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文豪——三春景
时间:2019-05-16 05:52:01

  静默了一会儿,还是那个唱歌的女子道:“这要看如何说了,二位贵客而言这便是真假参杂,可是也不必追究,终究只是个消遣而已。但是于我们而言,这就是最真不过的了。”
  包厢里演奏声起,歌女唱的也很好听。
  沈钰一面喝酒交际,一面想起了半个月前他在京城拜访连翘,特别谈起《丁香传》这部小说。其实他也问过连翘这部小说的真实度,而连翘也对此做了回答。
  “这要怎么说,这部小说我只能说是来源于现实,同时它是高于现实的。没有发现吗,我本可以写一个更加底层的小妓.女,那样倒是更能体现一种奋斗精神了。但是我没有,因为我知道那样小说写出来就很难有这样漂亮、纯洁了。”
  连翘当时说的清清楚楚,这个故事在青楼女子读来或许会感同身受,觉得这就是发生在自己以及自己周围的故事。然而事实上绝对不是那么回事儿!这个故事和她们的生活无限接近,而又无限遥远!
  很多事情她们经历过,很多感情她们是理解的,但是这就能说明丁香的故事,丁香周围其他人的故事,这就是她们的故事了吗?当然不是的。
  其实这些女孩子根本没有深刻地了解自己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所以连翘的小说让她们觉得那就是她们的故事。
  “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又有几个人弄清楚了自己的人生呢?类比就知道了,市面上那么多的世情小说,说是描绘了市井中的生活琐碎。里面的人物和故事追究起来确实是来源于现实生活,这本不错,可是小说终究是小说,不可能将生活照搬上去的。”
  连翘对此心中有数,艺术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这句话她曾以为是装腔作势,后来才明白这句话有多么的一语中的!哪怕是那些写实文学,也不太可能是生活的完美映照。这就像是纪录片,纪录片也不可能是将摄像机固定在一个角度,然后一直拍一直拍。
  纪录片同样是电影工业的体现,需要优秀的摄像去展示内容,需要剪辑去权衡取舍,有的会加上配乐和旁白之类的东西。通过这一系列操作之后,呈现给大众的就不是完全写实的东西了。
  这里面必然包含每一个经手者的思想、倾向,这是不可避免的。
  放在小说上这是一个更明显的事实,连翘对此心知肚明。事实上小说或者别的文艺作品本身也不是为了写实而存在的,所以有此结果似乎也没什么不对。
  连翘向沈钰展示了他们这个行当‘冷酷’的一面。
  “我们作为说故事的人,一般来说,我们不一定要求真实,除非真实有利于小说。实际上从最终的结果来看,真实往往会对小说有所阻碍。而且硬要说的话,小说甚至连合理都说不上,只不过是读者在读的过程中投入进去,很多不合理的东西会在自己的想象中自己合理。”
  沈钰按照连翘所说的,跳出一部小说看这部小说的核心,发现确实如她所说。当初读的时候并没有觉得哪里不对,但这个时候看来整个小说充满不符合常理的东西。特别是里面人物的理念,读的时候站在主人公的视角似乎没问题,这个时候不站主人公视角,发现到处都是问题,放在后世应该算是三观不正吧......
  实际上后世的小说,包括网文也有这个问题。读的时候只要爽、有趣就行了,没有太多值得考虑的。但是事后仔细想想,主人公的三观是怎么回事儿?歪的相当腻味了吧——这种阅读体验,很多网文读者都是有的。
  连翘也曾经是网文读着,后来干脆做了作者,这种事情比这个时代任何一个人都认识的深刻,和沈钰说起来,清楚而透彻。
  也是在这个话题上,连翘对沈钰展开了一些。都是心理学、行为学上的一些东西,倒不是说有多高深,多高深的东西连翘也不知道,她就是说明一下在潜移默化中,包括小说在内的许多东西可以如何不动声色地影响一个人的价值取向。
  其中着重讲了小说和报纸...都是一些大众传媒的内容。特别是在网络推手成为新时代年轻人都有所了解的东西之后,大家开始渐渐明白,我们自己的生活并不是我们自己选择,而是别人替我们选择的。这时候这方面即使心很大的不太在意,但也是有些了解的。
  “普通人的生活真的是他吗自己选择的吗?并不是的。上古时期人们以狩猎采集为生,后来发展农耕,但是生活依旧非常原始。带来改变的是分工出现,有的人生产必要的东西,食物、衣服,而有的人生产的是非必要的东西。人不需要非必要的东西也能存活,那么为什么还要这些?”
  “因为当别人制造出来后展示给他们看,他们交换或者买下来。譬如说海外,因为上古先民不同,我们这里习以为常的东西他们大为惊异。这些足以说明那些非必要的东西不是每个人选的,而是别人做出来后让每一个人觉得这个必要的。”
  “现在这种事情就更多见了,有商家会在报纸上做广告,往往吹的天花乱坠。这其实就是让每一个读报纸的人相信,买他们的东西就能得到许多好处,这是完全有必要的!”
  “小说中商人发财的故事很多,看这样小说长大的一代人,等到他们独立自主之后是不是更容易去经商。还有读我那部《宦海》的人,影响大的说不定就要去认真科举、志愿做官了!”
  歌女的歌声很美,演奏也有很高的水平,但从这一点上来看,这一家青楼还是很用心的。不像一些地方,强调姑娘的才艺,其实水平一般,也就是挂羊头卖狗肉而已。
  但是即便是这样,沈钰也完全陷入了自己的思绪。相对于和连翘说话,或者不说话,做一些普普通通的事情。欢歌曼舞什么的,就显得相当无趣了。无趣到他的精神根本无法集中,偶尔与天津那位老板交谈,其他都在回忆上一次与连翘见面说的话、做的事。
  等到这一场聚会散了,沈钰因为喝酒有些多,心里闷的很,便干脆没有坐马车,而是一路走着回住处。
  这时候已经入夜了,一路上的热闹与白天相比丝毫不逊色,甚至另有一种韵味。
  经过一家红货行的时候沈钰忽然停住了脚。
  在天津,因为是对外通商港口之一的关系,红货行是很常见的。这家红货行店面不小,店门外挂了很多玻璃风灯,比两旁的店铺还要亮出一个档次,佷容易让人一眼注意到。
  而沈钰会注意到这家红货行并不是因为这亮光,而是门口有店员正在宣扬:西洋的货船回来了,新到了一批西洋那边最新鲜的新奇东西。
  店内灯光更足,这是主人家丝毫不吝惜玻璃灯的缘故。这也是因为红货行的东西贵重、利润大,不然光是夜间烛火的开支就不小了,一般的店铺谁会多这个支出?
  这时店铺里有三三两两几个客人,见沈钰和他的随从进来,立刻又店员迎上来招待:“客人是想买些什么?有想要得,还是随便看看。”
  “有什么新奇有趣的东西。”沈钰左右看看,询问道。
  店员眼里厉害,看得出来这是一个有钱的主,接下来就看有没有本事将钱掏出来了,于是满脸带笑道:“客人这话说的,红货行卖的正是海外来的珍稀之物,不然做什么生意呢——您随我来...冒昧问一句,东西您是自己买了赏玩,还是送人?”
  沈钰随着他走,道:“送人的,是个年轻女子。”
  这样一说店员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于是拣那些新奇有趣,又或者漂亮的小巧玩意送上来看。
  沈钰是去过海外的人,何等有见识!一般的东西根本入不了他的眼!看了许多,最后只买了一套西洋人庄园的模型、一盒绿宝石、几部外国人的书。其中也就那套模型还算满意,那不是普通的模型,而是带发条和各种机关的模型,里面很多装置,譬如说水车、小马车之类的,通过机关都可以动起来!
  送走了这位付钱时眼睛都不眨的豪客,店员与同事感叹道:“是个难伺候的,十分有见识,好多东西比咱们都清楚呢!”
  同事一面整理货柜一面道:“虽是难伺候的,可是这样的客人大家还不时抢着要——人家出手大方啊!那宝石也就不说了,就说那小房子、小车子一套的,只能做小孩子的玩具,好看精致是好看精致,可是那价钱啊!就算是大户人家,又有几个愿意给孩子买个这个玩意儿。”
  店员默默回忆,冥思苦想道:“那豪客好像是说送年轻女子的。”
  “?”
 
 
第393章
  连翘围绕着眼前这一套外国庄园微缩模型啧啧称奇,东西真的非常精致了,哪怕是在后世,这样完整的一套庄园模型恐怕也价格不菲。而要做到这样精致,里面甚至有贵金属、宝石做装饰,那价格就更不用说了。
  尝试着拧了几个发条一样的机关,整个庄园动了起来!
  连翘来到这个世界之后稀罕的东西也见过不少了,因为有后世的见识,所以很少有她都觉得非常厉害的时候,这次看到这个模型倒是有些这个意思了。并不是说现代条件做不出来这种东西,而是在古代环境之下做出这个,该有多难啊!
  纯手工打造,一些机关的精密性和此时的时钟、怀表没有任何差距,再考虑到整个庄园存在很多很多机关,工作量简直爆.炸!一个匠人一辈子恐怕都做不了几套,完完全全是稀有品中的稀有品。
  冬儿一边帮连翘将绿宝石锁在箱子里,一边回头看桌上的模型。惊叹道:“西洋人的东西怪有意思的,这样的东西咱们这里的人就做不出来。我听说以前怀表也是,都是外头西洋贩来的,不过后面广州和福州那边的工匠渐渐能够仿作了。”
  连翘点点头,又拨弄了模型几下:“其实天底下哪里都有值得学习的,也是看到西洋人的学问有过人之处,才有人渐渐引入。你看如今那些工厂里用的机器,很多都是学了西洋人的学问,然后慢慢自己做起来的。”
  连翘随意说了几句,见冬儿不太懂的样子,也就不多说了。只是道:“沈公子送礼来的事情你替我记一下,等回了苏州,我在还礼给他。”
  现在沈钰敢送什么,连翘就敢收什么。她如今身家不比当年了,回一份差不多价值的礼物并不难。
  冬儿记下这件事,本想针对这些礼物说什么,但想到这件事她当丫头的也不好提醒。于是按下,转而道:“小姐,前日有梁先生和白先生请您今日下午去看戏,您要不要换身衣裳。”
  连翘上下看了看,就是一身家常装扮而已,若是相熟的朋友,这样也不是不行。但到底是出门,便道:“找一身轻便一些的出来,再给我梳个轻巧又适合出门见人的头发。”
  装扮好了之后也是巧合,接连翘出门的人来了...出乎连翘的意料:“宋先生?您怎么来了?”
  宋志平扶着连翘上了马车,然后自己才上。等到马车出了胡同,上了大街,他这才解释道:“梁百岁和白明星先过去了,我一人过来接你就够了。”
  其实连翘想说的是,今天说好看戏的是他们三个人,其中没有您啊!但是这话怎么好说出口。本来就是朋友,临时加进来一个共同的朋友同去,似乎也是一件非常寻常的事情。特意说起来,不只是小题大做,更像是不欢迎人家了。
  于是连翘没有再多问,只是点点头算是知道了。
  “前日梁先生请我看戏,我对看戏向来兴趣不大,只是梁先生盛情邀请,实在不好拒绝——我就想问问,梁先生怎么这样在意这件事,我拒了聚会邀请的时候也没有这样啊!”两人一路上也不可能大眼瞪小眼看一路,于是慢慢的聊起天来了。、
  宋志平到底是个圈子里的男子,又比连翘这个刚来的熟悉情况的多,什么事情也瞒不过他去,这件事当然也是知道的。于是道:“他如今正在捧‘海棠馆’的一个女戏子,正四处说动周边的亲朋都过去看人家的戏。”
  连翘听到竟然是为了这件事,一时之间哭笑不得,这简直就是后世的追星族嘛!
  只是有一点不解,问道:“何必要这样,我听说捧戏子不在人多,而在于舍不舍得出钱。若是没有钱,就算来的人再多,也没什么用。只要肯花钱,多多地找报纸来吹捧,然后给找个好一些的戏本子,只要不是太差的,总能捧起来。”
  “你往常最聪明的一个人,怎么这个时候倒不灵光起来了。”宋志平靠在马车车厢壁上,本来正在闭目养神的,这个时候也睁开了眼睛,露出无可奈何的表情:“他的亲朋,亲戚就不说了,朋友可大多是写小说的、办报纸的。他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若是多引得几个人成了那女戏子的戏迷,到时候一起出力,能捧的更高!”
  连翘这下相信梁百岁是拿人家女孩子当偶像明星了,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若不是这样的话,也不会无私到这个地步。要知道捧戏子这件事,自己捧就得了,很少有人会找其他人一起捧的!因为捧戏子的人往往还与戏子关系暧昧。
  虽说这个时代背景之下,没人对倡优之流有忠贞之类的要求,或者说有这个要求也没什么用。但也没有人上赶着给自己找不自在,给自己的暧昧对象找另一个暧昧对象——脑子有问题吗?
  只有一些人,他们是真的爱戏,爱一个戏子的戏,这才会为他们的事业打算。捧起来的时候考虑的不是自己有什么好处,而是对对方有什么好处。现在看来,梁百岁也是这种了。
  连翘感叹:“我才知道梁先生竟是这样一个爱戏的。”
  快到地方了,宋志平随口吐槽道:“他那也是最近才喜欢的,他这个人喜新厌旧的厉害,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抛下这些了。”
  说话间马车停了下来,宋志平先下车,照例将连翘扶下了马车。
  连翘抬头看向这处戏园子的招牌,上面是‘海棠馆’三个大字。再看看大门口周围,已经有人来往了,而且还摆着一些唱戏用的道具。可惜连翘不懂行,据说懂行的人只要看一眼就知道今天主打什么戏!
  戏园子向来是下午和晚间做生意,上午休息,这时候是中午,正好是下午场开场之前。有一些人,但人不是很多,连翘跟着宋志平,很快找到了梁百岁和白明星的位置。
  这两人的位置很好,并没有在二楼的隔间,而就在一楼正中央靠前的位置,有一张八仙桌。围着这张桌子,少则做三个人,多则五六个也不成问题。
  梁百岁是这次的发起人,戏票也是他买的,他当然是坐在主位了。白明星坐在他左手边,连翘也没有客气,直接坐在了右手边。连翘是个女子,宋志平自然不好同她挤一张春凳,于是对白明星道:“你往旁边去一些,给我空些地方。”
  连翘坐定之后才打趣起梁百岁来:“当时问你你又不说,要是你说明了来意,我哪里还会推辞看戏的事情!”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