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也无用(双重生)——眼镜腿儿
时间:2020-09-28 08:56:15

  等他归营之时,自然无赏有罚,王将军发了好大的火,还问他是不是想踩着他扬名,最后是曹将军出来护下了他。同燕虞一起伏击鞑靼的兄弟和他一道挨了板子,曹将军作为上官,束下不严,挨的板子是他的两倍。
  如果只是打燕虞板子,兴许将他活生生打死,他也不会沉默,可看见同行的人与曹将军被他连累挨打,他最终还是低下了不驯的头。
  王将军死的那一天,他们其实没觉得军心动摇,甚至觉得,整个大军从未有一刻像那时那么齐心协力。
  他死得太迟了,如果再早些,军中损失不会那么惨重。当初跟燕虞一起打过鞑靼的兄弟,到王将军死时已经不剩几个了。
  兴许就是从那一刻起,燕虞成熟了。
  最后一战前,曹将军定下了兵分两路的计划,一路引敌近青州,同青州守军相合,一路绕背,从后包抄鞑靼。因为不确认鞑靼如何分兵,绕背的一路亦有被鞑靼两面夹击的风险,且四方少人支援,行军风险极大,堪称九死一生。
  闻听的诸将皆有犹豫,最后是燕虞摔了酒坛子,对曹将军道:“虞请战。”
  最后他们将鞑靼打得屁滚尿流,是开战以来难得畅快的一场大胜战,曹将军走到哪都同人说,是燕虞救了我一命啊。
  “其实没那么夸张,只是曹将军想抬举我罢了。”
  燕虞笑。
  宋灯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一次看燕虞,觉得他比从前更稳重许多。有那么多人命在他手中滚了一遭,想不脱胎换骨也难。
  她问燕虞:“最后下决定的时候,你不怕吗?”
  “这世上值得我挂念的事情并不太多,祖父是一个,可就算我死了,祖父也仍然是我二叔三叔的父亲。”
  他看向宋灯。
  那时除了祖父外,只有那么一点尚未萌芽的惦念让他犹豫了片刻。可他知道,就算他死了,她也一样会在遥远的京城盛开,美丽又健康。
 
 
第39章 来年见
  燕虞最后还是没能告诉宋灯, 整顿好的大军即将再次启程了。
  可她总会从旁人那里知道,郁郁了一日后,整理了一大堆方便随身携带的药物, 也不知道是不是合适由她送给他。
  可宋灯想了又想,觉得自己也没必要做个时时周全的人, 偶尔犯傻也没什么关系, 既然真想给他这些东西, 那便给他。
  不管一旁宋炀神色有多难看。
  燕虞便当着宋炀的面接了。
  他似乎能看出宋灯心中的担忧,对她承诺道:“来年见。”
  只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字, 宋灯便觉得心中紧紧绷着的弦微微松了些。
  最后大军出城,宋灯与宋炀一同站上青州城墙,就如当日迎他们进城一般,目送他们远去。
  将士身上是修补过的盔甲,腰间配着反复锤打过的开刃新刀。乌压压的一片,气势恢宏地前进。朝中天子下了旨,要么歼灭鞑靼, 要么将其赶出北境千里之外, 让他们永世不敢再犯。
  天子一心想立下不世功勋,于是这般狂语能够轻而易举地从他口中吐出。他只关心自己能否在史册上记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却不去想有多少人要为他这一句话埋骨他乡。
  在宋灯看来, 如今能收复失地, 挫其锐气,与鞑靼定下和约,方才为上上之策。匆匆忙忙地想要赶尽杀绝, 只会让陈国付出更多惨痛代价,就算最后胜了,也多半是一场惨胜。
  可天子有言, 她最后,也只能在心中默默祈求一场胜利,希望燕虞和曹将军能平安归来。
  大抵正是因为天子如此,她才会直到现在都打从心底希望元孟能够登位。
  如果是他,一定明白此刻不该穷兵黩武。
  平王府里,元孟自从知道那道旨意后便一直阴晴不定,向来觉得他宽厚的下人们,都不自觉地夹起尾巴做人,生怕冲撞了近来的殿下。
  蔺九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殿下将自己关在书房里,没日没夜地写着字,可他心中怒火似乎永远发泄不尽。蔺九偶然过去替他收拾写完的纸,上面的字各个张狂峥嵘地要脱出纸面,笔触淋漓得让他心惊。
  蔺九起初不敢发问,是怕触怒元孟,但现在眼见元孟走不出来,便只能硬着头皮替他排忧解难:“殿下,可还在为陛下出兵鞑靼的旨意担忧?”
  元孟冷笑一声。
  他知道蔺九这是不敢太过冒犯,他对这道旨意与其说是担忧,不如说是怒火滔天。
  他曾以为他足够铁石心肠,只要于他有益,他就可以放任一切已经预见不好后果的事情自然发生。
  上一次这么做,是在成王推他舅舅领军时,他怀揣着快些解决成王的念头,只花费心机将曹参军调入其中,想着待成王舅舅犯下大错后再让曹将军把控局面。
  而这么一个小小的自私的念头,换来的后果便是两城百姓被屠戮,数十万兵将丧生,就连宋灯所在的青州也差点失守。
  元孟才发现,原来这些人命,和可能迎来的一些后果,他是无法承受的。
  他当然知道,就算当初他真的冒着暴露自己的风险将成王舅舅的帅位夺来,只要开战就必定会有伤亡,顶多不像现在这么惨重罢了。
  可到底是有些不一样的。
  元孟有时会想,如果当初他对宋灯坦诚他真正能做的事情,与她商议过后再做决定,兴许一切都会不同。
  毕竟,宋灯总希望他做个好人。
  虽然他时常在心中嘲笑她天真,只为了不打破她幻想而勉强做出善良模样,可现下看来,君子做久了,便做不成奸人了。
  元孟闭上眼,长出了一口气。
  这一次,他几乎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天子也几乎要改变主意了,最后却还是下了这道荒唐的旨意。
  而在他跟前的朝臣大多只会盛赞天子英明。
  夺回两州,再击鞑靼,挫其锐气,逼其朝贡,这才是元孟看来最适合眼下的策略。赶尽杀绝,说起来倒是很有气魄,可大军在先前那无能将领手下受损如此之重,如今就算再行整顿,想要一举拿下鞑靼还是太过冒险。元孟只怕一击不成,反而给了鞑靼喘息之机。
  现在只能做做梦,希望天降破军星,当真能一气呵成地收拾了鞑靼才好。
  元孟怒到极致,空耗心血,这一刻气松力泄,反倒苦笑出声。
  这一次,他难得没想着利用这些去排除异己,而是一心一意地为国为民,可费尽心思后到底是一场空。
  这便是九五至尊。
  倘若他只要用些鬼蜮伎俩,便能让天子口中说出他想让他说的话,做出他想要他做的决定。那他还同人厮杀争夺那个位置做什么?只要静静隐在幕后,像操控台前皮影一样去操控天子不就好了吗?
  正是这一次令人生怒的失败,让元孟再一次明白,他还应该再快一些,不该让德不配位的人在那个位置上停留太久,就算那人是他的父亲也一样。
  元孟终于停了笔,他心中的愤懑已经不再需要手中狼毫发泄。他听见敲门声,抬头,见有人向蔺九汇报了什么,蔺九脸上显出一丝喜色。
  待报信之人退下,蔺九小心翼翼地抬头打量他的神情。
  元孟按了按头上的穴位,闭目养神道:“可是有什么好消息?”
  蔺九立时道:“殿下,那位荀大夫到了。”
  前头林涣寄信来,说宋姑娘寻到了荀宁,元孟那时便欣喜极了。
  蔺九当然知道元孟为何欣喜,毕竟这位荀大夫,他们也派人寻了许久,却一直不见踪影,没想到最后竟被宋姑娘找到了。
  他忍不住又在心里念叨一遍,果然这才是天作之合。
  信可以由不同信使轮换着快马加鞭地送,人却经不起这样的颠簸,是以,在信到了的半个月后,荀大夫才慢悠悠地进了平王府。
  可在蔺九看来这时间却刚刚好,殿下如今正因陛下的旨意大动肝火,现下有了这个好消息,心情兴许会好转许多。
  果然,他一抬头,便见殿下神色难得和缓,起身道:“让人请荀大夫到一旁偏厅稍候片刻,我要见他。”
  元孟换了一身衣裳,来到偏厅时,荀宁已经在里面等待,热茶都喝了一半。
  元孟看见了前世无缘得见的荀宁,原来是一个瘦小精干的中年人,长得一副平平无奇的样貌。
  元孟想到了母亲逝世前的病容。
  纵使他在府外搅动风云,此时的母亲仍然只能被关在深宫中。他打点了宫中多人,便是想让母亲的日子能比往日更舒服些,可是这些都不够。他最想做的,便是治好母亲的病,让她往后不会再受此折磨。
  元孟向荀宁行了一礼,荀宁手抖了一下,最后还是受了。从踏入平王府中开始,他便知道,这事情轻易结束不了,既然要悬着命来干,就受了这礼,占这王孙贵族几分便宜又如何?算他荀宁没白来人世一遭。
  元孟道:“请先生放心,我既答应了友人,便不会轻易迁怒于先生,先生为我替人行医治病,绝无性命之忧。”
  荀宁听到那句“先生”,心想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平王跟宋大姑娘一样,有求于人时便一个劲地给人戴高帽,这一口一个先生都快把他给叫晕了,差点以为自己真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
  元孟话锋一转:“但我亦知先生的脾气与手段,还请先生多克制几分,不要随意试验,随意用药。先生治病时若有左右为难之处,大可同我商量。先生给先生的建议,我做我的决定,责任亦由我担。先生若是有什么石破天惊的治法,从未在病人身上试过,却又笃定有效,我可以给先生请来更多同母亲症状相似的病人。”
  荀宁听到这里便明白,元孟与宋灯看似同路人,其实最多同行一段,最后多半分道扬镳。
  他慢吞吞地动了动身子,好像被元孟吓到一般,心中还真琢磨了一下,到底是成全自己的怪脾气重要还是保住命要紧?
  最后荀宁还是做了俗气的选择:“一切都听殿下吩咐。”
  元孟面上神情又变得温和起来:“那我便先谢过先生了,先生只管在府中住下,衣食住行都不必担心,我会让下人安排好。先生只要在出诊时尽心尽力便好,若能治好母亲的病,先生的那些小小麻烦我自会寻到两全其美之策。”
  荀宁装作高兴的模样,被人送走了以后,心里才嘀咕,宋大姑娘可真是将他骗上一艘了不得的贼船,他若能过了这一关,治好那位的病,兴许他那想写出一本惊世骇俗的医书的愿望,便能提前达成了。
  元孟得到了荀宁的准话,心中松了一口气。他始终记得前世那句“这世上如果有人能治好这病,那一定是江广出名的神医荀宁”,以及最后送到他跟前的荀宁死讯。
  那是他人生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心如死灰。
  他想起母亲离世前被病痛折磨得露出狰狞面容,想起她握住他手时无意识陷入他皮肉的利甲,想起她像抓住最后希望一样,抓住了宋灯。
 
 
第40章 非君心
  元孟又一次看到燕虞这个名字, 从林涣送来的信里。这一次,他突然不能像从前那样轻飘飘地忽略他了。
  镇国公府,燕家。
  燕虞。
  几个念头在他脑海反复浮沉。
  蔺九念完信后就开始装死, 眼见着时候快到了,才提醒一句:“殿下, 荀大夫那里已经准备好了, 我们是不是该带他进宫替娘娘问诊了?”
  元孟回过神来, 发现确实又到了当初与荀宁说好的问诊的日子。
  像荀宁这样的大夫,他要用时自然要攥在手心, 若将荀宁送入宫中,便意味着让他脱离他的掌控,若是被他人收买亦或强逼,救命的药也能变成杀人的刀。
  便是荀宁自己,也觉得待在平王府中,每隔一段时日随平王入宫替娘娘诊治最为安全。
  想到陈昭仪,元孟方将那些杂乱念头放下, 换了一身衣裳后带人入宫。
  他近来入宫比从前频繁些, 陈昭仪担心他招了人眼,一边劝他再低调些,一边又忍不住多看看他。
  元孟见母亲这般模样, 心中酸楚, 道:“娘娘不必担心,在其他事上,我不会去出这个头, 只是这一点不能让,我若不多来几次,那些最擅踩高捧低的宫人又该苛待你了。”
  陈昭仪摇摇头, 道:“你当我不知道,你早打点过那些宫人了?”
  宫中份例都是有定数的,陈昭仪受了十几年冷落,突然有一日,送过来的膳食就都是热乎新鲜的了,接下来还每日换着花样,日日不重复,她怎么可能察觉不到呢?
  元孟倔强不语。
  他知道陈昭仪希望他小心做人,不要碍了兄弟的眼。他前世便是如此,一心蛰伏,直到一击即成,可那又如何?他登上大宝,坐拥天下,却失去了母亲。
  于是元孟开始知道,有些东西是不能错过的,即使要为之付出代价,他也甘之如饴。
  陈昭仪欲言又止。
  元孟出宫建府后,有许多事情未与她说,可她是他的母亲,有时从他言语神态里的细枝末节便能看出许多。
  比如一份野心。
  她是不希望他去争的。
  她这一生苦痛都来源于错居高位,只能十年如一日地谨小慎微,最好的下场不过终老宫中。
  她难道没幻想过有一日自己的儿子能成为九五至尊,天下君父?
  她也是幻想过的。
  可她知道,元孟一旦踏出那九死一生的一步,往后便再不能回头了。他不仅要胜过他的兄弟,还要胜过他的父亲,否则,轻则囚关府中,重则尸骨无存。
  陈昭仪只是一个小小的宫人,她连自己的父母是谁都不知道,更不用说去拥有一个煊赫的母族。她什么也帮不了元孟,这是她最痛心之处,可正是因此,她也只能要求元孟,不要去争。
  她知道这不公平。
  可公平没有元孟的命重要。
  她不需要荣华富贵,也不需要母仪天下,她想要的只是元孟往后能当个闲散王爷,平平安安地活到终老,为此,她可以忍受一生的磋磨。
  她知道,落魄皇子的日子不好过。可当他的兄弟登基,他的出身将会成为他最大的优势,比起其他兄弟,日后的新皇会更信任他,他的好日子那时才开始。
  陈昭仪对元孟道:“如今这一时之苦看起来确是难咽,可到了往后,你又怎知不是福分呢?”
  她抓住了元孟的手。
  元孟听出陈昭仪话中有话,道:“娘娘,有些苦该吃,有些苦不该。”
  陈昭仪敏感察觉,元孟出府的这两年多里,兴许已经做出她不希望看到的选择。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