适合给连翘做这一个助手。
  于是有了今天带着彭冬生见连翘的事。
  连翘听着宋文静给她介绍彭冬生的情况,一个劲的‘嗯嗯嗯’。完了之后才看向彭冬生:“既然宋先生已经认可了,我这边自然是没有意见的。只是我想问问彭先生,您对三教九流,那些下九流的行当知道多少...或者说有门路与他们结交么?”
  这听起来简直就像是侮辱人的话了,除了不正经的人,谁会和下九流的关系紧密?但是彭冬生对连翘是有了解的,当然知道对方没那么无聊。所以虽然不解,但还是照实回答道:“我家不过是市井里小门户出生,和那些行当没有什么结交,可是家里邻舍随便寻一寻也能结交相关人等。”
  这是事实,那些三教九流,甚至‘混黑’的,并没有想象中遥远。一般人接触不到,那是因为他们自己从不主动去接触。一旦想要接触,很容易就能靠近。
  这就好像大家都看不起三姑六婆,但是在普通市井人家,做三姑六婆的妇女实在是太多了,说不得自家的亲朋也在其中。所以这种歧视只在大户人家,以及一小撮市井小户当中,绝大多数的小老百姓是与之为伍的。
 
 
第227章
  说实话,彭冬生没有想到自己的工作是这些。
  在作为某位作者的助手一段时间之后,他自认为已经掌握一个作者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了。至于剩下的东西,那必须通过自身的实践去完成。只有日复一日地投入,然后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进步。
  所以之后的他就进入了独立写小说的阶段,到现在为止,没有飞黄腾达。但至少比那种完全没天赋在这一行呆下去的人要强一些...现在已经能以此为生了,这就是一个巨大的进展。
  但是行里有关乔琏需要一个助手的事情传了出来,他却改变了想法。
  一开始只是几个同行,和他一样还在初期奋斗阶段,他们对此议论很多。原来不只是那些真正的‘萌新’对‘乔琏助手’这一身份感兴趣,就连彭冬生这种算是能够独立的新人作者也对此有意!
  主要是做知名的当红作者助手,和做一般的小说作者助手,那是不一样的!后者也就是一个讨生活的工作而已,了不起了,对于纯新人有一定的指引意义。但是前者,无论是借此接触到更高级的人脉,更进一步。还是扎扎实实学习对方的优点,提高自身的能力,都是极有吸引力的。
  而也就是很短的一刻,彭冬生几乎想也没想,就对几个同行道:“去向宋编辑毛遂自荐的时候也算我一个!”
  “冬生...你也去?你不是说该学到的已经学到了。而且你正在筹备自己第一部中等篇幅的故事,这个时候去做这个,就只能暂时放开那个了罢?”
  正是这样,但是彭冬生依旧觉得这完全是值得的!
  说出话是一瞬间的事情,好像没有过脑子。实际上仔细想想,这何尝不是经验、智慧结合,在自己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抢先做出了决定呢?
  说实话,彭冬生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是这样有毅力的人。无论宋文静对他有怎样的看法,都百折不挠地卷土重来——凑到人家面前毛遂自荐,说的容易,但以彭冬生的位置,想要日常接触到宋文静实在是太困难了一些。
  中间几乎发挥了他全部的聪明才智和社会经验,说实话,他自小就和他人打交道的经验帮了大忙。许许多多的问题,他都用脑子里冒出来的‘小聪明’‘妙点子’化解了。
  事后想想,还真是锻炼人...没有经历这样的事逼迫自己,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那么有办法!
  但他也委实没有想到,宋文静最后选他,不只是被他这种坚持打动了,更是因为在其中他的那些‘小聪明’符合乔琏助手的要求。
  虽然早就知道主要是帮忙收集资料,整理成文书,但也没有想到竟然这么特别!
  和三教九流的人接触,从他们的嘴里问出各种行当的东西。他们的行里话、行内有名的故事、行规、行内人物......总之所有的事情都要打探。当然了,如果是太过隐秘,真的不能说的核心,那倒是不强求。
  为了套这些东西,连翘第一笔给了一百两银子,说是不够再问她要——这些三教九流的边缘人物也是不会随便说话的,得用好处喂饱,晓之以利才是。
  就以大家熟知的各种行里话为例,这种东西在道上称之为‘春口’。老话有云,‘宁舍一锭金,不舍一句春’,就是说行里话不能随便教人。一旦教了行里话,那就是带人入行啦!
  很有名的‘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几乎成了暗号的一个标志,只怕新一代年轻人很少有人知道,这句本来就是东北地区‘胡子’,也就土匪之间的行话春口。说了上句对下句,这才能被土匪认为是同行,而不是什么肥羊。
  《林海雪原》中主人公混入敌营,开头对春口,开口就是这一句‘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如果没有对出来,也就没有后来的故事了。
  虽然真实生活中对于核心春口之外的春口看的没有那么严,但想要从行里人口中撬出来也不能真的什么表示都没有。
  彭冬生当时也没有客气,一百两银子收的很利落。只是末了,忍不住问连翘:“不怕我不知道给你省钱,随便就花出去了,然后再问你要?”
  说实在的,哪怕彭冬生没有趁机揩油拿好处的想法,只要他花钱的时候大手大脚一些,手稍微一松,那就是两个样子了。
  连翘却并不在意这种事,一个是办事的过程中吃点回扣并不算大事,只要真的把事情办好,那就什么都不算——想来聪明人会把握好其中的分寸。另一方面,她其实觉得彭冬生并不是那样的人。
  不过后者只是她的一种感觉而已,所以没什么好说的。
  “没事儿,彭先生与我这才共事,咱们之间还没有什么信任没错...但是信任这样东西总要有一个开始,这里我是信彭先生你的。再等彭先生信我,咱们之间便是互相信任的了。”
  互相信任之后,类似这种事情的迟疑,是根本不会有的。
  彭冬生脸色看不出来有什么变化,只是在告辞的时候道:“可别嫌我花钱多——罢了,想来乔琏先生身家丰厚,也不在意这样的开销。”
  人走了连翘还为对方有些冷淡的神色纳闷呢,她有什么做的不对吗?
  旁边的宋文静对连翘这种疑惑只是笑眯眯道:“没什么,或许冬生就是这样的人。又或者正在为你的事情犯难呢,毕竟你的事可没有那么好办啊!”
  见连翘勉强接受了自己的说法,宋文静也是松了一口气。与此同时又对连翘有些刮目相看...应该说不愧是乔琏先生么,随意就能收服人心了!
  说实在的,连翘真人和他原本想象中的不一样。原本的时候了解连翘是通过有限的信件和她的小说,从这些东西看,总容易将连翘想象成一个年纪颇大,社会经验丰富的智者。
  洞悉人心方面也是一把好手,特别是在她的小说中,对于人性的猜测,乃至于玩弄,都过于精准了。
  而现实见到她,一方面,智慧是不输于在小说和信件中的表达的。但是心智方面,根本就是十几岁小姑娘正常的样子——精通人性之恶,理解人的劣根性,也明白心机智斗是怎么回事。但是她依旧非常容易相信人,不喜欢在现实生活中耍心眼。
  “懒得想那许多,劳心劳力的...不值得啊!”当初连翘就是这样回答宋文静的疑惑的,这也是她的真实想法。
  穿越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她对于穿越者们建功立业,甚至争霸天下之类的事情毫无兴趣,这其实就是她本性使然了。而穿越这件事,其实是加重了她在这方面的‘随遇而安’。
  在现代社会,因为生存的压力,因为个人被套牢在社会身份当中,有些事情还是要想一想,谋划谋划的。但是在这里,当生存的压力不存在之后,她也懒得耍任何心眼了,按照她的说法,不给脑子找事——自己活得那么累能有什么好处?能让她回到现代继续享受空调、智能手机、wifi?
  身为一个现代社会长大的‘享乐一代’,她也就是这点出息了。
  宋文静视线穿过窗子,外面彭冬生早就离开了。但是他离开时的样子...连翘无所感知,宋文静可是看的很真切。
  说彭冬生能够‘士为知己者死’,这是不可能的。但是被连翘感动到了,能为了她的事情尽心尽力,这是绝对的。
  看着连翘重新拿起水壶去浇水,就像个普通十几岁小姑娘一样‘单纯’,或者说在这个年纪中都是相对单纯的那一个。宋文静低声笑了起来,面对连翘因为他的笑声而产生的满头问号,他立刻摆摆手表示没事儿。
  宋文静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真诚也是人格魅力的一部分,或许会在有些时候吃亏,但是也有些时候会获得相对的东西。
  事情被宋文静料的准准的,彭冬生离开连翘家之后立刻算是投入了‘工作’。
  连翘这件事,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呢!如果只是想打听打听三教九流中间一些故事、传奇、典故,乃至零零碎碎的行内消息,这都不难。但是想要建成一个稍微系统一些情报整体,哪怕不触及核心,那也是很难的。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