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文豪——三春景
时间:2019-05-16 05:52:01

  聚众上万的恶匪自然就会有大量的家眷,孩子就是恶匪们的。
  这个时候狗血的故事发生了,那时候小刀荣也才二十出头,就算做的事情如何离经叛道,却也还是一个年轻人。就在和这家犯官女儿多次接触的过程中,他喜欢上了人家。
  喜欢上一个女孩子之后就会对其有各种优待,譬如说放松一些对她父兄的看管,又譬如说经常带女孩子出去逛逛。
  终于在某一天,小刀荣向心仪的女孩子求亲,对方也答应了。之后就是山寨里的张灯结彩,所有人都准备着老大的成亲仪式。
  没有人想到这个喜庆的新婚之夜会发生什么恐怖的事情!
  然而确实发生了!这女孩的家人早就商定好了,让这个女孩对小刀荣虚与委蛇。麻痹对方之后为家人找到机会向外界传递消息,最后想办法里应外合——家人已经想好了,这虽然风险很大,可要是借用好这个机会,说不定就能将功赎罪,免了流放的罪过。
  实际上也做到了,在大婚之日时,外面已经有官兵埋伏好。而在寨子里面,趁着手背松懈也在酒里下了大量的蒙汗药。而少数不能喝酒的守夜人员,以及各家属什么的额,也各有办法摆平。
  于是就在这一夜,几万人死在大山里——很多人就是死在睡梦中而已!血将那座大山的土地都染红了三寸。之后官兵将尸体填入了一座山谷中,多年以后那座山谷也无人敢去,听说冤魂徘徊,入不了地狱。一旦有活人过去,立刻就会恶鬼拉走。
  实际上就算没有这样的传言,也没有人会去。即使时间过去了那么多年,上万人腐烂的臭味也是不会轻易消散的。隔着很远很远人就能闻到那种异样的味道,即使是在山里迷了路,也不会有人误入那里的。
  当然,当初毕竟是在山里,地形复杂,又是晚上行动,有几个恶匪的漏网之鱼也不奇怪。普通的漏网之鱼没有人在意,真正让官方上心的是匪首‘小刀荣’也跑了。
  当时朝廷的人断定小刀荣跑不远,因为借着小刀荣没有防备,将其彻底灌醉之后,犯官家的那个女子按照兄长的安排给他下了药,又将兄长引了进来——他的兄长并不是一般的官宦人家子弟,小时候因为身体弱,送到武当山修行过十来年,学了一身的武艺,当初被绑上山只是被遮掩过去看而已。
  一般山贼也想不到这种读书人家还有子弟会武功、混江湖。
  这兄长进来,别的都不做,先废了小刀荣武功,并且挑断他使小飞刀的手筋。没有杀的缘故是这样的匪首最好是能活捉,然后押解到京城行刑。这家想要自家功劳完满一些,于是事情也就做的细一些。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严密看守之下小刀荣竟然跑了!
  后来有进行搜山,没有搜到人,也只能不了了之。他们估计小刀荣已经死在深山中了——一个手筋挑断的废人,因为通缉令不敢下山,很有可能早就死在山里了。
  谁也没有想到小刀荣故意毁了脸躲避通缉下了山,后来流落到了天水山庄。
  “立得大功自然有嘉奖,不只是流放之事作罢,之前查抄的家产,还没有发卖的也还了回来。只不过因为之前的罪责,宋家始终是不能再朝堂上混了,于是下一代的宋家人干脆去混江湖。十八年之后也有好大的名声,‘仁义无双’宋大侠!”
  “呵,三万多人的性命背在身上,仁义无双?笑话罢了!”凶手哈哈大笑,是的,当初那个犯官家庭正是姓宋,是宋大侠一家。
  被凶手列在报复名单的人很多,因为当时宋家里应外合讲究时效,一时之间难以收拢足够的人手,所以前来讨伐的官兵成分非常复杂。除了湖广驻守西边的官兵外,还有云贵吐司的私军,另外还有不少江湖人,这些人是朝廷临时征召的。
  那些大头兵也就算了,不过是听命行事,所以凶手的报复目标就是宋家人、那些参与进来的江湖人——其实他不知道有多少江湖人参与了此事,但是事后这些人会吹嘘,英雄大会上可不是就有人说起当年的事!
  有人抓紧了手中剑:“你这恶人!恶匪为祸一方本来就该人人得而诛之,难道不是罪有应得?”
  凶手却轻蔑一笑:“罪有应得?那那些无辜妇人怎么说?那些几岁的孩童怎么说?三万多人,其中真正当得上‘匪’的只不过近一万而已。要一口气杀了,只不过是有人要夸大其词,杀良冒功...这些人我一个也不打算放过!”
  小刀荣早就不是当年那个俊朗的年轻人了,武功尽废、手筋挑断,脸被毁容,头发也已经白了一片。他活在人间,实际上和死了无异,他之所以还活着,是为了报仇!
  双手不用用小飞刀了,他就口含铜钱练习暗器,练的唇齿都是血,牙齿掉落了一半,依旧在练习。杀了宋大侠,以及之后又杀了三个人,每杀一个定好的目标,他没有轻松一点,他只是离死亡更近。
  杀掉所有的目标,他也就不打算活在这个世界上了,因为最后一个目标是他自己——他日日夜夜不得安宁,椎心泣血,他认为正是自己相信了宋家人,才会有后来的事情,所以他身上的罪才是最重的。
  之所以活到今日,只是为了将那些人一个个杀掉而已。
  这个故事显然不怎么让人愉快,但是很多精彩的故事都是不怎么让人愉快的。
  如果说之前的推理故事精彩在‘理’,那么后面这个隐藏在深处的过往就精彩在‘情’。前者的引人入胜已经不需要多提,那已经超出了现今固有的小说。反而是后者更加容易让某些同行啧啧称奇,毕竟这个时候写小说的说‘理’少,但谈‘情’可就再正常不过了!
  这段情一开始像极了狗血言情小说,然而后半段异军突起,掩盖在浓重的血腥味与仇恨之下,崩塌地那样迅速和简单...在那样的深刻的恨下面,那一点点爱情海真没有什么用处!
  案件真相大白,小刀荣自杀,然而没有什么开心,包括书里的女主,也包括书外的作者。小刀荣当然不是什么好人,但不得不承认,他的恨是有道理的。
  这一段的剧情让人颇为惆怅,幸亏后面有男女主角甜甜甜,达成海誓山盟成就,不然恐怕还会继续消沉下去——女主陷入了低谷,男主傅青城这个时候用自己的方式开解了女主。
  也就是以此为契机,两个人终于选择了认清自身。
  啧啧,喜大普奔。
 
 
第366章
  “到底是乔琏先生呢,我们以前也是看过公案小说的了,然而与这个相比,实在是...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了!”远在苏州的金凤放下报纸,感叹道。
  说起《鸳鸯蝴蝶剑》影响最大区域,还是非苏州莫属了,整个江南地区次之。此时的《鸳鸯蝴蝶剑》已经掀起了全民阅读潮,这只能说武侠小说对于华夏来说实在是太对胃口了。
  仔细想想,‘千古文人侠客梦’,这也不是不能理解啊!
  看看太史公就是因为太偏爱侠客了,所以《史记》中才会有刺客游侠列传这个板块。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史书还是典型的英雄史观呢!一般人眼里刺客游侠确实算不了什么,只有王侯将相才是史书描述的重点!
  再看看诗仙李白,作为一个文人,无数次吹嘘自己的剑术,硬生生地让后人认可他是大唐第二,而且还写了《侠客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除非传说中的武功是真的都存在的,不然这很明显就是吹牛啊!
  只不过因为李白诗写的好,所以吹嘘的比较好,比较有文化而已,但这样的吹嘘就不算吹嘘了吗?当然不是的!说到底,这只不过说明了李白对侠客梦的痴迷。
  可以说,后世之所以有武侠大师们渐渐自动发觉出武侠这个题材,本就是文人侠客梦的终极体现!
  应和这样的心态,再加上连翘的小说根本没有经历过武侠小说的不成熟期,直接出来了很成熟的作品,这对读者们的震撼可想而知。
  金凤这样说,直接让其‘黄龙阁阁主’陆心远苦笑起来:“公案小说和武打小说融合起来其实并不罕见,只不过以往都是以公案小说为主,辅之以武打内容。乔琏先生却反其道而行之...写出来确实让人赞叹!”
  古代的公案小说确实有这个特性,最明显的就是《三侠五义》了,主要是包大人探案,但是探案过程中会有很多江湖人登场。其中南侠展昭更是代表人物...让整部小说带有一些武侠小说的特性。
  这个特点在《鸳鸯蝴蝶剑》中是反过来的,以武侠为主,带有公案小说的特点。
  唐宋却懒得听他们这些作者的抱怨——他们这些人作为作者,站的立场不一样,看到这样的好作品,觉得好的同时,也很容易产生一种颇为感慨的‘无力感’。唐宋就不一样了,他不是作者,单纯就是读者而已。
  这个时候完全就是迷弟的状态,大为赞叹道:“乔琏先生写什么小说,什么小说的格局就要为之一变,风气为之一心呢!《鸳鸯蝴蝶剑》之后武打小说恐怕要大变,人人都会争着学乔琏先生。而看到现在呢,就连公案小说都被波及了,不至于人人学乔琏先生,但至少会多出一个不同的流派了。”
  读者对武侠小说的欢迎是十分强烈的,只要稍微注意一下读者们的动向,对于作者们来说并不难以察觉。大家都是要吃饭的,既然如此受读者欢迎,那么谁也不会逆着潮流前行了。
  公案小说就要差一些了,《鸳鸯蝴蝶剑》的这一篇章证明了这种流派的推理非常受欢迎,却没有将传统公案小说打倒。说到底传统公案小说有其存在的土壤,以推理小说的角度来说有很多缺点没错,但其实它的读者也不见得仅仅是将其当作是公案小说去读。
  这类小说中出现的主角,也就是那位公正严明、善于断案的官员,其实是普罗大众对于官员的美好寄予,一种想象。大家盼望着生活中真的能有这样一位官员,保护平民百姓不会受到冤屈。
  为什么即使进入现代,公案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还是很受欢迎,其中观众有大量的老年人,以及其他并不是推理小说受众的——这就很清楚地得到解释了。
  唐宋这个纯外行一样的评论让丁一新大笑起来:“唐公子比我们这些人洒脱,比不得的...不过说起来连小姐的小说似乎就是这样,总能让风气为之一心。虽然行内学大作者们的小说已经是常事了,但做到连小姐这地步的还是少数。”
  这确实很正常,哪怕是后世网文小说圈子里,由某个大神写热了某个题材,这个题材这个流派也会难免被其他作者进行跟风。
  这个时候也是这样,连翘的小说只是将这种影响扩大了,不只是一般的作者,而是所有写小说的作者,只要是写她涉足的领域,都不免受到她的影响。只不过有的人是主动的,有的人是被动的。
  丁一新有此感叹,那是因为就连他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被动地多少受到一些影响。
  “说起来算算日子,连小姐应该已经到京城一段时日了罢?却始终没有听到她出新小说的消息,难道她在京城真的不写小说了?”丁一新看起来真的非常遗憾。他现在也是半个连翘粉丝了,只不过和脑残粉不同,他还是很理智的。
  他每次都十分期待连翘小说中那些‘新东西’。
  说到这里,唐宋就十分得意了,当即道:“并不是呢!”
  这话一出,其他人都将目光投注在了他身上...听这话的意思是有内幕消息啊!
  受够了这些大神小神作者的吹捧、优待,唐宋才慢悠悠地开口:“乔琏先生一到京城的苏州会馆就给我写信,让我给寄过去苏州这边的报纸呢!后来有了新的住处,也是最先通知我这里按照新的地址寄报纸。我这里每过十天就给乔琏先生寄一次报纸,上次寄去之后收到了一封回信...”
  所有人都竖起耳朵来。
  “呵呵...乔琏先生说了,忽然有了一个小说的念头,于是迫不及待地和京城那边的书社、报馆联系。虽然有些仓促,但确实将一切事情都说定了。大概过些日子吧,就能看到乔琏先生的新小说了——我托了乔琏先生,小说一旦出版就给我寄报纸。”对于自己首先被连翘想到,又有这样的特殊优待,唐宋的尾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
  “咳咳、咳咳。”
  “你怎么回事儿?如今天气燥,多喝一些梨汁儿罢!那个对咳嗽最好,比吃药还强呢。”唐宋正在滔滔不绝呢,忽然听到对面金凤不停地咳嗽,不由得提醒他——两个人气性相投,如今已经是关系很好的朋友了!
  金凤露出一个无奈的表情,往身后的靠背一靠,两眼一闭,双手一摊。表示自己已经尽力了,实在是唐宋太迟钝呢!
  明明平常是一个非常敏锐的人呢,怎么这个时候就显得这样迟钝?还是说每次说起乔琏先生的时候就会自动变蠢?这么说虽然很没有道理,但似乎是真的啊...金凤这样胡思乱想着。
  就在刚才,本来不在这间隔间的许文华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隔间外面,也不晓得他听了多久的对话。金凤是突然抬头的时候发现的,差点没吓死他,许文华的脸色实在是太险恶了!
  唐宋却一无所觉,没有注意到朋友金凤,以及其他人变得古怪起来的神情,继续道:“说起来这新小说还和许文华那厮有些关系呢!”
  隔间内的其他人面面相觑,露出一个蜜汁表情:哦,因吹思挺!
  “哦,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个时候金凤就很没有朋友爱了,怕唐宋看到许文华就不肯说了,连忙催促道。
  唐宋‘嘿嘿’笑了几声,似乎是想起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过了一会儿才道:“我给乔琏先生寄的报纸挺多的,不是有一段时间许文华那厮说乔琏先生《鸳鸯蝴蝶剑》其实不算他们赌约约定的那种小说么,好多报纸为了吸引读者都说了这个事情。”
  “乔琏先生知道了,这才有这部小说——不,也不能这样说,乔琏先生有给我写信。信里也说了,是先有这部小说的念头,只是后来也迟疑着要不要写。有许文华那厮的话,这才争口气一样决定要写!”
  其他人忍不住笑了起来:“乔琏先生也真是的,难道真为了这个生气?竟然这样就想到了要写小说!”
  听到连翘竟是这样的‘草率’,朋友们都笑了起来。这话如果是别人说,他们都要怀疑是在说谎了。也就是连翘,她本就没有撒谎的额原因,性格又确实不同一般人,所以大家没有一个怀疑真实性的,只是为此笑了起来。
  又有人道:“这样说来,新小说就是一部真正符合赌约的小说了?不然也不能做到让文化兄心服口服罢——你可打听到了新小说的内容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