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兄弟各想奇招,中午这顿饭倒也吃的丰盛。
“还得有肉,不过这样吃鸡肉,不比小鸡炖蘑菇差,关键还方便。”沈二哥夹了块大腿肉。
他也是运气好,没想到陷阱坑里有只肥野鸡。
“是呢,里面的豆腐、粉条都好吃。”沈自毅也吃的满头汗。
又辣又麻真的是太过瘾了。
“我还要下面条,你们谁要?”沈大哥掏出手绢擦擦脸上的汗,这么吃,省得做饭了,太省事儿。
沈自秀起身,“大哥,多下点。”
他去取水壶,锅里的水不够了,否则放面多了,会胡底的。
沈家没有定制锅子,索性就用大铁锅了。
四兄弟坐在灶台上,一点不耽误吃。
吃过饭,汤都没剩多少,倒也好收拾。
“老四,把碗刷了。”沈大哥交代一句,就带着沈二哥走了,他们要去找那位爵爷的管家,提出换地的事儿,这事宜早不宜迟。
沈自毅虽然已经习惯了,但免不了嘟囔,为什么总是他洗碗,欺负人!
沈大哥、沈二哥回来的很晚,估计城里快要宵禁了他们才出了城门。
家里,沈自秀也没等大哥、二哥,用锅底料卧了两个鸡蛋、一把面条,还有两把青菜。
和沈自毅吃的也挺香。
待到沈大哥两人回来,沈自秀看到两人脸色有些不对劲,“大哥,二哥,不顺利么?”
沈大哥叹口气,露出苦笑,“人家同意换,甚至咱家的农庄都不用降价,可是咱们吃不下啊。”
明明肥肉就在眼前,他们偏偏无能为力,只能眼巴巴看着,这才是让人难受的地方。
“那块地很大?”沈自秀也觉得很麻烦。
“那个农庄离咱们这不算远,骑马也就小半个时辰,离北城门比咱们农庄还近呢。土地不多,上等田十五亩,中田十亩,旱田三十二亩,它贵在有个山头,得有一百多亩呢。人家要四千五百两,一文钱不能少。”沈二哥将价格一说出来,众人都没了声音。
沈大哥声音有些干涩,“咱们农庄作价一千五百两,家底还能凑五百两,还有两千五百两的窟窿。”
无奈的摇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实在是没办法了。
沈自秀沉吟,“大哥、二哥,要不找人合买?”
他是想到了张家包子卤肉铺找人合租,才有的灵感。
沈大哥看向沈自秀,“你是说张家?这不是小钱,她们有么?”
沈自秀很诚实的摇头,“我不知道。不过如果张婶子有钱的话,我觉得和她家合作不亏,她们人很好。”
沈大哥最后还是同意了,“咱们丑话说在前头,也省得伤感情。如果她家愿意,那咱们先要讲好,这农庄怎么分。如果她们狮子大开口,我是不同意的。”
沈自秀很是自信,张婶子不是那种人。“那我明早就去和张婶子去说。最多能容咱们多少天?”
“五天,那位管家说最多给五天让咱们筹钱。你以为我和大哥为什么回来的这么晚,还不是请那位管家喝酒去了。”沈二哥打了个饱嗝,果真一股子酒味。
沈自秀点头,心里有数了。
沈自毅很是好奇,“三哥,到底张婶子她们是做什么的?怎么会那么有钱。”
在他意识里,孤儿寡母的生活都是清贫的才对。
沈自秀抬眼,看到大哥、二哥也在看着他,“我不知道。我真不知道。”
沈大哥调侃道,“你这样可不行。”
“她们从来不提,我觉得恐怕也是有难言之隐,知道了又能如何。”沈自秀倒是想得开。
他看中的是人,又非家世。
再者说,以己度人,他不是也没坦白么,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
“那这样,为了节省时间,明早我们三个一起进城。如果张家没有问题,你顺便把东西换了,还有我手里的一些东西也要卖了。”沈大哥看向眼巴巴的沈自毅,“老四,你留下看家。”
竖日一早,早饭都没吃,沈自秀单独骑着黄云,沈二哥驮着沈大哥,三人往城里赶去。
“三弟,咱们只带了一些瓜果,要不要再买一些糕点。”虽然两家走动很勤,但这却是沈大哥、二哥第一次登门。
沈自秀摇头,“不用。买的糕点还没有婶子和柔妹妹做的好吃呢。要不买两条鱼吧。”
柔妹妹爱吃。
沈大哥虽然觉得买鱼有点奇怪,但也听了沈自秀的建议。
三人又在小摊位一人吃了份汤面,算是把早餐吃了。
三人进了张府,桂花婶和张柔都出来了迎接客人。
沈自秀亲自给双方介绍。“张婶子,柔妹妹,这是我大哥、二哥。大哥、二哥,这是张婶子和柔妹妹。”
双方免不了客套寒暄了一番。
之后桂花婶将人让到了正堂,张柔也吩咐赵嬷嬷烧水沏茶、洗些水果。
“柔妹妹,别忙了。这次我大哥、二哥过来,是有要紧事和张婶子商量的。”沈自秀示意张柔坐下。
桂花婶看着三人,“都说了以后两家当亲戚走动,也别外道,是不是遇到困难了?”
沈大哥叹口气,将情况详细的说了,“这是个好机会,我们不想错过,可是差的实在有些多。就想问问张婶子有没有兴趣一起合买?”
桂花婶和张柔对视一眼,没想到是这样的大事。
“能不能让我们娘俩商量一下?”桂花婶有些心动了。
张柔和沈家三位哥哥点点头,随着桂花婶进了东屋。
“娘,账上还不到五百两呢。”张柔也想买地啊,这绝对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可是钱包不允许啊。
“我不是让你帮我写好了菜谱么,我可以去李府,找李夫人,看她买不买。”桂花婶原来把主意打到菜谱上了。
想到李夫人的大方,张柔点头,“可以试试。”不过,“可是菜谱里涉及到一些秘料,就给了?”
桂花婶长长吐出一口气,“蘑菇粉可以给,那个是后来我自己研究的。还有豆瓣酱也可以给。有这两样,咱们的诚意足矣。”
第322章 钱到手
第三百二十二章
沈大哥、沈二哥饶有兴趣的参观了下以前的邻居,曾经的木府,现在的张府二院。
“跟咱家那房子比是差了些。”沈大哥看到除了正房有两样家具,其他都空荡荡的,显得有些阴森,“老三你现在一个人住在这边?”
沈二哥有些酸了,“张婶子对你也太好了。”
沈自秀给两位哥哥倒茶水,“我在这边练武方便。”
别的倒也没多说。
“你说张婶子能筹到钱么?”沈大哥有些紧张,如果不成,他们只能卖农庄了,他是真的不愿意。
沈自秀想到刚才,张婶子母女俩商量好了回了正堂,就告诉他们,她们也想买地,但是家里账上的钱不够,差了不少,她们要出去筹一些钱,结果未知。“等着吧。不管如何,今天都能有个结果。”能做的他们都做了。
再说桂花婶、张柔到了李府。
桂花婶先是夸赞了一番李小公子,之后就示意她有话要说。
李夫人让乳母将孩子抱下去,屋里的丫鬟也赶出去了,才说,“张姐姐,何事啊?”
“曾经在国公府,就没少让李妹妹帮忙。现在我也知道,妹妹目标远大,要开顶级的酒楼,要让我入伙,无非也是想拉我一把。但是姐姐…哎,小富即安,真没那么大野心。”桂花婶掏出一本册子,“这是我拿手的所有菜谱,还有一些秘料的制作,都在这里了。”
李夫人很有兴趣,接过,“这是柔儿的笔迹,这字越发的好了。原来蘑菇粉可以提鲜…原来凉拌菜要加糖…这豆瓣酱我却是知道的。好好,我明白张姐姐的意思了,张姐姐,你觉得多少钱合适?”
桂花婶却是笑了,“我们曾经也做过交易,就按照之前的减半就可以了,毕竟这次太多了。”
李夫人敲敲桌子,“我手上现银也不到两千两,府里还要留些急用。这样现银我给你们一千两,我再给你们一批珍珠和宝石,也能卖个一千五百两左右,如何?”
桂花婶摆手,“不要那么多。只要两千两就可以了。以后要是菜谱有不明白的,我还负责教会。”
这是她们母女俩商量好的,不多要,包售后,毕竟谢绝了人家的好意。
她们也是有些理亏的。
李夫人果然笑容更诚挚了两分,“那我就彻底放心了。你们等我。”
不久,李夫人拿着一个木盒子出来了,“你们看看。”
桂花婶打开,差点被闪了眼,好多宝石啊,直觉说道,“是不是多了?”
“不能按照卖价给你们,你们拿去银楼,人家肯定要压价的。我知道张姐姐你肯定是要用钱,还是两千两对么,别的我帮不上,这些宝石你们就拿着吧。”李夫人生完孩子,精明劲回来不少。
桂花婶也不再推拒,“那我就厚颜收下了。”
之后双方又说了几句,桂花婶就告辞了。
她们还要去东裕隆。
马车上,张柔恋恋不舍的摩挲着宝石。
真的是漂亮啊。
不过宝石、珍珠会因为品相、个头大小,价格不等,所以这些东西到底能换多少钱,母女俩也不确定。
好在和东裕隆做了这么多次生意,对方口碑一直不错,可以让掌柜的帮忙做一个评估。
从东裕隆出来,都快中午了。
桂花婶吩咐赵师傅稍微快点,毕竟家里还有客人。
张柔摸着留下的三块宝石,都是品相、个头最好的。
一块蓝色的,一块粉色的,还有一块是绿色的。
她们用珍珠、宝石换了一千二百两整的银票,这三块是张柔舍不得换,特意留下的。
“这么喜欢,怎么不留在东裕隆,直接让师傅给做了镶嵌?”桂花婶拿起一个看看,果然很是通透漂亮。
“咱们现在不是急需用钱么,娘,现在钱弄到手了,可以和沈家合买农庄,但是这地怎么分,地契能不能直接分开,如果不能是不是先签订一个协议?”这可是两千多两的生意,怎么小心谨慎都不为过的。
桂花婶点头,“是得问好了。沈家老大不是说了那个农庄的情况么,按照钱数来说,咱们可以占了大份,你想要什么?”
张柔摸着下巴,“要不咱们干脆要山头好了。山头可以种果树,还可以开出一些旱地来,甚至可以挖鱼塘、养牛。”
桂花婶对种地也不是很懂,“那沈家能干么?”
张柔沉吟了下,“是要给沈家补偿的。这次能买到土地也是托了沈家的福,而且这山头以后少不得要他们帮忙照顾些,所以咱们认可吃亏点。这样咱们可以补偿他们五百两,不过一个月给一百两,五个月还清。”
这样他们沈家这次置换就很占便宜了,土地多了十多亩,上等田也多了,一分钱也没多花。
“回去再说吧,看看沈家想怎么分?”桂花婶也觉得这样不错,不过不知道沈家人的想法。
张府正堂。
桂花婶开门见山,“钱终于凑出来了。不知道我们能分多少?能否直接拿到地契?”
沈大哥也干脆,“咱们按照五百两为一份,您出二千五百两占五份,我们沈家出两千两占四份。上等田有…”
张柔一听就觉得麻烦,“沈大哥,这样分不开的。您看这样可否,我们要山头,一亩地不要,之后我们再补偿你们五百两。只不过现在钱不凑手,我们一个月给一百两可否,可以打欠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