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长乐的照顾,高阳的日子好过了一些。她的阿娘身体依旧不好,也不得宠,但宫中送来的分例好上了许多。
“阿娘,我明天要去皇祖父那里玩耍,你要照顾好自己。”
“去吧,高阳玩得开心点,记得对着太上皇和太上皇后问声好。”
“知道啦,知道啦。”
第二日
大唐皇族来人的时候,李渊正拿着本《诗经》,对着萧依依肚子里的孩子念书。《诗经》是他问小学部的其他老师要的,听说是小儿必学的课外读物。
两人坐在枣树下,时光非常惬意,直到李渊翻到了一篇:
“与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李渊看到了高中背过的《氓》,绘声绘色地表演起来。别的诗他也看不懂,但这篇《氓》,他还记得,讲的就是渣男抛弃老婆的故事!
小时候说好要一生一世,长大后的真情却喂了狗。
他入戏极了,面部表情非常丰富,仿佛一个怨妇一样,怒目而视,强力谴责面前的渣男。
萧·渣男·依依:“……”
别这样看我,我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啊。
李渊唾沫横飞,抑扬顿挫的样子,看得众人的眼珠子都都快掉出来了。因为太上皇平常待人都温和有礼,说话都不重。没想到他到了农村不到一个月,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嗯,非常有活力的样子。
萧依依一看到来人了,推了推老公,让他回过神来。她笑得有些尴尬,“你们来了呀?都坐,都坐。”
真糗啊,刚才被人看到了。
除了一群孩子都好奇地望过来,连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都来了。太上皇出宫的事虽然没有掀起太大波澜,但是一些刺耳的声音还是有的。
什么当今容不下父亲啦、当今得位不正啦、太上皇太可怜啦、皇室争家产大战啦……
无奈之下,李二陛下听拖家带口地过来了。他也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若是耶耶在宫外快乐自在,那就再好不过。
但如果耶耶过得不好,他便把父亲接回宫中。万一……万一是谁煽动耶耶出宫的,准备搞事的,他一定要把那个离间父子感情的小人找出来!
九皇子李治年龄最小,上头有哥哥们顶着,性子其实有点懦弱胆小。他第一次来到农村的陌生环境,刚开始的时候感到拘谨,躲在父母的身后,不敢往前走。但看到金毛大狗从屋子里跑出来,舔舔他的小手后,他就什么都不怕啦。
蛋黄派是条好狗,宫里的人都知道。
小孩蹲下来,抱住了金毛的狗头:“蛋黄派,我想你啊,你想念我吗?”
“汪汪汪。”
我也想你啊,你老是给我吃零食。
他被蛋黄派引着,悄悄脱离了队伍。金毛大狗带着他去到后屋的牛棚,那里正养着一头母牛。健壮的母牛见到了蛋黄派,仿佛是见到了熟人一样,它“哞哞”地叫了两声,身上散发出一股奶香味。
“哇,它身上有点香。”李治惊喜地叫着。
小孩小步靠了过去,伸直了小手,母牛低下头来,友好地闻了闻他的脸蛋,喷出来的热气逗得他呵呵直笑。
自认为得到了母牛的友谊,李治就更加放得开了。母牛乖乖地蹲了下来,李治连忙在旁边吃力地跨着小腿,小手用力地爬着,试图骑到牛的背上。
别问他为什么想骑牛,因为大安宫的老子骑青牛浮雕,就是这么画的。
老子是他们李家的祖宗,小孩的行为是在向祖宗致敬!
母牛的脾气很温顺,被李治扯掉几根牛毛,也不闹腾。金毛大狗看出来小孩的意图,从后面拱着他的屁股,费了不小的劲,终于让小孩稳稳当当地坐在牛背上。
“架!架!……架!架!快跑!”
李治擦了擦头上的汗,高兴得小脸红扑扑的。感情他以为自己是骑士,乐呵呵地喊着。
屋后的小孩声音,提醒了屋前尬聊的众人。长孙皇后觉得这声音好生熟悉,回头看了看,咦,小儿子怎么不见了!
“稚奴,稚奴你在哪儿啊?”她不顾礼仪,紧张地喊了起来,又看向其他孩子,“你们看到稚奴了吗?”
高阳指了指屋后的方向:“母后,弟弟好像往那儿走了过去……”她没提到蛋黄派,怕皇后责罚这条机灵的大狗。
萧依依和李渊身为主人家,连忙带着一行人去到屋后的牛棚。只见李治坐在牛背上,得意非凡,若不是母牛拴着,他说不定就骑着牛跑了。
“耶耶,阿娘,这儿好玩啊!”他在牛背上站了起来,朝大家招了招手,还蹦了两下。这么危险的动作,吓得长孙皇后几乎晕过去了。
李渊不动声色地靠了过去,把牛背上的李治抱了下来。他面不改色地说:“稚奴不可以自己骑牛哦,要等大人陪着的时候才可以骑。”
小孩笑得很高兴:“好吧,那我现在可以继续骑吗?”
“可以。”李渊又把他放回牛背上。
李二陛下略微皱着眉头,也觉得有些不安全。但是稚奴开心的小脸,又不舍得责怪他。他们李家的名誉祖宗骑牛,他的小儿子骑一下牛,又咋滴?
这更能证明李家根正苗红呢!
李渊在建立大唐后,把李耳当作自己的祖先,自称是老子的后裔,奉老子为“圣祖”。李二陛下也奉道教为国教,借此来抬高李唐的血脉,借以表明李唐有统御天下的资格。
他想到的,太子李承乾也想到了。
他渴望地看向牛背上的弟弟,没有嫉妒,只是也想上去骑一骑。骑牛多带劲啊,他骑过不少好马,但是还没有骑过牛。
“耶耶,我想……”少年站了出来,义正言辞地说,“稚奴独自骑牛,恐怕是不安全的。承乾愿上去,护着弟弟。”
李二陛下点了点头,表示答应了。
太子李承乾爬上了牛背,把年幼的李治搂在怀里。牛背很宽,坐两个人也不用挤,反而是兄弟间更加亲密了。
小孩不停地说着话,像一只快乐的小麻雀,无忧无虑的。
“大哥,骑牛真好玩啊,我喜欢骑牛。”
“喜欢就多骑一会儿吧,长大后你就要学骑马了。”
“可是我觉得骑牛比骑马好玩啊,牛这么可爱,我不想骑马。”
“长大了,你就不会这样觉得了。”
几十年后
恒山王李承乾身处王府中,望向太极宫的方向,叹了一口气。也许有些事,从一开始便是注定了。
懵懂不知事的稚奴爬上了牛背,便是对兄弟们最好的选择。他也愿意护着这个弟弟,护着大唐。即使他失了太子之位,但他也没有恨过。
因为他找到了自己最爱的人呐。
他学着皇祖父的样子,种了几亩瓜果和小葱,日子过得悠然自得。他拿起了水瓢,认真地给果树浇水。脸颊旁边滑下了一滴汗珠,落到了土地里。
大概是人有天赋,不得不承认,他种出来的东西就是不如皇祖父种的好吃。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他得到的已经够多了。
“承乾,我给你擦擦吧。”身后有一个长相秀美的男子走了过来,他拿起丝帕,眉眼温柔,“你今晚想吃什么?我给你做吧。”
看到这个人,李承乾的眼神一下子柔了下来:“称心,我们腌个酸瓜吧,那个好吃。”
拿着金碗吃酸瓜,也亏李承乾想得出来。
“行,酸瓜配白粥,夏天吃这个开胃。”
称心和李承乾摘下架子上的胡瓜,两人的嘴里还哼着歌,露出满意的笑容。下午的阳光打在那人的侧脸上,衬得他越发白净。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他们都不知道,是那一对异世而来的夫妻,改变了他们的人生。才能有数十年后的李承乾,摘下亲手种的胡瓜。
第35章
李治骑牛倒是爽了, 几个小公主也不遑多让。
她们捉住了院子里的小兔子, 揪住两只兔耳朵就要抱着。蛋黄派从山上叼下来的小野兔已经长大了许多,胖乎乎的非常可爱。灰毛的小兔子摸上去软乎乎的,像是一个自动小暖炉一样,几个小孩也不嫌热, 一直抱着不肯撒手。
有金毛大狗在, 这几只兔子不敢撒野, 也没有反抗。
“耶耶这儿挺舒坦的。”李二陛下径直把自己当成主人, 拿起竹竿就要打枣子吃。
一大早就带着孩子起来, 又尬聊了一会儿,他的嗓子都快冒烟了。他瞄中了枣树上的枣子,每个都有差不多有鸡蛋大小。青皮上的红影极艳, 仿佛能透出里面的蜜意。好家伙,他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么大的枣子。
味道应该不会差。
他从小习武, 臂力极好, 几米长的竹竿在他的手里并不算重。他绷着手臂的腱子肉,噼哩哗啦的, 硕大的枣子劈头盖脸地打下来,引得几个孩子又叫又跳。几人躲避不及,头顶脸上和身上都被打到了。
“耶耶, 这枣子砸下来好疼。”长乐公主李丽质被枣子打到脑瓜,忍着疼在地上捡枣子吃。
长孙皇后赶紧拉着女儿:“还没洗过的,不干净。”
“直接吃吧, 这儿的气候干爽,连风沙都少见。”李渊每日都吃几枚枣子,味道好极了,自己种的可是绿色食品。
长孙皇后听到公公的话,有些不好意思。自己是后辈,是客人,怎好比太上皇还挑剔。她和孩子们都学着萧依依的样子,直接把枣子在衣服上擦了擦,就塞到了嘴里。
嗯,这个枣子又甜又酥,枣香味特别浓。吃了几口,口舌的干燥就完全散去,比喝了蜜水还舒服,感觉非常舒爽。她就忍不住赞叹起来:“真好吃,比宫中采买的果子好吃多了。”
“阿娘,我想要天天都吃这个枣子!”李丽质摸着几个枣子,像个藏食的小松鼠一样,偷偷就往自己的小兜兜里塞,也往高阳身上装。
萧依依看到两个小女孩的样子,好气又好笑,从屋里拿出了几个竹筐,说:“我们两人吃得不多,丽质装几大筐回去,和兄弟姐妹都分享。”
“好哦,谢谢皇祖母。”小孩们都开心极了。
看着快到准备午饭的时候了,李渊提议到鱼塘里网几条大鱼,众人无所不允。
“吃鱼好啊,味道鲜美。”李二陛下难得到农村一趟,也新鲜极了。他替李渊拿起水桶和渔网,带着一群孩子呼啦啦地跟着。
这样的大阵仗,让村民们都注意到了。
“李老爷,您的儿子过来啦?”一口黄牙的刘九伯朝李渊打招呼,笑得满脸褶子。
“是啊,难得孩子们有空。”李渊叹了几句,扭头看着便宜儿子,“看什么呢?你这孩子还不给九伯打个招呼。”
九伯?
我们李家可没有排第九的长辈。
李二陛下愣了愣,低头作了个揖,干巴巴地说了几句。
满脸皱纹的老汉赶紧摆了摆手,侧身避过了:“不敢受,不敢受,公子是读书人,哪里用得着给我行礼。”他一看就知道李老爷的公子气度不凡,说不定还是当官的哩。
瞧瞧别人一家的衣裳,都是用丝织的,田地里一整年的产出都不够买一套啊。
“没事,都是自家孩子。”李渊从衣袖里掏出几枚枣子,给村里的孩子分了。他都认得村里的小孩,逐个夸了夸,还顺带指了指自己的便宜儿孙,“我家的几个啊,都没有下过地,一个赛一个懒……”
没下过地的李二陛下:“……”
对不起,我以后肯定会学种地的。
这么一捧一逗,刘九伯也不觉得拘束,城里人嘛,不也一样吃饭打嗝放屁吗?他年纪长李渊几岁,在村子里生活了一辈子,是一把种地的好手。萧依依雇佣他在牛棚附近守着,这可算是农场的重要财产了。
打开了话匣子,九伯听说几人要去网鱼,好好心地提出要帮忙。“……前几年啊,可没有这么大的鱼,年景不好,鱼都吃光了。他娘没奶,刚出生的娃儿饿得哇哇直叫,我们就从山上的潭里捞些鱼回来,才让几个孩子活了下来。”
九伯叹了一声,回忆起来。
李二陛下听得可认真了,和往日里作秀不一样,这才是百姓们真正的生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他是懂的。他想要知道,自己治下的大唐,是否变得更好了。
他脸不红心不跳地追问:“那现在生活怎么样了?我听说当今是个性子不错的。”
“哟,现在挺不错的,能吃上饱饭了。”
李二陛下听得笑眯眯的。
“多亏了夫人雇了我们村子里的人,我们得了钱,今年孩子们的冬衣能做得厚实一些了。”
“……”
原来不是我的功劳吗?李二陛下有些沮丧地低下头。
不过,他是个内心强大无比的君王,没过多久,他就恢复过来了。他放下了架子,问老汉一年有多少收成,有多少结余,一天能吃几顿,能不能吃上干饭之类的民生问题。
老汉也一一回答了,只当是城里人没见过农村日子,好奇罢了。他指着给李渊撒渔网的半大少年,还有在池塘边呐喊的孩子,笑着问:“这些都是公子的子女吗?看着好福气啊。”
前几年生活不好,能好吃好喝地供养那么多孩子,这李家的生活一定很富裕。
“嗯。”李二陛下点了点头,眉眼中骄傲极了,“家中还有几个小的,没有带出来。等他们长大些,再出来见见长辈。”
别的不说,他生孩子的本事就是强!
说起孩子,九伯回家拿了几个小坛子,说送给李治几个小的玩,这个能捕些小鱼。
几个皇子皇女看看李二陛下的眼色,见父亲点头了,才收下这个小玩意,又向老汉道谢。
这种“小坛子”并非陶瓷做的器皿,而是一种捕鱼小工具。外面是用麻布做的,呈圆柱形,坛子里开了几个洞,又用竹条支撑着,能让鱼儿钻进去之后,就再也出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