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聚精会神,除了注意手底下燃烧的艾绒,防止它烧灼到皮肤外,还得盯着他的脸色,看他的变化。
小半个时辰过去,桩子起先紧邹了眉头,脸庞痛苦扭曲,经过灸火的熏熬,渐渐一点点松懈,平静了下来,海棠提了半天的心,也随之慢慢落回原处,松快了不少。
可她却不敢完全松懈,以她那些治疗经验,艾灸只能把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她的手段不够,要想完全把桩子治好,还得找大夫才可以。
可即便如此,这也算是难得的一点依仗了。
艾灸需要背风,没了前世艾条安全方便,现在条件落后,只有采用这种直接烧灼的法子,虽然效果显著,可也有许多弊端,海棠必须时时保持精神,施灸时不敢有丝毫分神,生怕自己一不小心烫伤柱子。
一个时辰过去,海棠大汗淋漓,出了房门。
张二娘早就守在堂屋里,一见着她的面儿,腾一下站起来,拉过她的手焦急问道:“桩子咋样了?还烧不烧啊?”
大山递上来一碗水,接话道:“你就不能让孩子歇口气儿再问”
张二娘这才注意到海棠满头满身的汗水,又心疼万分说道:“哎哎,你快喝水,娘这一着急,就犯糊涂”
海棠笑了笑,也没多说话,抬手就把一碗温水倒进了肚子里。
把碗递回给她爹,海棠这才笑着道:“暂时没事了,他烧褪了些,还没全退,肚子没疼了,等到了下午,这肚子还会再疼,再灸上一次,就能压制住。”
听了海棠这番话,张二娘也跟着吐出一口长气。
酉时初,果然如海棠预料那般,柱子又开始叫唤起来,幸好海棠一直守在他身侧,紧赶着给他又灸上了。
入夜,清水村再次恢复宁静。
堂屋里,海棠和她爹娘商量桩子的病情。
“什么你,你是说不管用,还得上城里找大夫?”张二娘蜡黄的脸上再现焦灼,还没等海棠说完,便打断了她的话。
“娘,别急这瘟疫很是凶险,我这艾灸的法子也只能保住性命,要拔出病根,还得指望大夫”海棠难为情的挠了下脑袋,“要怪,也只能怪我没啥本事,当初当初在回春堂的时候,就没用心听人家大夫好好说,不然现在也不会像这样般,跟个半瓶子水一样,治得不上不下了”
海棠撒了个弥天大谎,几年前,她骗她爹娘这艾灸之法是从回春堂那里得知的,此刻当然还是继续这样编排,可有一点确实没说错,艾灸是能拔出病根的,只是她没那辩证取穴的本事罢了。
上辈子爷爷把艾灸之术运用的炉火纯青,啥样的毛病都不在话下,总能让那些登门寻医之人满意而去。可她当时就是个半吊子,皮毛都没学上,也就跟着看看热闹而已。
如今好了,算是吃了自己的亏,自己没上心,没本事把这毛病治好,她当然不能把责任推到这治疗法子上去,只好当着爹娘的面承认是自己学艺不精。
“看你说的,你又不是大夫,跟着人家能学到这些本事,那也是咱家的造化了”大山劝慰道。
听了海棠这话,张二娘揪紧的心再一次松快下来,只要桩子能保住性命,别说上西河城,便是上刀山,她都不怕。
“哎,看来咱家也不得不上西河城了”张二娘叹一口气,“我还琢磨着,咱们还撑一阵,总能撑过去,现在看来,一点退路都没了”
“她娘,我看这回去西河城,就我带着桩子去,早去早回。”大山皱着眉,提议道,“现在外头不安生,阿福又小,海棠又是个姑娘家,如何能跟着折腾?”
“不行,爹,这路上时日太长,我得时时跟着,万一桩子发病了,我还能给他管着呢。”海棠赶紧出声提醒。
“那既然这样,你就随着我一同上路”大山想想,回了一句。
他本不想让海棠受罪,可这治病是大事,他一窍不通,可不敢拿桩子的命来儿戏。
“你们都走了,就留我娘两个在家担惊受怕?我看还是一家人一起去吧。”张二娘把怀里熟睡的阿福搂紧了些,回了一句。
她眼瞅着他们爷俩个嘀嘀咕咕,自说自话,好像把她给撇到了一边,当下就有些不情愿了。
“那可不成,阿福小,怎能折腾?”大山马上反对。
“留我娘两个在这里,你也放心?”张二娘反问一句。
“有啥不放心的,娃娃爷爷奶奶还在村里呢”
“呵呵,你还做着白日梦,指望着他爷爷奶奶帮着咱们那?不帮着村里人欺负咱们都不错了娘现在看我不顺眼,怪我没把海棠交给村里人呢,哼!不是她生的,她自然不疼”
不提这茬还好,一说到老太太,张二娘就如那斗鸡,全身的毛全都翻起来了,这会儿语气激烈许多,说出的话丝毫不客气。
大山被张二娘堵的无话可说,他也不是那能言善辩之人。
他脸色红白交错,过了好一阵,才弱弱的吐出一句:“那就一起走吧”
第210章:上路
一家人前往西河城的决定就这么敲定了。
可说要上路,没也这么简单。
这一趟西河城之行,还不知会遇到什么凶险,走之前,总要告知下海棠的爷爷奶奶,也要往张家庄去一趟,给海棠姥姥家报个信儿才好。
现在灾荒,家里剩下的水和粮食,也不能送人去,他们十天半个月之后回来,还要接着吃用,藏这些东西,收拾一些零散的家什,总要时间。
大山和张二娘分头协作,这几天忙的团团转,海棠只用照看桩子就好。
经过几天尽心尽力的调养,桩子现在的情况总算稳定许多,腹痛已经消失,高热也退了,只是莫名的咳嗽,还有全身乏力,不是海棠能解决的,这也是他们要去西河城的原因了。三天后,村东头的黄土小路上,响起了一身鞭响,驴车咕噜咕噜在黄土路上前行,朝着未知的远方疾驰而去。
茅屋,古树向后倒去,小院渐渐也看不清了。
土路边上,二叔二婶,爷爷奶奶的身影越来矮小,直至模糊,直到再也看不清了,海棠才正了正身子,转过头,不再留恋。
此刻天光未亮,驴车在黄土路上狂奔,带来丝丝清爽的凉风。
海棠挨着她爹大山坐前头赶车,身后的车棚子里,桩子躺在铺好褥子的铺塌上,张二娘抱着阿福守在他身旁。
这驴车是借的二叔家的,而这车棚,是昨日大山临时加盖的。
虽然已经进入了九月,太阳却依旧火辣,这一路上还不知要耽搁多少时间,做个棚子,也能让一家人少受些罪。
车棚里头是封闭的,里头堆塞着一家人的家用。
因为不知道要在西河城耗费多长时间,海棠便让张二娘把前几日打包好准备逃荒用的包袱都带了来,如今也一起堆放在驴车里头,鼓囊囊的一大包,看着就实沉。
一家人都没有多说话,大山专心赶路,张二娘则看着两个孩子,只有海棠,余留了心思,左右四处观望。
这一条去黄羊镇的路,她走了好几年了,如今总算要换个地方去看看了。
有些兴奋,可更多的还是担忧。
她还记得前世的时候,看过冯小刚导演过的一部电影,名字忘记了,大体内容讲的就是饥民大逃荒的事儿。那份艰辛,那份磨难,那份对未知的绝望,她此刻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
虽然他们是为了上西河城看病,不是去逃荒,可与难民也没啥分别了。
前路有什么未知的凶险等着她,她不知道,到了西河城,能不能顺利找到大夫,城里的瘟疫又有没有控制住,她也不知道。
但她相信,全家一起从清水村走出来,绝不会错。
这一早出门,除了二叔一家,他们再没有惊动任何人。经过王仙姑那场祭祀,海棠一家和村里,已经有了隐隐的沟壑,虽然表面上大家还相安无事,可海棠已能隐隐看出,她家已经被排挤出来了。
轻轻叹口气,海棠有些难过,为了她,全家人都跟着遭了不少罪,受了许多委屈,她实在是为家人不值。
该给的好处,他们不知给了村里人多少,于公于私,她觉着自家人是不亏欠村里人分毫了。
至于别人如何想,是不是要把灾害都归咎到她头上,是不是要把死人怪罪于她,那就不是她该操心的事了,无愧于心,坦坦荡荡的活着便好了。
想通透了这一层,海棠这心里竟好受了许多,好似自己变成了那受困的鸟儿,终于挣脱了樊笼,飞翔入天,从此海阔天空,任我翱翔
日头渐渐上来了,土路颠簸,躺着并没有太舒适,桩子坐了起来,依靠着被褥,小声和张二娘说着话。
野地里一片空旷,没有一丝一毫绿意,秋风阵阵,却在大太阳下丧失了大半威力。
一路行来,未见半个人影,直到快进黄羊镇,才见了几辆驴车,如他们这般,拖家带口的,与他们一个方向,也向着镇里而来。
海棠有些意外,出门在外,她心眼子格外多,此刻也不放心,偷眼细细打量起身后跟随着的三辆车。
这三车皆破旧不堪,那拉车的驴子也老迈无比。车上的坐着老老小小,娃娃三四个,还带着上了年纪的老人,几辆车皆是如此。
车上娃娃们衣裳褴褛,妇人身上的衣裳还稍微光亮些,赶车的当家男人穿的,简直都要看不出颜色来。
海棠也不知这几人是家里果真如此穷困,还是故意这般打扮成这样的模样。不过这倒是提醒了她,等会儿就得找个地方,把一家人都换身破败衣裳才好。
他们现在穿的,在平日看来,也就是普通衣裳,可如今这荒年,这身普通衣裳竟然还是出格的了。
出格不好,出格了就等着当出头鸟,头一个挨宰。
海棠慢慢往身后挪去,挨着张二娘坐下,把刚刚所见嘀嘀咕咕往她娘耳朵里灌下。张二娘听完,使劲儿点点头,赞同了海棠的想法。
这边海棠娘儿两个正在说些悄悄话儿,身侧已经有一趟车追赶上来,和大山走了个肩并着肩。
赶车的男人看着憨厚老实,冲着大山露牙一笑,说道:“兄弟,你这也是过不下去了,往外头逃去的啊?”
大山侧头,报以微笑,说道:“是啊,我也是逃去的,不过我这还不一样,我家的孩子生了病,这着急赶着去城里找大夫呢”
赶车的男人微微一愣,脸色就僵下来了。驴车的速度也慢慢落了下来。
他又笑着道:“呵呵,兄弟着急,我就不跟你抢路了,你先走,先走”
大山也不多客气,笑着扬起鞭子,朝空中甩了一个空鞭,便甩边道:“那就谢过了”
身后三辆车慢慢的竟然都落远了些,再不敢追赶他们了。好似他们是什么怪物一般。
这正好如了海棠的意,如今是逃难,人心隔肚皮,另可让人家以为她家个个都染了病,远着她家一些,也好过当面称兄道弟,背后捅刀子。
第211章:逃亡
黄羊镇就在眼前,穿过几道关口,过了以前常歇脚的大柳树,便踏上了宽阔的主街道。
一阵风起,扬起不少黄色飞絮
海棠赶紧用手捂住口鼻,这大热天的,长时间不下雨,空气里都是土沫子的味儿,风要再大些,能把人吹个满脸灰。
意料中呛人的烟土味儿不见,海棠诧异的拿开手,睁开眼珠子仔细瞅漫天的飞絮
那是那居然是
待瞧看仔细之后,海棠眼珠子蓦的缩小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