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妆——姚颖怡
时间:2020-07-04 09:05:25

  “彤彤,这些东西你会喜欢吧?”宜宁郡主一脸的期待。
  她让人搬出来一堆东西,这是她在无数礼品中挑出来的,有几件她也喜欢,可是王妃曾经教导过她,好东西要送给知己,只有把自己喜欢的东西送给人家,人家才能感受到你的诚意。
  “郡主,这太贵重了。”沈彤说道。
  “不贵重,我们是知己,和我们的友情比起来,再贵重的珍宝也不足一提。”宜宁郡主说道。
  沈彤心中感慨,难怪书上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就看秦王对子女的教育就明白了。
  沈彤在一大堆礼品中挑了一个镶着珍珠的八音盒,又挑了一柄缀着珠宝的短刀。
  “我选这两件。”余下的她全都不要。
  “这两件是你选的,这些是我送的。”宜宁郡主让人把箱子锁上,抬到沈彤屋里去。
  沈彤再推辞就是矫情了,她便收下。
  次日,宜宁郡主便拉着沈彤和萧韧出去逛街。虽然出城的时候,宜宁郡主乔装改扮,可是逛街却没有。
  “我就是要让宫里来的那些太监们知道,我在逛街!”宜宁郡主说道。
  果然,在普渡寺里监工的太监们,从香客口中得知了这个消息。
  “宜宁郡主去逛街了,去了很多家铺子,买了很多东西。”
  “听说有西域来的商人捧着宝物在街道上迎接,要把那些宝物送给她呢。”
  “宜宁郡主没有白收,她花银子买下来了。”
  ……
  宜宁郡主本来是想收下的,不是她看上那些东西了,而是她已经收礼收到顺手了。
  沈彤阻止了她。
  沈彤对宜宁郡主轻轻摇摇头,低声说道:“给他们金银,你不缺这些珠宝,但是他们缺少你的赞美。”
  于是在大街上,宜宁郡主端坐马上,对捧着珍宝的西域商人说道:“你们远道而来着实辛苦,这些珍宝都很贵重,我很喜欢,我想各家铺子看到这些珍宝,一定也会给你们一个好价钱。”
  说完,宜宁郡主就让随从拿出银票,买下了那些珍宝。
  西域商人欣喜若狂,虽然宜宁郡主没有白收他们的礼品,但是他们此刻转身,榆林城乃至整个西北的商铺都会愿意与他们合作,买下他们带来的货物,大家闺秀和有钱人家的太太们,会以拥有这些珍宝为荣。
  榆林城里的百姓们更是称赞郡主高风亮节,他们在戏文里看惯了贪官,却是第一次见到花银子把送到面前的礼品买下来的人,何况这个人还是女子。
  但是她又不是普通女子,她是郡主,是秦王的女儿。
  “郡主来榆林是要为天下苍生祈福的,她真是活菩萨啊。”
  “听说太皇太后因为这事把她的郡主封号都给撸了呢。”
  “为什么?太皇太后不高兴郡主为天下苍生祈福吗?”
  ……
  普渡寺里的太监们从香客口中听到了百姓们的议论,开始时他们又惊又怒,后来这些议论越来越多,甚至有的香客认出他们是宫里来的太监时,不但丝毫不惧,还拉着他们询问,太皇太后和皇帝是不是平时都不拜菩萨的?
  这里不是京城,这里是天高皇帝远的榆林,这里的百姓只认秦王,他们不敬太皇太后和皇帝,当然更不会把他们这些宫里来的太监放在眼里。
  太监们从惊怒变成了害怕,他们恨不得立刻离开榆林,离开西北,离开秦王的掌握。
  “可是回到京城,要不要把这些事情禀告太皇太后啊?”一名太监哭道。
  “当然不能,我们是太皇太后的人,没有制止这些事情的发生,我们就是罪人,是要被惩罚的。”
  太皇太后派来的人当然不仅仅是他们这些只会当监工的太监们,除了他们,还有乔装改扮尾随而来的飞鱼卫。
  榆林城里发生的事,太皇太后是否得知无人知晓,但是西安城里的秦王却已经知道了。
 
 
第183章 汪太医
  樊安城、樊帼英父女每个月都会有六百里加急的书信送到秦王府,加之萧韧手下也有人在榆林,秦王对于榆林的事可谓了如指掌。
  但是自从宜宁郡主去了榆林,榆林的信便如雪片一般飞过来,事无巨细,详详细细。
  秦王哈哈大笑,太皇太后万万不会想到,她的一次泄愤然成了西秦的助力。
  幕僚李思南抚掌道:“郡主秀外慧中,行事端方,也是王爷教导有方啊。”
  其他幕僚也纷纷附和,话虽如此,但是大家心里都有数,王爷定然是给郡主身边放了人,否则郡主一个十一岁的小孩子,岂能做出这一番举动。
  只是不知道是谁,府中幕僚的去向都知道,没有人去榆林,莫非是先王妃留下的嬷嬷?
  一清道人像往常一样,背脊挺得笔直,在幕僚们的赞扬声中,他一言不发,事不关己。
  幕僚们早就习惯他的做派,这假道士恃才傲物,一向如此,不去看他就不会堵心。
  可是秦王的目光却朝向了一清道人,他说道:“先生大才啊,本王佩服!”
  秦王当然不是只凭一清道人的三言两语就让沈彤去了榆林,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但是对于幕僚们的出谋划策,只要有一分的成功,秦王从来就不吝十分的夸奖,赞美永远会使人愉快,它如阳光,令人舒适。
  众人不得不向一清道人看过去,只是不知道这件事和一清道人有什么关系。
  一清道人却不想在这件事上细说,秦王不在乎把沈彤捧出来,可是他却不想。
  一清道人深施一礼,谦逊道:“王爷过奖了,还是王爷和王妃教导有方。”
  虽然和李思南等人说的话如出一辙,但是不同之处在于,这是秦王称赞之后的自谦,而其他人则是盲目献媚而已。
  秦王让人去请太医。
  秦王府里有三位太医,他们都是太医院出身,医术高超,秦王召见的是擅长千金科和儿科的汪太医。
  每隔十日,汪太医便去书院街的沈家,给黄氏诊平安脉。
  今天汪太医刚从沈家回来。
  秦王问道:“沈太太身体可好?”
  “回禀王爷,沈太太有阴虚之症,但脉象平稳,并无大碍,只要日常注意调养便可。”汪太医说道。
  秦王点点头,问道:“是不是和丁夫人的病症相似?”
  “是。”汪太医道。
  秦王对汪太医道:“本王记得丁夫人曾说用你的方子制的丸药很不错,你就再拿那个方子制些丸药,给沈太太送去吧。”
  汪太医应声退下,走出书房,刚刚踏上刺槐夹道,一个少年就从树后跳了出来,把汪太医吓了一跳。
  “哎呀,是大饼小哥儿啊,让你吓死我了。”
  少年十五六岁,笑的时候露出一对可爱的酒窝:“汪太医,上次你借我二两银子应急,现在我宽裕了,请你吃老白家的泡馍,你不要爽约啊。”
  大饼说完就像他来时那样,跳到一片刺槐后面跑开了,汪太医继续向前走去。
  从王府出来,汪太医回家换了身衣裳,就带了自家小儿子去了老白家。
  老白家在西安城很有名,据他们自己说,几百年前的谢皇后还在西安时,最喜欢吃他们老白家的羊肉泡馍,后来谢皇后去了京城,还曾经让他们家去京城开铺子,白家祖宗故土难离,留在了西安城。
  同样的故事同样的版本,还有孙记的肉夹馍,同样也是故土难离,没有跟着谢皇后去京城。
  西安城里历来不缺皇帝皇后的传说,这些事是真是假无从考证,说的都是几百年前的事,真真假假全凭两片嘴,但是老白家和孙记的生意却是真的好,汪太医每次来这里都要排队。
  今天不用,因为约他来这里的是大饼。
  大饼是七少的人,和小栗子一样,都是从小服侍七少的。
  老白家只有一个雅间,大饼就坐在那里。
  汪太医穿过一大堆站着等位子的人群,昂首走进雅间。
  “汪太医,快坐下。”大饼笑嘻嘻地说道。
  汪太医把四岁的小儿子抱到椅子上,在铜盆里净了手,一边掰馍一边压低声音对大饼说道:“我给沈太太诊脉的时候,欣妩姑娘都在一边很认真地听,后来还取了纸笔,把我叮嘱的话全都写了下来,很是细心。”
  “还有呢?”
  大饼也在掰馍,汪太医连半个馍还没掰完,他已经掰完了一个,汪太医看着他碗里那些小石子大小的馍块,在心里直叹气,真是浪费啊,哪能这样掰呢。
  “上次我去沈家的时候,来应门的那个婆子现在可能不在了,今天换成另一个了。”汪太医一边说一边把馍掰成指甲盖大小,他不厌其烦,如同在做一件极享受的事。
  “换人了?换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大饼问道。
  “三十出头,很俐落,男女有别,我没好意思去看她的相貌,但是她不是陕西人。”汪太医说道。
  “你能确定她不是陕西人?”大饼好奇。
  “唉,王爷来陕西就藩时我就跟着来了,一晃也快二十年了,是不是陕西人,我一听口音就知道,她那口音,分明就是外地人硬说陕西话,尾音软绵绵的,绝对不是西北人,也不像是北直隶的,倒像是江南来的。”
  汪太医终于掰完馍,高声叫来伙计端走,待到伙计出去,汪太医一抬头,就看到大饼还在看着他,眼睛亮晶晶的,分明还在等着下文。
  “没了,就这些。”汪太医没好气地说道。
  “你去了一个时辰,就看到这点事儿?”大饼不甘心。
  “沈家都是女眷,我一个男人,连话都不能多说,更不能多做停留,能看出这些已经不容易了。”汪太医说道。
  两天后,已在回程路上的萧韧便接到了大饼送来的消息,萧韧立刻让人送去了榆林。
  沈彤刚从普渡寺回来,宫里来的太监们闹着要回京,说怕回去晚了,赶不上回宫里过中秋。
  芳菲把萧韧送来的书信交给她,沈彤嘴角溢出一抹笑容。
  她离开西安刚刚半个月,欣妩就等不及了?
 
 
第184章 刘嫂子
  家里原先的婆子是一家铺子里的,那家铺子以前的东家是外地人,吃住都在铺子里,请了一个婆子做饭打扫,缝缝补补,后来铺子卖给了许安和沈彤几个,他们不在铺子里吃住,也就用不上这婆子了。
  沈彤见婆子手脚麻利,又是西安当地的,有儿有女,老实可靠,就让她来家里帮佣。
  婆子在沈家做了一年多,沈彤对她很满意,黄氏也夸她做事俐落,人也干净。
  没想到,这人说换就给换了。
  沈彤给阿治写了信,让阿治去找这个婆子问一问。
  婆子是西安本乡本土的,去年大儿子成亲,沈彤几个都随了份子,阿治和芳菲还去她家喝了喜酒。
  几天后,沈彤收到了阿治的信。
  婆子出门买菜时,被一辆送菜的骡车撞到,一条腿断了,撞人的赔了银子,婆子也只好认倒霉,但是沈家的工是不能做了,儿媳妇去沈家辞工时,黄氏还多给了三两银子让她好好养病。
  她这种帮佣的,一个月的薪水也只有一两银子,伤筋动骨一百天,她的腿断了,至少三个月不能出去做事,黄氏给的三两银子足够她耽误的工钱了。婆子很感激,夸黄氏是菩萨心肠。
  许安和路友来了榆林,家里只有阿治和王双喜,他们的宅子就是在沈家隔壁,家里也有帮佣的婆子,那婆子的家就在书院街上,趁着沈家新来的婆子去杂货店时和她搭上了话。
  那人自称姓刘,去年徐世基兵变时她男人被进城的兵马杀死了,她的娘家早就没有什么人了,只有一个亲戚在西安,于是她就带着儿子来西安投亲,如今儿子已经进了学堂念书,她出来帮佣赚点花销。
  问她是怎么来的沈家,刘嫂说是在街上找零工时,听人说起这家的婆子被骡车撞了的事,于是就自己找上门来,刚好这家的太太小姐也正为这事着急,一眼相中她,就让她留下来了。和先前的婆子一样,刘嫂平时不住在沈家,早上来晚上走,每个月的工钱是一两银子。
  沈彤看信的时候,许安、路友和芳菲都在。
  沈彤没有瞒着他们,把阿治的信念给他们听。
  许安皱眉,说道:“这件事也太巧了些,若是还能找到那驾撞人的骡车倒是还能查一查。”
  芳菲撇嘴:“在大街上撞人,众目睽睽,又是赔了不少银子,做得滴水不漏,就是告到官府也不会管了。阿治哥若是觉得可查,一定会找他们的,没找就是不可查呗。”
  路友哈哈大笑,指着芳菲道:“没看出来啊,你这小丫头心眼儿不少,快赶上叔叔我了。”
  芳菲得意洋洋:“小姐教的。”
  沈彤道:“就如芳菲所说,这件事做得滴水不漏,查无可查,所以我们才不能掉以轻心。”
  这件事虽然发生在沈家,但是五人同气连枝,现在沈氏母女的身份在秦王面前是过了明路,可是许安四人却不行,他们是死遁的飞鱼卫,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这件事情,即使沈彤不查,他们也会查下去。
  许安沉声道:“要不我回西安看看吧。”
  沈彤摇头:“你回去就是打草惊蛇,假如刘嫂子真是别有用心而来,一时半刻也不会动手,别忘了,如今我娘可是由秦王府照拂的,秦王府的太医每隔十天就会来一次,阿治和双喜又住在隔壁,除非她和她背后的人做了案子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西安,否则就是逃无可逃。”
  这也是她向秦王请求让太医去给黄氏诊平安脉的原因之一。
  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
  这也是她给秦王的一颗定心丸。
  我的母亲在你的手上,你的人能出入她的周围,当然也能牵制我。
  最好的保护其实也是另一种控制。
  沈彤道:“我现在就给阿治写信,让他不要再查,以免打草惊蛇。”
  路友不解,道:“不让他查下去了?就不管了吗?”
  沈彤道:“他还能查什么?去查刘嫂子的亲戚和儿子吗?肯定查不出一点儿问题,与其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还不如想别的办法。”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