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恙轻笑了一声。
“你是来寻锦珠的吧,真不巧,锦珠一时半会是出不来的。”兰芝说。
“不要告诉锦珠我来过。”吴恙说完缓缓转身,走了两步抬头看到一旁的二层楼台,嘴角一撇笑了。
“我给这里的人醒醒盹,你们不要声张。”吴恙说着一跃上了二楼,不多时他又从二楼跃出万安宫。
吴恙从万安宫回到秀春宫不久,万安宫那边传来失火的消息。贤妃得了消息去了万安宫。吴恙与陈璞却坐在前殿吹着凉风。
“我闻到烧焦的味道了。”吴恙说。
“这火是你放的吧。”陈璞说。
“人啊,睡不着,那是因为不困、不累,既然如此便不用睡了。一些人睡,一些人却伺候着不公平,大家都不用睡了,这才公平。”吴恙仰着头看着外面说道。
“太后也是风儿的外祖母。太后让锦珠陪着也是因为锦珠像掌华公主。她并不知道锦珠真实身份,若知道定然会无比疼爱的。”陈璞说道。
“不知道锦珠的身份就应百般使唤吗?自己的骨血疼爱,别人的孩子就不是孩子吗?”吴恙不以为然的说。
陈璞笑了笑,起身说:“走吧,我带你出宫。”
“万安宫起火,宫内定然会查的,如果查到秀春宫,你这个来历不明的小内监,我该怎么藏呢?”陈璞起身说道。
吴恙懒懒的起身,跟着陈璞出了宫。
出了宫,吴恙与陈璞同坐一辆马车。此时宫内的火还在烧着,吴恙有些担心起来。
“锦珠不会有事吧?”吴恙问道。
“不会,风向不对,烧不到锦珠的。”陈璞说。
“再过几日七夕,那日你有空闲吗?”陈璞问道。
“锦珠那日能出宫吗?”吴恙问。
“锦珠是公主,出宫不容易的。况且七夕这日太后会带着宫里所有的公主一起乞巧。锦珠那日更是无法脱身。”
吴恙不言
陈璞又说道:“七夕那日,我去接你。”
吴恙愣了愣神点点头。
“这身衣服我就收下了。”
“风儿不要鲁莽,千万不要擅自进宫。”
“我明白。”吴恙答到。
陈璞歪头看着吴恙忍不住轻笑两声。吴恙不解的看着他。
“那些传言果真都是真的,风儿这行事作风宇文建德定然很头疼吧。”
吴恙轻笑一声。
“我离开他也轻松了。”
两人说着回到客栈,吴恙与陈璞告别下了车,之后挥手与陈璞道别进了客栈。
☆、第162章 判宗
建康城内新开了一家茶楼,名曰日啖茶馆。日啖茶馆内卖茶说书,上午说游侠绿林,下午说男欢女爱,晚上奇谈怪闻。茶馆的茶点比一般的茶楼贵上一倍,但书说的好。茶馆从早到晚宾客爆棚,稍去晚了就没了位子。有人甚至一天连听三书,终日不出茶馆。就连茶馆外都聚集了前来蹭书的人。这些人中有贩夫走卒,有乞讨的叫花子,也有前来偷听的同行,更有来晚了没有位子的人。一时之间去日啖茶馆听书喝茶成了建康城内最受欢迎之事。
一日上午日啖茶馆说到了武林江湖的一个神秘宗派——判宗。这判宗专叛世间不平之事,专理无人可讲之理,杀贪官,杀污吏,杀强匪,平是非,扶弱小,世人提到判宗无不伸手叫好。判宗神秘,宗门弟子无人认得,只知道他们所到之处,都会盖一间青瓦白墙的小舍,大小如同土地庙一般。小舍黑门,黑匾,匾上不提一字。舍内安放着漆黑的排位,排位上不写一字。牌位前一张长案,案上空无一物。最最奇怪的是,小舍只挂一只白色灯笼,挂在门上正中间的位置。判宗的这种小舍名曰叛堂。只要叛堂出现在哪里,判宗便到了哪里。世间有冤无处申者,可手持文书放于叛堂内的书安案上。第二日如果书案上的文书没了,证明判宗收了文书,接下来便等判宗为其伸张正义即可。如果有一日,叛堂门前那盏白灯笼变成了红灯笼,证明判宗已为苦主伸张了冤屈。但也有好事之徒,奸险小人,因为与他人有些过节,便编排冤屈污蔑他人。凡是这样的人,他所编排的假冤屈判宗都会让其一一成真。有过几次之后,也就没人敢在叛堂里污蔑他人了。
日啖茶馆讲完判宗的故事没有几日,建康城东十里便建了一座与叛堂一样的小舍。众人不知这是真的判宗过来开派立舵了,还是好事者闲着没事盖的。
转眼七夕,街上店铺摆上了花灯,走街串巷的小贩背着各式的河灯沿街叫卖。这日出游的女子比往日多了许多。轻纱薄锦,绢花珠翠给大街小巷石桥河道添色不少。
傍晚陈璞来客栈邀吴恙一同出游。吴恙穿了一身湖蓝广袖长袍,腰间系着浅绿色的丝绦,丝绦上还坠了一个驱蚊的香囊。头上带着青色纱冠,一根简单的木簪别在上面。背上还背了一个斗笠。这是小环让他背上的,说七夕晚上会下雨的,背个斗笠防着被雨淋湿。
吴恙、陈璞两人出了客栈,上了一艘船,撑船的是陈璞的贴身侍卫,摇橹的是有福。船舱罩着云锦,里面铺着软席。
吴恙上船站在船头看着河道上过往的船只。不知何人站在岸上向船上抛了一块帕子。接着不得了了,漫天的手帕都向着船上飘来。吴恙不解,转头看向岸上,就见岸上成排的女子,各个掏出手中的帕子,向他这边投来,有的怕帕子飘到船上还裹了一件头饰一同扔了过来。吴恙心疼那些手帕掉进河里,摘下斗笠一一接住。自然也有力气小的扔出的手帕只能掉进了河里。