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这一位三王,不但不躲,还要伸长脖子往前凑!
他不是黄昭亮,他也不是王宜,前者逼得张太后撤帘,把人得罪得死死的,后者乃是首相,合该出这个头,他最好就是不变应万变。
外头声响愈大。
王宜问了黄昭亮,问了范尧臣,心中迟疑了几息,却是不好再问其余人。
又有一名禁卫中快步跑得进来,一般是在殿中左右看了一圈,见到被众人围着,闭着眼睛的杨皇后,只好寻着王宜问道:“王相公,圣人立要面见天子……圣人问……圣人问诸位官人‘意欲何为’……”
那禁卫传话,只传得小心翼翼,可殿中好几个都与张太后相处过不短的时日,此时听得那“意欲何为”四个字,脑子里头俱都立时浮现出其人声色俱厉的样子。
王宜不禁打了个激灵。
他年事已高,未必还能在相位上坐太久,自是不怕,可他的儿子、孙子,却是还要做官的!
赵署已然身死,以当今天子的龙体,谁晓得又能活多久。
可嫁入赵家的妇人,却是从来都长寿得很!
太皇太后活了九十,临死时尚耳聪目明。再往前,嫁给赵家皇帝的没有一个是八十之前驾鹤,哪怕是被继子冷待了数十年,后头对着娘家人哭诉自己命苦的太宗皇后,也硬生生撑到了七十八岁,把继子熬死了才去的。
张太后身体一向硬朗,已故的太皇太后是她的姑母,她此时才过天命未有几载,无论精神也好,体力也罢,都把她那做皇帝的儿子甩得远远的,怕是将来想要活过九十,并不是做梦。
一旦天子驾崩,换一个新帝继位,她依旧做她的太皇太后,说不得,不晓得做皇帝的会是她的儿子,还是她的孙子。
张太后从前垂帘的日子里那一番手腕,直到如今王宜依旧是一回想起来,都有些足下打飘。新帝继位,是个年长的还好,若是个年幼的,谁又知道最后是个什么情况……
这种时候,这个人,如何能得罪!
太后进殿,天经地义,并不要紧,要紧的只是济王!
偏偏济王是同她一起来的!
若是一心护着天子,把济王拦在门外,赵芮醒来,自是对他满意,可济王那一处,定是会生出龃龉,便是太后,也许也会觉得是自家多事。
可若是将济王拦在殿外,将来若是这一脉……
王宜作为朝中首相,平日里头惯来少说话,少行事,只会应诺,上承天命行事,可此时此刻,他脑子转得飞快,几乎是转瞬之间,就闪过无数念头。
一个未必活得了多久的天子,同一个也许会继续垂帘十余载的太后,并一个也许会有儿子继承大统的藩王。
如何做选?
王宜两难到了极点,几乎像是在挣扎该砍断自己左手还是砍断自己右手一般。
一时之间,他恨不得自己不是这一个首相!
殿中没有人说话,便是给杨皇后擦洗手脸,喂丸药的黄门、宫女也一个都不敢做出大动作。
两府重臣人人看着王宜。
王宜迟疑了好一会,鬼使神差地,却是忽然回了头。
床榻之上,赵芮正闭着双眼,毫无动静地躺着,两颊惨白,嘴唇发白,眼睑下头泛着淡淡的黑色,印堂处也微微发灰,任谁来看,都会觉得这是个多年的病人。
王宜再不犹豫,一狠心,道:“请圣人入殿!”
那禁卫闻言,连忙站直了身体,正要往外走,却是忽然想到什么似的,连忙又问道:“那济王殿下……”
他等了几息,没有等到回话,一抬起头,只见对面王宜双眼中冒着凶光,似乎想要把自己一口吞了一般。
那禁卫纵然心中胆怯,却是半点也不后退,只催道:“王相公,可否请济王殿下入殿?”
在宫中当差的禁卫,又有几个是假的?
若是没有问明白,就这般把人放了进来,将来追其责来,一个小卒,如何能扛得起这般的罪名!
是得罪首相可怕,还是得罪济王、太后可怕?
对于朝臣来说,也许还要想一想,可对于皇家禁卫来说,哪怕是傻子,也知道该如何做选。
他又等了一会,见得王宜并不答话,复又上前一步,催叫道:“王相公!”
当着两府之人被这般逼问,王宜几乎想把面前这人拖出去踩死,却是不得不道:“请圣人入殿!”
那禁卫已是追到这一步,如何肯放过,复又问道:“相公,济王殿下能否入殿?”
王宜还未答话,后头站着的范尧臣也好,黄昭亮也罢,哪怕是孙卞、郭世忠等人,均在心中大摇其头。
——何苦,已是做到这个份上,伸头是一刀,缩头是一刀,还不如干脆点,不要把脸丢得这样难看。
王宜终于被逼得无处可躲,狼狈地道:“只请圣人入殿!”
他终究还是不敢赌。
一旦把赵颙放入仁明宫,除非铁板钉钉,将来就是三王这一支即位,否则不论叫赵芮也好,其余藩王也罢,看在眼中,都不会给他好果子吃。
况且,将来被传得出去,会如何被史家口诛笔伐,被士林中唾弃,他只稍稍一想,便有些惶惶。
禁卫得了他的准话,掉头便往外跑。
头发、头饰皆是整整齐齐,连身上的衣着都没有几处褶皱的张太后很快走了进来。
王宜带着人上前行礼。
几个围在赵芮、杨皇后面前的御医也跟得上前。
张太后抿着薄薄的嘴唇,只道了一声“诸位卿家免礼”,便径直往床榻边上而去。
她先坐到赵芮榻上,伸手去摸了儿子的手,又在他的脸上探了探,复才转头对着几个御医问道:“陛下龙体可有大碍?”
她的声音很平稳,面上看着并没有什么表情,却是莫名让人觉得其中隐隐含着几分厉色。
御医们连忙上得前去,你一言,我一语把赵芮的情况说了。
“……只将养时日即可,不能多动、惊悸、大喜大怒……”
张太后听得儿子无事,这才有空去理会旁的,转头一看,见得赵署身上衣衫不整地躺在床上,没有半个人围着,又见杨皇后倒坐在一旁的交椅上,尚有几个黄门、宫女守着,心中已是觉得不对,复又问道:“殿下身体如何?”
再道:“皇后可是有碍?”
几个御医对视了一眼,其中一人上前道:“回禀太后,殿下……薨了……”
张太后一愣,站起身来,却是不曾走到赵署面前,只隔着几步看了看,又转头看向了不远处的杨皇后。
那御医连忙又道:“皇后娘娘只是突发惊悸……”
他越说声音越小,连忙转身朝着杨皇后走去,帮着扎针唤她醒来。
几个御医也跟了过去。
张太后沉下脸,转头看了看跟在自己身旁的崔用臣。
崔用臣立刻冲着对面的一个小黄门喝道:“去给殿下取了衣衫来换!”
又对着另一人道:“还不快给殿下擦身!”
第662章 探听
赵芮醒来的时候,天色已是尽黑。
他身体本来就虚,又因前日冒着烈日行了半刻钟的路,进得仁明宫中,这一处内殿还罢,外殿却是冰料下得太足,这般一冷一热,再兼被赵署的病情一惊,登时就晕了过去。
毕竟面对的是天子,御医们不敢擅专,也不敢用平日里那般激烈之法,只好徐徐图之。此时见得人醒来,众人连忙把脉的把脉,取针的取针。
赵芮睁开眼,只觉得头顶上床帐晃动,眼前花得厉害,一时之间,竟是不知身在何处。
他缓了好一会儿,才慢慢把白日间的事情想起来,转头一看,果然依旧是在仁明宫,几步开外,未曾见得杨皇后,也不再见得独子,只有一干御医围着,又有王宜站在最前,后头黄昭亮、郭世忠、范尧臣等人依班次而站,围在床边。
再往远看,另有张太后沉着脸坐在对面。
他眼睛一睁,以王宜打头,后头十余个老臣面上都露出惊喜的神色,行礼叫道:“陛下!”
赵芮勉强抬起手,免了众人的礼,又叫了一声远处的张太后。
“皇上醒了?”
张太后应了一声,复又问道,语气淡淡的,并没有惊喜,也没有松一口气的味道。
赵芮挣扎着想要起来。
张太后这才站起身来,上前几步,按着儿子道:“皇上且歇息罢,你龙体未愈,莫要多动。”
又细问了旁边的几个御医几个问题。
赵芮躺在床上,头晕得厉害,本来还有话要问,却是早有黄门捧得药碗上来,伺候他喝了。
他药才进肚子,一躺得回床,脑子里头却是越发昏昏沉沉的,想要多问两句儿子情况,才开得一个口,好像说了话,又好像没说话,竟是歪头就睡了过去。
见得人睡了过去,王宜为首的一干臣子立时松了口气。
张太后问得清楚御医,复又转头对着王宜、郭世忠问道:“王相公,郭枢密,天色不早,今夜中书待要如何安排?”
王宜转头看了一眼郭世忠,见对方并没有回应,便又转头回道“既是陛下已经无碍,我等不妨……”
他话才说到一半,黄昭亮觉出不对,连忙插话道:“自是两府轮班留守宫禁!”
天子病体未愈,皇子赵署身故,皇后病倒,三王、四王俱在宫中,张太后就在一旁,这种情况,谁人又敢把赵芮单独一人留在仁明宫中!
尤其这一位太后,可从来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从古至今,由后宫起的变,实在是多得不能再多。
民间为了两间房、几两银子便能引得兄弟阋墙,更何况这万里河山。
天家从无私事,这种时候,两府自然得有人守在禁宫之中,免得明日一早起来,床榻上的人闭了气,龙椅上突然又要换人。
黄昭亮话才落音,范尧臣、郭世忠、孙卞立时异口同声地道:“臣附议!”
其余臣子尽皆称是。
王宜心中有些恼火。
——要出头的时候,一个都不肯做声,这个时候,倒是个个会做人了!
他出声道:“既是如此,今日谁人轮值?”
方才个个都说要留守的官员,却是一个都不再说话。
留是要留的,可谁知道天子何时会醒来,若是未曾来得及交班,便要被问起小皇子赵署的事情,谁去说那一个噩耗?
谁愿意去做那个告诉天子他唯一的儿子死了的人?
***
一番你退我让,最终还是王宜与枢密院副使留在了禁宫。
近十名重臣出宫,各自带着数十名仪仗仆从自御街而出,但凡是有些耳目的,都看在眼里。
浚仪桥坊的李程韦几乎是立刻就收到了消息。
他的人就候在东华门、潘楼街外,却是一点有用的东西都没有打听到——这一回,宫中竟是一点信都没有透出来。
李程韦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宫中究竟形势如何,他又有什么要做的?
既是没有消息,那定是出了大事。
不过两府重臣漏夜而出,说明事情还不是最大的那一桩,否则众人只会一齐守在殿中。
他年纪已经不小,早不似年轻时能熬夜,此时坐在书房里头,面前泡着一壶叶多水少的浓茶,吊着自己精神撑着不睡着,等着派出去的人回信。
快要入丑时的时候,他派出去的人终于全数回来了。
李程韦桌面上摊着一张纸,上头写着所有两府之臣的名字,听得人说一个,便把那一个名字打一个圈。
到得最后,只剩下两个干净的名字。
王宜、朱迹。
当朝首相同枢密副使。
能劳动这两位留守禁宫,必是天子出了什么事。
难道是真龙有疾?
从前已是病了那样多次,却也不至于把两府重臣都召入禁宫啊!
难道是这一次已是快要一只脚踏进棺材了?
李程韦把去探听消息的人一一招进来,细细问了许多问题,却是依旧不能确认。
他把自家熟识的官员在心中点了一回,登时有些失望。
——还是根基太浅了!
平日里同他打交道那些官品、爵位高的,要不就是背着虚职,并没有什么用,要不就不把他当一回事,想要面上敷衍一番,也许并不难,可一旦要打听这等宫闱密事,便是他们当真知道什么内情,如何又会告诉自家一个商户!
况且这种事情,也只能在宰辅里头才能打听打听,谁人又会外传!
他在脑子里头细细思量了半日,只翻出两个名字。
——不是没有认得宰辅的人,只是要绕一个圈子而已。
他手头两个,一个姓陈的,一个姓何的,都能挨得上边。只是不晓得能不能使得上力,又能使多少力罢了。
李程韦仔细想了想,后头那一个毕竟隔得远,也抓不住,可前头那一个,而今早已坐得稳了。
他打了铃,唤亲信进来,细细嘱咐了几句。
***
次日一早,孙府的下人才把后门门闩下了,半扇门还未来得及全拉开,便见得外头立着一个妇人,其人胳膊上挎着一个大篮子,又背着一个背篓,上头都用薄薄的细纱布盖着。
京中人人皆爱插花,此时虽然不是春季,早不同那万花烂漫时节,可夏日也自有应时应景的鲜花,走在街头巷尾,时时都能遇得背着花篓子的妇人、娘子叫卖。为了不叫那鲜花被太阳晒得蔫了,众人通常都用薄薄的白布盖着遮阳。
那门房一见外头背着篓子的妇人,面上就有些不好看起来。
这一家门楣乃是参知政事,偌大一个府宅,自是有日日送进门的花坊,并不同外头这零散叫卖的小商小贩做生意,不过有商贩堵在门外,叫外人看了,也不太好。
只是还未等他开口驱赶,那妇人已是连忙道:“大哥子,现今可是能进府了?府上是不是有一位陈娘子?前日她叫我一大早送花进府。”
门房听得“陈娘子”三个字,原本想说的话打舌尖转了一圈,又滴溜溜地咽了回去,却是开口问道:“哪一位陈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