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三弟,是不是也得让张婶子去农庄看看,还有她家的地怎么料理,也要有个说法的。”沈二哥的意思是他们可以帮忙,但不能拿主意。
沈大哥看向沈自秀,“这事你一会和张婶子说说。”
沈自秀点头答应下来。
中午自然是丰盛的一顿,张柔炒了个羊肉香菜,又烤了个蜂蜜羊排。
其实也是张柔馋了,所以特意交代赵嬷嬷买的羊肉、羊排,其实她更想买牛的,买不到不是。
酒桌上,众人也吃了七八分饱,开始聊起天来。
沈自秀就说了去新农庄看看的事情,“那几亩地倒是好说,可是那么大的山头,不知婶子、柔妹妹可有打算?”
桂花婶哪里有什么打算,“那就去看看再说,不急。”
这事还真的是急不来。
张柔也点头附和,她现在也没灵感,“不知三位哥哥什么时候去新农庄,可以一起去。”
沈大哥答话,“我们下午回去搬家,明早让自秀来接婶子和柔妹妹。”
巡视新农庄的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
竖日一早,桂花婶和张柔早早起来,做好了准备。
这次带了赵嬷嬷,赵师傅当然是要赶车的。
带两人过去,主要是因为他们有种地经验,看能不能给个提示。
还没等套马车呢,沈自秀就到了。
“三哥,给你吃。”张柔也不问他吃没吃,直接递过去两个油纸包。
里面是包子和卤肉片。
“三哥,家搬完了么?”搬家最是麻烦了。
沈自秀一口半个包子,吃的一点不斯文,却还是那么好看,“搬完了。”
家里东西不多,还有两匹马。
那边赵师傅已经套好了马车,请桂花婶和张柔上马车了。
“三哥,车里有水囊,你渴了喊一声。”张柔摆摆手,上了马车。
桂花婶看着车里四个食盒,好气又好笑,“你这是看地去了,还是吃喝去了,带的这个全乎。”
张柔早就想好理由了,“咱们自带中饭,省得沈大哥他们麻烦了,这样也节省时间不是。”
反正道理都在她这边的。
桂花婶也懒得和她再杠,再说都准备了,还能扔了啊。
没有手表,张柔没有确切时间,不过看着太阳,还是能猜出一个大约时间的。
她们从北门出的城,之后走了大概有一个多时辰。
不能说远,这绝对属于近郊了。
“张婶子、沈妹妹。”
母女俩还没下车就听到了沈自毅热情的招呼声。
沈自秀伸手虚扶着,将桂花婶、张柔接下车。
张柔和等着她们娘俩的沈家三兄弟都打了招呼,“沈四哥,最近怎么没来找我啊?”
某人不让!沈自毅暼向沈自秀,到底没敢说实话,“我得看书呢。”
第325章 山头
第三百二十五章
张柔可不光嘴上打招呼,除了沈自秀已经给过了,每位沈哥哥都给塞两个油纸包。
这叫吃她的嘴软,以后少不得有求人家帮忙的时候。
沈大哥他们也不客气,谢过之后直接开吃。
不过一个比一个吃的快,所以一点不耽误参观。
“张婶子,您看这边是十二亩上等水田,种的都是水稻,现在水稻已经灌浆了,长势还是不错的。我家那几个奴仆看过了,土地伺候的很好,今年产量不会差了。”沈大哥一边往前走一边做着介绍,“这是界限,种了棵小树,还有块石碑。”
桂花婶和张柔其实也没看出来上等田到底好在哪里。
不过两人都有一个感觉,十二亩地好大啊。
“沈大哥,要不我们看看旱田吧,然后就去看看山头。”张柔不想再看中田了,反正她们也不懂。
主要是走路太多,腿累啊。
沈大哥点头,“那咱们从这处田埂上过去,婶子、柔妹妹慢点。”
张柔提着裙角,注意力全在脚下,绝对的羊肠小路。
而且还是长草、光滑的。
一个弄不好,就要摔跤出丑的。
心里免不得庆幸,没穿成农家妞,要不然下地种田可真的是苦差事。
十二亩地那么大,据说三四个人就能伺候,那平均一下,一个人要种三亩多地,得多累啊。
“婶子、柔妹妹,这是旱田,种的是黄豆、玉米和高粱。”沈大哥比划了下大概范围。
张柔倒是认识这三种农作物,挨着她们最近的是黄豆,只不过现在的黄豆豆荚已经变黄了,倒是有些可惜,再嫩一些,可以乎毛豆吃。
上辈子烧烤摊儿必备的小菜儿,乎毛豆。
最后一行人劈了不少嫩玉米,又开始往前走了。
“这就是那处山头了。”沈大哥、沈二哥同时松口气,最后一处了。
忒慢了。
张柔将草帽摘下,掏出手绢擦擦汗,有些气喘。
赵嬷嬷适时的递过来水囊,张柔让桂花婶先喝一些,然后她才喝,一连喝了好几口,主要是出了太多汗,得补充水分。
沈自秀一直在张柔身后护着呢,知道一连走了这么多路,柔妹妹肯定累了,很是心疼,“柔妹妹,前头有阴凉,我们歇一会再走。大哥,你们也休息一下。”
沈大哥和沈二哥对视一眼,都有些无奈,不过也只能照着沈自秀的话往下说,“主要是天太热了,婶子,柔妹妹,咱们找个阴凉通风的地方再休息。”
沈自秀看到一个树墩,掏出手绢擦了擦,“婶子,柔妹妹,你们坐这儿。”
张柔真有些撑不住,谢过沈自秀,扶着桂花婶坐了下来。
不是她娇弱,她平时挺注重锻炼的,可是走这种田间小路和平时逛街真不一样。
沈大哥他们也在附近各自找了地方休息。
沈大哥靠着一棵树坐下,沈二哥和沈老四直接上树了,沈自秀就坐下了离张柔脚边。
赵师傅和赵嬷嬷也找了干净的地方坐下了。
张柔甩着手帕扇风,“沈大哥,这山头是我们的了,这木头?”
“这片农庄,那位爵爷弄到手也没有太长时间,本来考虑种果树的,也没来得及。山上就是一些柳树、杨树,也没什么名贵树种,人家也不稀罕,之前就是砍一下当木柴烧。现在都是你们的,以后外人是不可以去山上砍木柴的,就是打猎、挖野菜也不成,除非得了你们允许。”沈大哥将情况讲的很清楚。
张柔很是惊讶,这么霸道的么,挖野菜都不成。
不过她也明白,沈大哥是通过这事告诉她,这山头以后就属于张家,上面的一草一木,任何产出都属于她们娘俩的。
真的有些小激动呢。
不过熙朝,除非那几种贵重树木,其他的树木是不怎么值钱。
“咱们附近都是农庄,没有村子,这很好。”沈大哥继续给她们讲道。
桂花婶不解,“这好在哪里?”
“如果有村子,村里人要挖野菜、拾柴,难倒真的不让么。就是不让,也得找人天天看着,且不一定看得住,而且土地挨着村子,一旦那么不近人情,很可能被嚯嚯的。”嚯嚯了也不定找着人,人家乡里乡亲,沾亲带故的,而他们却是外来人。
张柔明白,这就像上辈子新闻里报道的,一些国家投资的工程,明明是国家批准的,省里也是鼓励的,结果到了村子里就很难实施,因为他们没有占到便宜,所以就拦着不让施工。
“那要是想要伺候好这个山头,得多少人?”桂花婶第一次买山头,毫无经验。
沈大哥想了下,“这个得看婶子想做什么了。要是就这样,平时砍砍柴,那一个人就足够。要是摘种果树,怎么也得三四个吧,当然摘种的时候可以多找一些短工,平时护理三四个就差不多了。要是还想做别的,那就需要更多的人。”
沈柔听的连连点头,“沈大哥,那别人家的山头一般是做什么?”
没有灵感,只能参考了。
这个问题把沈大哥问住了,关键是农庄都是私有的,有些大户人家的农庄他们也进不去。
他也是这两年守孝才关注农庄的,以前都很少过来。
“我就知道有种果树的,还有什么?”沈大哥求救的看向沈二哥他们。
沈家四兄弟都开始挠头了。
沈自毅一拍巴掌,“对对,我想起来了,我同窗家里开药店的,我记得他说过有些中药是能种的。”
“中药?”张柔念叨着,她没什么概念。
不过想要种草药,肯定需要专业技能的,她是一点不会的。
沈大哥也不看好,“除非能买到会种中药的奴仆,要不然别轻易尝试。”
“要是有会种草药的,咱们种上人参、灵芝,几十年后,岂不是发财了。”桂花婶开了句玩笑,这人参、灵芝哪里是那么好种的。
张柔嘴角抽抽,几十年?这投入期是不是太长了。
别忘了,每年还要交税呢。
她可看不到那么长远,就想种点来钱快的。
第326章 疑似有野猪
第三百二十六章
歇息够了,桂花婶安排赵师傅带着赵嬷嬷去看田地了。
他们只种过地,对于山头该种什么是一窍不通的。
还不如让他们仔细看看田地,刚才跟着她们走了一圈,颇有些走马观花。
不过又不能不跟着,要不然怎么知道那处地是她们的。
其他人开始爬山。
其实这山头真心不高,用爬字有些抬举它了。
可能因为被砍伐过的缘故,树木也有些稀稀落落的。
杂草、野花倒是不少。
张柔还看到了辛勤的小蜜蜂,忍不住四处张望,看有没有蜂巢,说不得能割点蜂蜜呢。
也算没白来一趟。
可惜没发现。
“沈大哥,你说农庄可以养牛么?”张柔还是念念不忘她的牛奶。
虽然羊奶也不错,但总得买怀孕羊太麻烦了。
沈大哥扭头回答,“当然可以了。之前我们农庄就有两头牛,已经弄过来了,就在房子那儿,这回地多了,两头牛怕是有些不够用呢。”
张柔知道沈大哥并没有理解她的意思,她是在考虑大面积养。
几十头那种,这山头这么多草应该养的起吧。
这项待定。
“呦!这是什么?”张柔笑着扭头去问桂花婶,“娘,那是松鼠吧?我瞧到大尾巴了。”
桂花婶也在四处张望,“应该是松鼠,小玩意跑的还真快,你还认识松鼠呐。”
张柔看到桂花婶没有深究,心里忍不住松口气,她又差点露馅了。
懂得太多好苦恼啊!
沈二哥蹲身扒拉一处草,语气有些严肃,“大哥、老三,你们过来看看。”
桂花婶和赵嬷嬷面面相觑,一时摸不着头脑发生了什么事。
沈自秀拉着沈老四,“你在这边待着。”
那意思是让沈自毅保护张家母女。
安排好了,他才走过去,看二哥到底发现什么了。
沈大哥神情也凝重起来,“有些像猪粪,莫不是野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