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文豪——三春景
时间:2019-05-16 05:52:01

  陆心远说完了这个,才感慨道:“其实我们这些写武打小说的都是非常感谢乔琏先生的。在此之前你们也知道,武打小说看着虽然还好,但实际上越来越被读者厌烦了,整个题材在变小,说不定过几年就要变成了一个小题材了。一些作者还能写别的题材,一些却只愿意写这个。”
  停留在原地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因为爱好,就是喜欢这个题材,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有的却是因为胆子小...留在原地还能苟活,谁知道进入到新的题材会有什么结果?若是彻底凉了,那该怎么办?
  “乔琏先生的这部《鸳鸯蝴蝶剑》却是救了大家,大家才知道武打小说可以这样写——以前大家也有些门派的、写武功的、写武器的,但是没有谁像乔琏先生这样,写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这样一来格局可比以前大多了!而格局一大,故事展开的可能性也会变大,不再像以前一样千篇一律,被钉死了在一个框架里。”
  说着又感慨道:“还有内在的,之前大家笔下少见乔琏先生这样塑造人物。就是江湖儿女的那种侠气凛然、一身正气!各种各样具有江湖气质的有趣人物,以前大家怎么没想到?只有几个脸谱一样的角色用来用去。”
  听陆心远说到这里,金凤又补充了一句:“还有‘情’!《鸳鸯蝴蝶剑》中最重要的一样东西其实就是‘情’,江湖儿女之情一以贯之。亲情、爱情、友情,种种交错!立刻就让只有打斗的武打小说从干瘪到丰满了!”
  “没错!”这个时候点头的是王思齐,写情是他的老本行,所以才能看出连翘写情有多么妙。连翘的感情戏一直不是很好,但是从很早开始她就能写出很深刻的感情种类了。而在《鸳鸯蝴蝶剑》中,感情戏的弱点其实已经被提升了不少,特别是在最后阶段,王思齐也曾一段一段地品评,为其中精彩感情戏击节称赞。
  “《鸳鸯蝴蝶剑》中的‘情’很有意思,它既是能够发生在任何人之间的感情,又是江湖儿女独有的。仔细想想,普通人的感情轻易能做到武林江湖中那样不拘小节、荡气回肠吗?很多在一般人中间离经叛道的,放在《鸳鸯蝴蝶剑》的那个江湖中就显得非常寻常了。”
  王思齐这个话也算是抓住了一个重点了,大概是江湖人物危险比较多,所以往往生死看的比较淡。这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相比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更加敢爱敢恨,更加坦荡荡。感情上面也外放很多——毕竟很多人经常面对生命危险。在生死都说不好的情况下,很多普通人无法越过的东西,在他们眼里真的算不了什么。
  大家讨论的非常起劲,就像是要将《鸳鸯蝴蝶剑》翻来覆去地研究一样。毕竟这部小说确实非常优秀,成绩也很棒。特别是这还是大家好朋友的作品,无论是因为对连翘的探究之心,还是因为想要提高一下自身的业务水平,研究研究总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而这个时候人来了,而又一直保持沉默的许文华就非常突出了。他就坐在角落听所有人说,甚至表情都看不出什么变化来。
 
 
第391章
  已经接近子时了,如果是在乡间,这个时间当然是夜深人静。但在这个朝代的城市,因为没有宵禁的关系,所以夜生活是空间繁荣的。吃的、玩的,在夜晚也不耽误,如果在闹市区居住,热闹可以通宵达旦,直到黎明之前才安静下来一小会儿!
  沈家的商队就住在这样的闹市区,倒不是领着商队的沈家七爷沈钰喜好这种繁华。只是天津的大宗交易场所全都在闹市区分布,为了做生意方便,所以在停驻天津期间他们干脆安顿在了这里。
  此时沈钰正在书房里写写画画,忙着将白天的事情拣重要的记下来,这是她做事以来的一个习惯,坚持了很久,并且打算一直坚持下去。
  “七少爷,关外货和草原生意的账本做出来了,您说做出来要立即拿来的!”门口传来敲门声,是这次商队的一个管事。因为是沈钰的心腹,所以管着账目上的事情。
  沈钰放下笔,示意他进来。
  从南边来北边做生意,一路上到达哪里,生意就要做到哪里。不然只是将苏州货倒腾到京城和天津,然后再将京城货倒腾回苏州,这能将商队效益最大化?实际上走运河做生意也就这点好处了,沿岸港口多,货物的倒换频率高,同样走一路,比走海路赚的多一些。
  只不过走运河成本摆在那里,这才致使纯利下降,大家都不爱走运河了。
  而到了天津之后,做生意的安排也很多。这个时候不只是做天津的生意,也要做京城的生意,另外关外、草原上,这都不能放过!
  别看这个时候无论关外、草原,还有别的一些地方,在世人眼中都算是不毛之地,但再是不毛之地,那也是有一些好特产的!
  人参是救命的东西,关外深山老林里的最好,年份足、药性大!这是富贵人家都爱藏的。东珠没有什么救命的效果,但是漂亮!又大又圆的东珠也来自关外,圆润硕大、晶莹透彻,这个不治病救人,但是女眷为了这样漂亮的小东西,愿意花的钱比人参还多!
  草原上也有很多特有的药材,而除了这些外,最常见的草原交易大概就是牛马之类的了。将茶叶、铁器卖到草原,再从草原弄来牛马羊等牲畜,这是山西商人做的最多的好生意,外人也轻易插不进手。
  沈钰之前沈家也没有涉及到这个生意,不过在他手上更进一步了,打通了关窍。如今和草原的牲口生意规模不大,却已经是个好的开始了——能做到这一步,靠的当然是交换!天底下有晋商借着地利之便把持着这桩生意,自然也有苏州人能够把持的别的生意!
  从草原带来的牲口,羊往往沿途就会卖掉,牛马才有可能南下。主要是羊用来吃的,北边吃草原羊,南边吃湖羊,偶尔吃吃草原羊,草原羊来到南边还是有得赚的,但是相比运输路上耗费的物料成本,还是在北边就卖掉比较划算。倒是马匹和牛,南边比北边缺乏的多,运到南边利润还算不错。
  两本厚厚的账册摆在沈钰面前,沈钰点点头,吩咐道:“这件事我知道,这几日就能看出来。对了,明日你让个算账最精明的账房来我这里,有一桩生意要谈,需要个人...”
  主要是对方非常精明,行内传闻这人玩的一手好账本,有的时候觉得这人弄了鬼。可仔细看看,并没有问题,只是人家对账册的理解更加深入——被他弄了,也只能自认倒霉,权当交学费了。
  管事应下这件事,第二日一早,天才蒙蒙亮,就由一个年纪大概在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账房等在了门口。沈钰让小厮请他进来一起吃早饭,借着用饭的功夫就将今日他要做的事情说了说。
  天津紧靠着京城,一般来说营养肯定会被京城吸走。古今中外都是这样的,大城市周边很难起来另外一座大城市。不过天津命好,有另外一条出路,那就是天津临海,作为一个海贸港口,这就足够立足了。
  再加上京城作为政治中心,不好在强加商业中心的职能了——古代一个城市是有极限的,都城庞大的人口考验着周边的供养能力。这一点,就算有海运从南方、从海外输送物资,也有一个天花板!
  这又和江南的城市不一样了,江南的城市得益于周围环境优越,供养能力强。即使没有像京城那边花费极大的人力物力,也能供养出差不多规模的人口。
  京城在没有商业中心职能的情况下已经有百万人口了,再加上商业中心的话要有多少人?一百五十万、两百万?这在运输技术等技术还没有发展的封建社会,一个不好,拖垮政府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天津分担走了这个只能,也承接着京城与外界的交易中转。可以说,天津的生意不只是天津的生意,也辐射了大半个北方得到生意。这直接使得这里诞生了大量的大宗货物交易场所,而这些交易场所周围因地制宜有许多全国各地会所、客店,方便往来行商,这也是很正常的了。
  而为了与之配套,餐饮业等各种服务行业也在这里云集。
  所以在这里做生意方便的很!从找到生意的机会,到约人商定,再到找行会签订合约,最后到货栈拿货、去钱庄转钱等等,加起来可能都不要一刻钟的路程!
  今日沈钰的安排就差不多,两人约在一家茶楼包厢谈生意。若是顺利,可能不到中饭就能完成——只是不顺利的话,拖上几天也很正常,时间全花在扯皮上了。
  实际上这桩买卖不算神速,但也算不错了。最终在双方满意的前提下,两天后签订了文契,一切尘埃落定。而这应该是沈钰在北边的最后一笔大生意了,这件事完成,他就要带着商队往南走,回老家苏州了。
  签订文契之后,之前因为利益争的脸红脖子粗的两边人马立刻和睦起来。这很正常,之前为了取得更大的利益,往往是一步不让,好比是战场上的厮杀。但这个时候大家就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了,维持一个好的关系就很有必要了。
  都说和气生财,正经生意人都是很在意这种人脉维持的。
  对方也知道沈钰是个豪门公子,家在苏州堪称坐地户!心里眼红沈钰在南边的资源,所以有心拉拢,想要将来有机会的话去那边发财,所以更加殷勤了。
  以本地人的身份道:“我听闻沈公子不日就要回南了,然而这些日子都在忙生意的事情,甚至抽空去了一趟山西!呀,咱们天津都没好好玩过,这怎么能行!今日生意定下来了,我这个做主人的一定要好好待客!”
  其实沈钰不是第一次来天津,虽然都没有怎么玩过,但是他去过的地方多,对于各地风采已经有些麻木了,并不太感兴趣。然而今天是商业上的合作伙伴邀请,从人际交往的角度来看,当然是接受了。
  于是那位天津老板也不多说什么,直接将沈钰带到本地最高档的风月场所。
  古代风月场所都是合法的,对于谈生意的人来说,就和后世的高端俱乐部差不多。沈钰也不是第一次来这种地方了,神态自然。
  只不过提要求的时候道:“唱曲、弹琴的姑娘来几位也就是了,我这边陪酒并不用。”
  那天津老板并不当回事,按他说的吩咐了老鸨。而且为了场面和谐,他自己也没有要陪酒的。
  天津老板很清楚,类似这种豪门公子,很多情况下会被教育到两个极端。要么就是成为纨绔子弟,要么就是靠着极好的教育资源和极优越的环境成长为最优秀的人。眼前这位沈公子的聪明他是领教过的,已经知道对方不是豪门大家族的废物,那么由此知道家中管教的厉害,在女色上十分谨慎,这也是很正常的了。
  反正他们的主要目的也不是来嫖的,主要是炒热气氛、缓和之前谈生意时的紧绷关系,初步建立起一个其乐融融的环境。
  事实上来高档风月场所的,也没有几个是来嫖的。这里这样贵,姑娘们还讲究个卖艺不卖身啥的。真要是为了嫖,去哪里都方便容易一些。
  在老鸨安排的包厢里,两人分主宾坐下,外头进来三个素净清秀的女孩子,年龄都在十七八到二十岁之间。身后还各跟着一个小丫头,为三人拿着乐器,一个人是用琵琶的,一个人是用胡琴的,另一个什么都没有拿,应该是个歌女。
  三人低眉顺眼地行了礼,既不显得冷淡,又不过于谄媚,显然是系统学习过的。
  这一幕沈钰以前也曾见过,不过这一次想起了连翘新写的小说《丁香传》,所以特别注意看一下——以前都太注意这种事,现在想来,这些女孩子的训练可不少。
  天津老板见沈钰盯着那三个女子多看了几眼,便笑着道:“沈公子可是觉得她们有哪个还能入眼?若是真有,便让她们伺候吧。”
  说着看了三个女孩子一眼,眯着眼睛道:“沈公子这样的年轻俊杰青睐,也是她们的福气了。”
  坊间有个说法,叫‘鸨儿爱钞,姐儿爱俏’。老鸨都爱有钱的豪客,至于青楼的姐儿们,反正钱大多数都归了老鸨,她们也就不在意这个了,若是有个年轻英俊、体贴心意的客人,那便是最好的了。
  沈钰的条件,显然是能够让老鸨和姑娘们两边都爱的。
  沈钰却是淡淡地笑了笑:“不是这件事,是想起了一部小说,里头有说这些女孩子日常有待人接物的训练。我刚刚看着,也觉得是这么回事。”
  那天津老板听了来了兴趣:“哦,难不成沈公子说的小说是如今正在《玉衡报》上连载的《丁香传》...啊呀!我怎么忘了这小说的作者和沈公子都是苏州人,显然沈公子比我们这些天津的要熟悉。”
  这时候表演的姑娘们已经准备好了,演奏乐器的作者,只有唱歌的歌女站在一边。只要两位客人点个头,她们就能表演。
  只是天津老板并没有直接让她们表演的意思,而是转过头问她们:“那《丁香传》说的正是你们的故事,你们看过么?里头的东西有多少真,多少假,这可说得上来?”
  几个姑娘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作答。
 
 
第392章
  这些女孩子读过《丁香传》吗?如果是在比较低档的风月场所,这个答案应该是否定的。那里的女孩子且不说绝大多数都不识字,就是认识字的,因为生活的艰难,也没有那个心力去做什么小说的消遣了。
  但是换成是高档的风月场所,这个答案就恰好相反,肯定居多。
  本来风月场所就是市井俚俗的一部分,就算包装的再高档,里面绝大多数的小娘都是爱一些市井娱乐和消遣的。和客人诗词相合,并不耽误他们看看小说什么的。而《丁香传》因为主角是一个风尘女子,而且风尘女子的生活写的很深入,再加上名气真的很大,这些女孩子十有八九是读过的。
  不只是读过,如果说良家女子对这部小说有的还讳莫如深,在这些风尘女子那里就丝毫没有这种顾忌了。一个个每日追看《丁香传》,当初女主丁香的初恋以悲剧告终,哭的最惨的就是她们了!
  在她们看来那就是她们命运的小小缩影啊!即使她们其实没有女主那样的真爱,但被社会主流所不容,这是确定的。
  这时候之所以保持沉默,其实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丁香传》这部小说,要说是纯写实文学,那就是胡扯了。光是里面塑造的‘章台’世界,这就是假的了。而在这个前提下衍生出来的一整套生态,也变得值得推敲起来。
  但是要说是假的,那也很难说。至少读《丁香传》的风尘女子们感觉很真,里面一个个女性人物经历过的事情她们都仿佛经历过,或者曾经经历。有些事情说是感同身受也不为过——这种情况下要怎么说是假的呢?
  这部小说在大框架上虽然不真,但对这些姑娘们来说已经是最接近她们内心的小说了。相比之下,有的主角为风月女子的作品,虽然完全复制了大环境,可是具体到人物,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