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就是观念,死者为大之类的思想虽然没有断绝,但是相对于古人对很多的传统思想拼了命的在意,差距还是很大的。而且新时代的青年们还大多有一种叛逆心理,对主流文化之外的‘亚文化’有着相当的追逐,‘盗墓’绝对是不折不扣的亚文化。
这样的排斥让连翘放弃了单独写一篇盗墓小说的想法...不然以盗墓这个题材,单独支撑一部小说也未尝不可。
而单独作为小说中的一个小部分,连翘又非常不甘心,所以将盗墓一节的地位提高,开篇就用‘盗墓’做引子,一直在行文中让‘盗墓’相关的时常出来遛一遛,也算是满足她的私心吧。
先将这篇‘黑道小说’的大纲写好,相比连翘之前其他的小说,这篇的大纲也更加容易——就按照下九流那许多行当,一个行当一个行当排就好,就当是各个行当的科普介绍了。只不过这个不能像是科普介绍一样干巴巴的,必须要有趣味!
相比而言,细纲就困难的多了。因为按照连翘的打算,是要写成冒险小说的。这类小说的穿针引线和节奏控制非常有难度,为了写的时候不出大流,至少不会后面崩掉,对细纲的要求就很高了。如果真的随心所欲地去写,除非是顶级的说故事天才,否则对整个故事绝对是一种损害。
而连翘很清楚,也并不是那种天才。
为了写好细纲,这些日子她都在‘闭关’来着。朋友们也收到了她正在构思新小说的消息,并没有来打扰。
说起来最顺利的还是第一部分,主要讲盗墓的这一块,不只是细纲顺利地不可思议,真正动笔的时候也是一蹴而就!
连翘设定了一个叫做‘魏师道’的二十多岁年轻人,如《鬼吹灯》一样,也说了一个当年爷爷辈的故事。
只说几十年前家中也曾阔过,然后出了魏师道爷爷,偏偏不爱家中财物,喜好修仙修道之流。后来不理俗事,专门出去学道去了。只不过学道之事虚无缥缈,最后什么都没学成,倒落得一个家财散尽。
家财散尽之后为了生存,魏师道的爷爷不得已,用以前学道时学到的一些东西给人算命看风水。只是他人太老实了,完全照本宣科,这一行里也就混个饱肚而已。后来是他以后的师父看他人老实,是一个可以托付养老的,于是将一身本领教给了他。
这个‘一身本领’并不算什么正派的本事,其中包括两部分。一部分就是算命风水之类,之前魏师道的爷爷是学过道,但关于算命风水之类涉及的不深,也不‘真’,这时候才算是真正学到了。
另一部分其实就是‘骗术’,后世都知道的,这些算命师其实就是精通心理学的‘骗子’而已,其中各种技巧是很多的。
譬如第一条,收徒时最上等的就是收长的仙风道骨的,再不济也要忠厚老实,如此才能取信于人。这只是第一条而已,收徒之后还有各种教导,真正第一等资质教导的‘行内人’,绝对不输于那些心理医生。只不过他们没有各种理论,有的只是实践出来的经验而已。
这里的故事写了一回,也安排了一些骗术的起源故事、收徒规矩、隐秘技巧之类。这里的故事写完了,这才轮到主人公登场。
在连翘的安排下,魏师道是一个胆子很大,而且非常聪明的年轻人。这个聪明并不是读书识字的那种聪明,而是市井生活、和人打交道的那种聪明,完全就是生活本身培养出来的。
魏师道爹娘死的早,又没有亲戚肯接手他这个累赘,于是大多是在街面上讨生活,最后养成了小混混一样。
然而这并不是说他就是一个坏人了,在耍小聪明,游走‘灰色地带’捞点小钱之余。他这个人也是非常讲情义,真正承诺的事情绝对会办到的那种!
这样的人其实只能算是游走在黑道世界的边缘,弄不好将来成亲了,有了比较正经的事做,也就和那个世界没有关系了。
而人生的不可捉摸也就在这里了,每天街上讨生活,过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日子,当一个快乐的单身汉——一切终结在一个傍晚,他半哄半骗地给一户人家新宅看风水。他这套本事传承自他的爷爷,只不过爹娘去的早,他还没来得及学多少,只能照着爷爷留下来的书,摸索着学一点儿。
然而就是这一套似乎是骗人的把戏,引起了两个穿短打,戴斗笠的人的注意。
当天晚上,魏师道就被这两个人绑了!
那一套算命的把戏在魏师道看来是骗人的,实际上也是。但是却是算命骗人那一套中有传承来历,非常正宗的那一支。也就是说,从古至今,比较有权势的人,包括皇帝,他们的陵墓建造使用的风水术,和这一套骗人把戏是一样的!
这两人是一对师徒...正是盗墓的!同时他们还有一个令他们自己‘骄傲’的身份,‘黑风义从’。
正如‘摸金校尉’是曹操为了盗墓获得财宝充作军费,然后设立的一个专门职位一样。这个世界的历史上也有差不多的事情,也是乱世之间,某朝太祖为了军费盗墓而设立。
传说当时是这位开国皇帝起家后有一伙盗墓贼加入——这伙盗墓贼在黑风山上落草为寇,做着主业盗墓,副业打劫的活计。后来天下局势越来越败坏,盗墓贼们也想趁着乱世谋一个出身,于是投了那位开国皇帝。
只不过这位开国皇帝显然没有曹操的大无畏精神,还特意设了‘摸金校尉’这样的职位。这位开国皇帝不好意思把盗墓弄得那样明目张胆,只称呼这伙人做‘黑风义从’。不过私下么,这些‘黑风义从’确实是带着军队做盗墓的活计。
这是这个世界历史上的真事,只不过和‘摸金校尉’一样,属于史家不太喜欢写,或者说不屑于写的内容。所以在历史上有记载不错,却没有什么人知道。
如果没有《鬼吹灯》,又能有几个人知道‘摸金校尉’。同理,在这个世界,连翘的新小说出来之前,也是没什么知道‘黑风义从’的。
从古至今都是这样,得到了官方的认可之后腰杆子都会硬一点,古代尤甚。虽然早就已经不是‘黑风义从’的时代了,但因为有这样一层传承,即使是做盗墓这种事,这对师徒也是很理直气壮的...还会鄙视其他盗墓流派呢!
同时,有这样的传承,这对师徒的手法和规矩就不是一般的野路子可比。主人公魏师道因为通晓风水术被这对师徒绑架,强迫帮他们找墓。这一路上,借主人公的眼睛,可以一窥此时最专业最传统的‘盗墓行当’!
连翘特意让主人公处在一个被威胁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他帮助盗墓人盗墓,并且旁观盗墓,这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不然哪怕是这么一小节内容专写盗墓,恐怕也会引起读者的不满与排斥!
这个时候读者就可以代入主人公魏师道视角,仿佛是被强迫旁观了这一场盗墓。道德上的谴责不存在了,然后冒出来的就是好奇、偷窥欲,以及对这种惊险刺激类容的极大爱好!
第224章
在‘盗墓’这一篇章中,出场的不只有‘黑风义从’师徒二人,还有他们两个的一个伙伴,两个合作者,以及另一个如同魏师道一样,倒霉被绑架的。
那一个伙伴并不是黑风义从,但是力气大能打架,再加上个性老实,有些傻乎乎的,一直是师徒二人的打手。
合作伙伴则是江湖上拣‘杂活儿’的,平常并不做盗墓行当,而是在别的下九流行当里打转。但是真遇上了,也会凑上来。而且其中一个还粗通苗疆制蛊,对墓中机关、尸虫之类有自己一套对付的绝活儿。
至于一个绑架来的,则是走街串巷耍彩活儿卖艺的。他被绑架来纯属倒霉...据他私下和魏师道所说,他师父是盗墓行当里的大手子。后来嫌这行太阴损了,洗手不干转头卖艺为生去了。
‘黑风义从’师徒两个当他应该继承他师父的衣钵,解释也不信,绑来当帮手的。
大概是两个人同样被绑架,有些同病相怜,所以说话比较多——这个其实就是安排好的男二号了,他会在盗墓事件之后成为引领主人公魏师道走进‘黑道’的带路人。
盗墓是很精彩的,连翘能够拿出来的干货可比一般人多!而且别的行当也就算了,盗墓这一行在所有隐秘的行当里也算是神秘的那一类了,所以之后进入盗墓正篇,故事可谓是引人入胜!
从利用男主的风水知识找墓穴开始就足够让这时候的读者大开眼界了,毕竟很容易就能想到,此时的读者想象中盗墓就是那种拿着锄头之类的工具,半夜偷偷摸摸行事的工作。需要的不是头脑,而是胆子!总之都是一群没什么良知,走火入魔了的人在做。
而从主人公魏师道使用风水学知识开始,整个就像是一个解谜游戏,处处充满了知识和智慧的运用。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这特么竟然是在盗墓!
‘人点烛,鬼吹灯’这个著名设定连翘也没有放过,这些人在墓口点上蜡烛的行为,以及进入墓洞之后种种行为都要照规矩行事。给人一种很古怪的感觉——本能上为这种郑重和传统动容,但同时又觉得什么鬼!盗墓而已,真当你们是在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吗?
不过,塑造神秘感、仪式感的目的是出来了的。
对于这些外人不了解的行业之内幕,用这种方式表现出来,充满了戏剧张力。如果真的按照那种最质朴的盗墓法,让几个农民扛着锄头刨坑,最后墓也毁的差不多了,读者真的会感兴趣么?
《鬼吹灯》和《盗墓笔记》等盗墓小说都将主角们塑造成技术流,而不是随便什么草根,道理就在这里了。真要是写成那样,是红不了的!
不过被绑架的男二号相当不给面子,直接对主人公魏师道解释道:“他们‘黑风义从’一支就是仗着当年的传承,自命不凡的很,还搞出一串的规矩!其实不是一样发死人财?还比别的同行高贵了不成?就是这些规矩,其实说穿了也一般的很!”
说着就解释了一番‘人点烛,鬼吹灯’的科学原理。
古人其实已经有了‘气’的概念,烧火需要气也是一种早就模糊知道的常识。日常生活中烧火做饭就有相关经验了,而更加接近的是北方储菜用的地窖,每次进去之前先要点油灯。油灯灯光稳定则可以进去,如果摇摇摆摆,则需要通风一会儿。
所谓人和鬼约定,若是烛火被‘鬼’吹熄即要速速离开,任何东西不得取走,那只是长期经验形成而已——烛火灭了,说明这个墓穴中的氧气不够,根本不能下去,否则是要玩儿完。
老祖宗或许在用火光照亮墓穴盗墓的过程中摸索出了规律,长期演变就成了一条祖传的规矩。然而事实并没有那样玄乎,一个小小的生活知识而已。
墓穴中自然有各种各样的惊险经历,虽然连翘并没有加入玄幻的部分,毕竟她的本意是塑造一个‘真实’的黑道图景,真的加入了玄幻鬼神的部分,总感觉很怪异。但是墓室内的各种精彩机关已经很够用了,按照冒险片的节奏来写也是绰绰有余的,至少能够唬住此时的人。
墓穴内的机关按照盗墓小说中常用的话来说就是活人与死人的对决,这些盗墓者甚至会向主人公魏师道解释,他们要是输了就死在这里,他们要是赢了,就活下来得到财宝,非常公平!
虽然从主人公的角度来说,这依旧是强词夺理。但是这一行自己是认可这一点的,这就是他们的逻辑。
他们可不会认为自己是和小偷盗贼一样的人!
而从墓穴中出来,各种所得需要销赃——虽然魏师道和男二号是绑架来的,但是‘黑风义从’有一点好,自矜名号,不会做出为钱杀人的事情,而是按照道上的规矩,给他们也分了他们的那一份。而男二号也是打蛇随棍上,不在意之前绑架的事情,反而主动提出帮忙销.赃。
呵呵,他们这些道上的人长期生活在和外面人不一样的环境,种种观念和情感已经不同了。按照道理来说,被绑架了,强迫盗了一次墓,应该生气愤怒的,哪能还去帮助这些绑架自己的人!
然而从他们的观念来看,事情却并不是那样的。
绑架都绑架完了,这时候再闹脾气能有什么好处吗?当然是获取最大利益啦!至于之前的恩怨,对于他们这样的人来说,根本无足轻重——这不是说黑道上就没有纠缠不休的仇怨了,但那得是因为其他的原因。
就现在这种,他们其实是不在意的。
反而利用自己熟悉本地门路的优势,争取帮忙销赃,这能够得到一些额外的好处...这种事是没理由不去做的!
也就是这一趟销赃之旅,让主人公魏师道真正了解到了这个世界上不只有阳光底下的世界,还有阴影照不到的黑暗王国。
但是写到这里,进入新的篇章,连翘停笔了,因为资料不足。
接下来要写的是五花八门的下九流行当,连翘因为现代资讯、各种影视剧、小说等的关系,算是多多少少知道一些或真实或想象的‘内幕’。但对于这个世界底下‘黑道’的了解,各种下九流行当的具体情况,却并不知情。
不是说真的要写出真实的黑道图景,真要是写出来了,连翘还不敢发呢!但至少得像那么回事儿不是。
所以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就成了必须的事情了。
这件事连翘没有时间去做,实际上就算有时间也不能由她去做——这种资料的搜集,哪怕只是搜集一些最浅层的,那也得和三教九流打交道,她一个年轻姑娘,根本不适合做这件事!
连翘略做思考就找来了宋文静...她想招一个助手。就像以前的钱宝儿一样,帮她收集、整理一些资料。
宋文静,宋文静他知道了之后卧了个大槽!
之前他并不知道连翘的新小说到底打算写什么,不同于一般的作者,开新的长篇小说之前要和编辑商量良久,共同推敲市场之类的。似连翘、许文华这一类大神、小神以上的,他们的小说编辑是不会干涉的。
第一个原因是地位,做到这个份上的作者,不要说编辑了,就连报馆对他们也是安抚拉拢为主。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小说拥有充分的自主权,除了习惯于和编辑讨论的之外,他们确实可以自行决定。
另一个原因也很现实,那就是做到这个程度的作者往往比编辑更了解市场,或者更了解自己。
如果编辑真那么牛,为什么他们自己不去当作者,享受名利,而是当了编辑?所以大多数一流的作者其实对市场,是有着比编辑更加敏锐、深刻的认识的。
再不然,这个作者或许没有编辑那么了解市场,但是他们了解自己——有的人就是不适合写那些大热的题材,那能怎么办?就算勉强去写,也只会更加别扭,还不如自己原本的呢!这种情况下,与其听编辑的建议,还不如遵从自己的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